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品《兰亭序》,又是一番滋味开悟就在瞬间
然历史上的晋朝却是一个暴力的时代,晋代衣冠,金戈铁马,交相辉映,煞是精彩!这种精彩不是像兰亭序中描述的那样,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是腥风血雨,在暴力、铁血、权谋方面丝毫不亚于三国的时代。五胡十六国的英雄好汉们也轮番出马,人的一生相比于宇宙和万物的品类,微不足道。所以有了感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晋朝总共140年,西晋政权如从灭东吴始,在短短的37年就被迫从北方迁都南方,整个西晋时期除了开国的司马炎,后续的几个皇帝都是弱智的皇帝,以至短短37年就灭亡,南渡的士族和皇族在南方成立了东晋,使得朝代得以延续。东晋时期是和五胡十六国并存的阶段,得益于各国的混战,虽然内部也曾四分五裂,东晋仍得以延续近百年之久,永和九年恰是在东晋的中期。衣冠南渡和五胡乱华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虽然带来一场社会的大混乱,却让中华民族有了一次大融合, 今日的多民族中华不能不说也有那个时期融合所带来的好处。但对生活在晋朝的人们,却不会是想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社会精英和士族大夫从生活惯了的北方南渡到了潮湿的南方, 开始了东晋时代,疆域缩小了很多,生命中有了很多的无奈,但却把北方的文化也带到了南方。看惯了时事的变迁,就发出了“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样的感慨。
整个东晋时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值得记忆的就是淝水之战,能够给人以鼓舞。或许是经历了西晋时期的纷乱和南迁,士大夫们更加觉得人事的变化太无常,生为东晋人士,对皇族执政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忠诚,让他们对很多的政事觉得很多无力感,所以只能寄情于玄学,或许这样更能让自己在精神上能得到些许的自由,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晋人尚韵,世事无常,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感悟。因为人生一世“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今天兰亭一聚,亦当效仿古人兴感之由,临文嗟悼,不管后人去如何地想。“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结合东晋所在的大背景,我更能感受到王羲之为生在晋朝的无奈,以及寄情于文字的背后的对大时代的无奈。“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后世王安石有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诚如斯言!有晋一朝,生很无奈,但却意外地成就了书法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