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胃食管反流病被误诊为哮喘
2021.10
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等三家单位于2018年联合发起,经国家卫健委备案,定于每年9月第二周为“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第四届“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活动推迟到本周举行。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可达到10%左右,而且随着人口的老年化、国人饮食习惯的逐渐西化等原因,该病的患病率还在逐年的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该病在我们国家仍然存在所谓“三低一高”现象,即认知度低、就诊率低、治愈率低、误诊率高,从而导致目前大多数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哮喘”被长期误诊,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
一项全国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有4500多万哮喘病患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约10%左右的患者实际上只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哮喘,这部分患者通过抗反流治疗后,其哮喘样症状可以消除。
1.GERD常见症状及与哮喘有关系
GERD是一种胃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刺激引起的常见、多发消化道疾病,一般情况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嗝、反酸、弯腰时胃液向上反流,病情严重者夜间熟睡时胃内刺激性反酸胃液出现反流情况,引起气喘、呛咳甚至窒息等症状。
GERD也是内源性哮喘的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研究中被广泛关注,在不同国家地区对患者的调查均显示胃食管反流病是导致复发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与诸多呼吸系统疾病均有一定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不良影响。
研究中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发生胃食管返流病的概率同样较高,一旦发生胃食管反流后会因慢性肺过度充气导致胸内压增加、膈肌下降,或者因为迷走神经被刺激等原因,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加重,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联。
2.GERD的确诊方法
01
钡餐
检查时患者钡剂显示出现胃食管反流情况,患者卧位时对20%硫酸钡进行吞咽显示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和食管均出现明显钡餐延长情况。
02
纤维内镜
该方法也是胃食管反流检查最为理想的检查方式,检查时主要通过内镜对食管溃烂、糜烂情况进行检查,并对食管裂孔进行排查。
03
食管24h pH监测
可对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和生理性胃食管反流进行确诊,并对酸反流和胸痛之间关系进行明确阐述。
04
食管核素胃食管反流检查
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液体,分别对腹部加压情况下和静息情况下胃食管反流进行反应。当肺部核素显示增强,则表明患者存在肺内吸气和胃食管反流情况。
05
酸灌注实验
能有效判断食管源性胸痛和心源性胸痛,准确反应出食管对酸的敏感性,并对胃食管反流临床症状进行反应。
3.GERD的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愈合因素是与食管黏膜酸性环境暴露有关的,因此通过药物控制胃酸分泌对此病是十分有效的。
兰索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奥美拉唑是同一类抑酸药。因奥美拉唑是第一个被临床应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所以临床在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的基础上研究出兰索拉唑,兰索拉唑的作用机制不仅继承了奥美拉唑的显著优点,其对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
目前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可通过氨茶碱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抗胆碱能药物等止喘药物进行治疗,通过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进而改善胃管反流的病理机制,减少胃内反流物的刺激。
因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长时间咳嗽、微量误吸、长期酗酒吸烟等,也会导致胃部组织损伤等原因导致胃内反流物刺激黏膜水肿,并使气管到细支气管平滑肌这一范围的化学感受器活化,形成神经反射促使支气管痉挛,进而诱发支气管哮喘或者使病情加剧。
当支气管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物形成恶性循环的生理机制,容易使病情难以控制,所以两者具有相关性。
总之,支气管与胃食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皆可在外部因素下诱发并加重病情,所以临床针对出现两种症状的患者进行病情控制,具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在治疗中控制的关键环节即胃食管反流进行针对性预防,或者利用制酸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对避免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遭受的负面影响有一定作用,积极的利用制酸药物对支气管哮喘、胃食管反流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