“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四)——宣城画派形成的人文因素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
王景福
第二节 天时地利人和下的酝酿与发酵
二、宣城画派形成的经济因素(点击查看)
三、宣城画派形成的人文因素
大凡一个画派的形成,与其地人文荟萃、文化昌明,关系甚深。优秀的山水画,是画家情性的表达,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素养的体现,是得“意”忘“形”的心迹升华。进行中国画创作的画家大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者,他们多从中华文人的成长过程—读书、习字、游历山川中走来;他们洒脱而纯粹的文人情怀令其提笔在手,随性挥毫便可展现出自然的万千气象。画家笔下的山川、草木、溪水、瀑布等既是他们所亲历的自然,又非自然景象的原型。这便是“意象”文化的魅力所在。宣城画派的形成同样也得益于宣城的人文环境。宣城的画家群体正是在优越的人文环境中铸就了自身的学养、气质,才能彰显出各自的艺术才华。
宣城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江左的皖东南,古属吴楚,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接受和包容吴越文化、楚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多重影响,文化特征呈现出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培育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山水奇秀冠于东南,风流文采卓卓可纪者,代有其人。”(2)自西汉时起宣城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关中河洛地带的衣冠名士为避战乱,南渡长江,侨居于此,首开宣城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脉源远流长,是江南乃至全国文化中心之一。自汉代至晚清的数千年中,历代知名的
文化人几乎都在宣城留下足迹,并有大量作品传世。如郭璞、范晔、江淹、谢朓、顾况、周昉、孟浩然、王维、李白、孟郊、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杜牧、孟浩然、王昌龄、陆龟蒙、杜荀鹤、司空图、韩熙载、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沈括、陆游、杨万里、文天祥、文征明、汤显祖、石涛等等。宣城自古便享有“诗人地”之誉。作为江南“文风昌盛诗人地”、“历代名人荟萃地”,宣城浓厚的文化氛围更离不开本地人才的营造构建。如刘长卿、梅尧臣、吴潜、贡师泰、沈懋学、梅鼎祚、施闰章、梅文鼎等。诚如“桐城派”奠基人、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在《梅文常稿序》中所言:“吾江南文学礼义之邦,推宣城为最。其士大夫多崇礼让,敦实行,以清风高节砥砺末俗,而士人读书为文章,不肯雷同诡随,以趋时俗之所好。”
清康熙年宣城知府佟赋伟《二楼记略》曰:“宣城自古为郡治所,山水清胜,六朝文物,萃于首邑。往往有江谢徐庾之余风,故其君子善吟,其市人善谣。”“君子善吟,市人善谣”的宣城诗歌风雅,由梅尧臣之倡,初兴于北宋,其后高潮迭起:
南宋诗人李兼曾编撰《宣城总集》二十八卷,这是宣城第一部大型文献总集,将宣城本土诗人的诗作辑录成集;元代,贡氏家族贡奎、贡师泰等人以诗著称一时;诗人、学者汪泽民以礼部尚书致仕移家宣城,前后历时十几年,和宣城诗人张师愚编成《宛陵群英集》二十八卷,上自宋初,下迄元代,共录作者近二百人,诗1393首,这是宣城文化史上一部扛鼎巨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到了明中叶,宣城梅氏、沈氏家族科甲隆盛,梅守德、沈宠为诗坛眉目,梅鼎祚、梅守萁、梅蕃祚、沈懋学继之而起,宣城诗人在文坛占居一席之地,梅鼎祚还编有《宛雅》,宣扬区域诗学风尚。明末,梅朗中、沈寿民名重于世,宣城诗坛令海内士子侧目。
入清后,施闰章、高咏、梅文鼎、梅清、梅庚泰等人承绪明中叶以后的宣城风雅,创立宣城一派,以宣城体标帜诗坛,与云间派、娄东派、神韵派、虞山派、西泠十子等文学流派群体,共同奠立了清初诗坛繁荣的局面。他们还在《宣城总集》和《宛陵群英集》的基础上,编成了宣城历史上本土诗人所作的最完备的诗文总集《宛雅》。《宛雅》分初编、二编、三编,共42卷。其中,三编搜集了前二编遗漏之诗,上至唐代,下至清代乾隆年,共24卷,诗20卷,1401首;诗话3卷。百年宣城诗坛流变诚如施闰章《书带园集序》所描述:“吾宣城于江上称岩邑,其山巉以秀,水甘以清,草木扶疏而沃若,其清淑之气所郁积,必有异能之士,首先文章之美,卓然见于天下。而所谓道德者多隐君子,以其文章见者,至宋始有梅昌言、圣俞,元有贡仲章、泰甫父子十数辈。最尊者圣俞,以诗名。去圣俞五百馀年,裔孙为禹金先生,文词赡给,雅善博综。其群从季豹、子马、勉叔诸人,为元美所亟称。后禹金之孙复有朗三,盖庶几与禹金相望者。”
明清时期,宣城人文蔚起,同十分发达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其时,宁国府知府黄荣祖以“贤良方正”著称,致力于宣城教育复兴,新建府学和文庙,延师讲学,以求“阐圣道、敷教化、维世教、淑人心”,自此,宣城的书院文化日益昌盛,先后创建有志学书院、文峰书院、宛陵精舍、同仁会馆、敬亭书院、绿荫书院、横渠别墅、崇正书院等。其中,“泰州学派”代表人物、宁国府知府罗汝芳在宣城与王阳明嫡传弟子王畿、钱德洪、邹守益以及本地学者,不遗余力地传播“阳明心学”,形成了著名的“宣城心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封建时代的科举及第,宣城地区也是出类拔萃的。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
龙首塔
宣城这方热土,自古因名人雅士的云集,加之崇文重教,积淀下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宣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育了梅氏、贡氏、沈氏、徐氏、施氏、吴氏等本土文化世家,其成就声名,脉泽绵长,世所罕见。其中有些文化学术方面的世家名门,对中国的文化、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曾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世家不管它有何特色,不管它在历史上的影响面有多大,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诗文传家,继志述事,代有其人。这些世家都重教育,家学、家教、家风有一种浓厚的礼教色彩,儒家的纲常名教、忠孝节义和儒学传统在这些世家中得到了典型的体现。纵观历史,我国历代文化世家无不重视家学渊源。所谓家学,即授受有源,累世相传,相互影响,潜移默化。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涉及到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师承关系、文化氛围等多元因素,但家学渊源无疑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宣城画派成员大多是宣城梅氏家族成员,说宣城画派,不能不说一下梅氏家族。“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宣之旧族首梅氏。匪特仕宦科名甲于遐迩,而文章、经济、理学名儒,自汉宋以来,彬彬郁郁,绵亘辉映。”梅氏以其绵延时间之长、名人之多、成就之大,历来被称为宣城名门望族之首。即使放在全国的范围内考察,似乎也没有哪个家族能与宣城梅氏相比肩。
梅氏家族将读书明理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梅氏《家训》要求“凡子弟资性可教者”,都应延师学习。而且要崇文勤学,“若日诵百篇,勤于姬旦;韦编三绝,劳于文宣……自能博极经史以及百家,何患学之不成、名之不立乎?”读书的目的,不一定要获取功名,而在“义理贯通,开心豁目,人前言动亦自不俗,可免马牛襟裾之诮”。家风相沿,无论社会如何动荡,梅氏以读书明理为首务的传统始终没有改变,故其子孙读书者虽不能显一时,但却延续了梅氏作为文化世家、书香门第的优良传统,也为明末清初梅氏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宣城梅氏家族始祖为梅远(883-948),唐天祐年间被宁国军节度使王茂章辟为宣城掾,遂定居宣城。梅氏家族有着非同寻常的家学和家风,族规中就告诫子孙要勤学、要崇文。博学为文,技进于道。自北宋梅尧臣“以诗名家”后,文风蔚起,代有人出,先后有进士18人、举人42人、贡士64人、荐辟19人、朝廷名臣9人、府州县知事37人、史志入传者27人。据粗略统计,梅氏家族中有著述留存的就有100多人,刊行于世的各类著作有300余种,其中收录于《四库全书》的就有17种45部著作。这样精于文化学术的文化世家,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曾赞曰:“从夸荆地人人玉,不及梅家树树花。”
梅氏家族中以诗文书画著称的有:
梅询(963—1041),字昌言,北宋端拱二年(989)进士。梅询好学有文采,尤其喜欢作诗。他一生游宦40余年,每到一处,政事之暇,流连山水风物,皆有咏作。大体其写景诗多用铺叙手法极写景物风貌,语言平淡直白,不事雕饰,也少有寄寓,对其侄梅尧臣诗风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其生平所作被其子梅清臣编为《许昌集》20卷刊行,收诗文290余篇。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梅尧臣一生以诗名冠绝当世。他“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任河南主簿时,与欧阳修、张尧夫、尹师鲁、杨子聪、张大素、王几道等互为师友,彼此唱和,人称“洛中七友”。西京留守、西昆派领袖钱惟演特别欣赏梅尧臣的才气,把他当作忘年交,极力加以推荐,一时梅尧臣名声大振。王曙在洛阳见到他的诗作,感慨的说:“二百年无此作矣!”
梅尧臣的诗早年虽也曾受西昆派的影响,但他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在诗歌题材、感情表现和语言形式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圣。”他积极参与欧阳修等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因而南宋诗人刘克庄把他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梅尧臣作诗追求“平淡深远”的风格,世人称之为“宛陵体”。“宛陵体”对后世影响巨大,自宋以来评论极多。这种诗风影响了历代宣城诗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宣城诗派”。梅尧臣可说是宣城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位大师级人物。
梅尧臣一生著作颇丰,其诗文被编为《宛陵集》60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其他尚有《唐载记》26卷、《毛诗小传》20卷、《孙子注》13篇、《续金针诗格》1卷等。
梅致和(1300—1356),字彦远,号耕隐。少从舅父汪泽民研习《春秋》,兼通《周易》与《诗经》,然屡试不第,遂弃举子业,隐居于城南柏山,专攻《春秋》,著《春秋类编》12卷。一时名声大振,名门右族争相延聘,地方官也常来咨询治道。其诗文有《耕稿》10卷。
梅守德(1510—1577),字纯甫,号宛溪,人称宛溪先生。早在为诸生时,他就师从邹守益钻研王守仁的阳明心学,致仕回宣城后,时宁国府知府罗汝芳创立志学书院,拜请梅守德与贡安国、沈宠前去讲学,一时远近响应,前来观摩学习的士子有时多达千人。贡、梅、沈三人,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志学三先生”,他们共同奠定了宣城心学的基础,对繁荣宣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梅守德一生著述颇丰,其主要著作有《沧洲摘稿》、《沧洲续稿》、《无文漫草》、《宣风集》、《古今家诫家塾故事》,还编纂有《徐州志》、万历《宁国府志》;未完成的著述尚有《宛陵人物传》、《资省名言》、《理学诠粹》、《景行录》等。
梅鼎祚(1549—1615),字禹金,梅守德子。梅鼎祚英颖绝伦,16岁即补邑庠生,受到师长们的器重。但他性不喜举子业,故屡试不第后,乃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日坐卧其中。一生以读书、藏书、著书为乐,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自己爱好的事业中。他还是位杰出的戏曲家。由于他交往中的许多好友都是当时戏曲界的翘楚,受他们影响,梅鼎祚曾一度热衷于戏曲创作,先后写成了传奇《玉合记》、《长命缕》和杂剧《昆仑奴》。其剧本一出,受到当时戏曲家的好评,并在演出时引起轰动,被广泛搬演和改编,“凡天下吃井水处,无不唱《章台》(指《玉合记》)传奇者。”梅鼎祚以他的戏曲创作和对戏曲创作规律的有益探索,为明末戏剧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文献编纂与研究专家,先后编纂了历代诗文有:《皇霸文纪》13卷、《西汉文纪》24卷、《东汉文纪》32卷、《三国文纪》24卷、《西晋文纪》20卷、《宋文纪》18卷、《南齐文纪》10卷、《梁文纪》14卷、《陈文纪》8卷、《北齐文纪》3卷、《后魏文纪》20卷、《后周文纪》8卷、《隋文纪》8卷、《释文纪》45卷,《八代诗乘》(含《汉魏诗乘》20卷)、《古乐苑》52卷《衍录》4卷、《唐乐苑》30卷等,今大多被收入《四库全书》。他兴趣广泛,还编有《书记洞诠》120卷和“三才灵记”(含《才幻记》、《才神记》、《才鬼记》)。他认识到女性及女性文学的价值,编有《青泥莲花记》13卷、《女士集》20卷。编有宣城地方文献《宛雅初编》八卷和《宣乘翼》等,辑录吴潜的《履斋遗稿》4卷,今大多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及《补编》。他还是位多产的文学家。其一生所作诗文汇编为《鹿裘石室集》,多达65卷。其中诗25卷,文25卷,书信15卷。其诗集的早期刻本有《梅禹金诗草》20卷。《江南通志》记载梅鼎祚“文词雅赡,海内皆知其名。”
梅膺祚(1558—1634),字诞生。他从小就对“六书”很感兴趣,有鉴于现行字典“本末衡决、翻拾棘艰”的缺失,他决定编纂一部立法简明、便于检索的新字典。经过近30年的艰苦努力,万历四十三年(1615),他编纂的《字汇》终于刊行面世。《字汇》一出世即在海内引起极大的轰动,几乎人人宝其书,“缁白之购,请无虚日”。《字汇》为中国字典的编纂法奠定了基础。因而其问世后,同一类型的字书出现了很多,如《字汇补》、《同文字汇》、《玉堂字汇》、《文成字汇》、《正字通》等。清代修《康熙字典》,现今流行的《辞海》、《辞源》,都是按照《字汇》的体例编纂而定。即使在《康熙字典》通行之后,还有人不断翻印《字汇》,可见它的影响之大。
梅曾亮(1786—1856),原名曾荫,字伯言,梅瑴成孙。少时即以诗文见长,18岁时拜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大师姚鼐为师,成为“姚门四弟子”之一,从此他一生致力于古文创作,是姚鼐之后桐城派后期的中坚人物。梅曾亮是继姚鼐之后影响最大的桐城派代表人物,在当时及后世均享有很高的评价。“京师治文者,皆从梅氏问法。当是时,管同已前逝,曾亮最为大师。”
自梅远迁居宣城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来,宣城梅氏繁衍至41世,其间人物众多,名人辈出,著作纷繁,成就不一,难以尽述。宣城梅氏是个诗歌的家族,除几乎人人能诗外,他们还多才多艺,善书工画,成为“三栖”作家,可谓敛众美于一身,擅名一时。在这样的家族中,明清时期诞生了一批以梅清为代表的杰出的画家群体,也在情理之中。除梅清外梅氏中善书工画者有梅朗中、梅庚、梅喆、梅梦绂、梅蔚、梅南、梅翀、梅琢成等,他们也正是宣城画派的重要组成人员。
宣城历史上因人文荟萃,本土从事诗文书画创作者众,文人雅士喜好雅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文学书画结社。这些结社是诗人书画家们切磋、交流技艺的场所。
明末时,曾任雷州推官的宣城人高维岳和同乡文人梅鼎祚、沈懋学等成立了“敬亭诗社”,不仅在当时声名远播,对后来以施闰章为代表的“宣城体”诗歌(又称“宣城诗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宣城体”是盛行于明末清初一种地方诗歌流派。其肇始于南朝的谢朓和北宋初的梅尧臣,明朝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至清初形成具有完整的诗歌理论、独特的诗歌风格、地域性色彩鲜明的诗歌流派,并由地域性诗派进而演变成为影响清初诗坛的重要的诗歌流派。其代表性诗人有施闰章、高咏、蔡蓁春、阮尔询、孙卓、茆荐馨、徐淑、梅清、梅磊、梅枝凤、梅枝南、梅文鼎、沈泌等,其中尤以施闰章为宣城体的集大成者,“闰章与同邑高咏友善,皆工诗,主东南坛坫数十年,时号‘宣城体’。”(1)其时,施闰章还和诗友组成了“宛陵诗社”,“经常招同一些好友如:唐辅宸、沈方邺、吴晴岩诸名士,在‘宛陵诗社’中饮酒赋诗论画,彼此感情格外深厚。”(2)“宣城体”成因有三:一是明清鼎革之变使区域诗坛进一步兴盛;二是清初宣城诗人弘扬区域风雅意识高涨,蔡蓁春、施闰章接续梅鼎祚《宛雅》之编,纂辑《续宛雅》,梅清辑录《梅氏诗略》6卷,袁士旦编《宛雅续集》、《宛陵十子诗》等,还有诗坛泰斗施闰章的大力推导;三是易代之变后,相近的人生、文学追求将宣城诗人凝聚一体,促成了这个独具面貌的区域诗派。
如果说明代后期宣城成立的“敬亭诗社”是宣城画派形成的先导,那清初由施闰章等人组织的“宣城书画社”则是宣城画派雏形,其成立的目的是为同郡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书画家提供一个雅集场所。
“宣城书画社”成立于哪一年,史书未见确切记载。李驎《大涤子传》中记述石涛1666年初至宣城时,就提到了宣城书画社:“由越中之宣城,施愚山、吴晴岩、梅渊公、耦长诸名士一见奇之。时宣城有书画社,招入相与唱和。”文中提到的施愚山、吴晴岩均为宣城文化名人,是清初文坛的头面人物。
[美]乔迅在《石涛》这本书中也记述了宣城书画社的情况:“石涛于17世纪60年代晚期在宣城最值得注意的生活面向,是他被引介至当地乡绅组织的‘诗画社’。石涛的作品在此受到其他社员的赏识与鼓舞。这类结社在17世纪初期带有政治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诗社的两位领导人物施闰章(1619-1683)与高咏(生于1622年)竟被荐举参与1679年的博学鸿儒科特考。两人均接受提举参加考试,并成功进入翰林院任职。施闰章本为1649年进士,早在1651-1667年已于满洲人的统治下为官。社里还有一个成员梅清(1623-1697,1654年举人),与石涛极为要好他在1667年之前亦试着参加进士科考。但另一个画家徐敦(生于1600年,以法号‘半山’名世)则宣称自己忠于明室。”
石涛画像
据石涛1701年《清湘老人八十述怀图》卷的题跋附记称:“偶怀诸师友笔墨中人,自宣城起,画社中有梅瞿山(梅清)、梅雪坪(梅庚)、高阮怀(高咏)、蔡晓原(蔡瑶)、吕定生(吕慧)、王至楚、徐半山,诗画行一路。与予一家言者,如中江鲁子仁、云中梁崇此、武昌潘小痴,何能尽收?”,以用收录于石涛1693年的诗册中一首诗:“文章与绘事,近代宛称雄。最爱半山者,泼墨上诗筒。拟以羲之画,一字一万同。独立兼老健,解脱瞿硎翁。又爱雪坪子,落笔如清风。晓原黄山来,神参鬼斧工。……”当时的宣城画社中人才济济。
宣城书画社中,诗书画集于一身的梅清名气最大,他的诗成名早,“年壮气盛,叱咤成篇”,“以诗名江左”。梅清的诗画特别得到当时象徐文元、王士祯这些声望和地位很高的许多大学问家的推崇和倾服。梅清以其学识和诗书画成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宣城诗坛画坛的领袖。梅清及宣城画派的成员,还时常接待来自异乡的书画同仁。1665年,他们招邀了来自江苏、浙江的诗书画同仁一行,中有浙江桐乡人朱万錡、槜李人杨自发;江苏通州人陈世祥、华亭人蒋平阶、蒋无逸、镇江人贺宿、常州人邹祇谟、白彦良、扬州人汪懋麟、等,梅清热情地款待这些吴越名士,其后将众人唱和诗词辑成一卷刊刻成书。同里的唐允甲为书作序并刻之石碑,他将此次雅集媲美于兰亭、西圆雅集,并提议梅清、梅庚两人仿效西圆雅集,将敬亭集会描绘成图。梅清极热衷这类的结社活动,除了每年4月在清音庵举香灯会,与里人沈泌等结集众人赋诗文会外,晚年时又筹组花果诗会,积极地维系地方文风不墜。即便在族人中,他也时常发起文会,乐此不疲:“读书之兴未倦,与里族数子定为文会,或邻一溪,或隔一岭,相望而呼,风雨靡辍。制艺之余,酒酣兴发,泼墨挥毫,分题拈韵”。同时,在他的积极影响下,他的身边形成了一个画家群体,以宣城书画社为核心,绘画同仁们长期的交流、切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画家众多、师承沿袭、风格相近且个性鲜明、具有创新意识的画派。
柏枧山
上述诸多因素,无疑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宣城画派这一地域性绘画流派和团体的形成。
然而,宣城画派形成的成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组成人员因人生经历、人生体验的趋同而聚集,所谓“道同而相谋”。概括起来,这个群体中不外有三种类型的人,一是人生失利,比较典型的是石涛,出生第二年大明王朝覆灭,次年,全家便遭屠杀,仍在襁褓中的他为家中仆人带出(《大滌子传》:“为宫中仆臣负出。”),藏身寺庙,成为孤儿;二是科举失败,比较典型的是梅清,他是和徐渭一样屡屡考场失意的一介儒生。仕途不遇,“迸取之志已淡”,于是“翰墨余事聊以自娱”,把山水画当作表现自我人格的一种手段,借山水以抒发性灵,寄托自己的情怀;三是官场失意,比较典型的是梅庚,康熙二十年(1681)中举,但后来屡试进士不第,康熙四十九年,梅庚已71岁高龄,乃援例任浙江泰顺县令,只干5年,便以年老乞休,次年病卒。类似梅清、梅庚的情况,宣城画派成员中并不鲜见,以下章节将细述,这里不再赘述。相似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铸成画家的超然于物象之外的精神气质,造就了这类画家的画风相近,这是宣城画派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