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汇总| 间充质干细胞帮助神经损伤的人获得新生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
作者:江南大学 Conanism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神经损伤的修复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发病率高、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等,这些特征使人们对神经损伤不寒而栗。近年来,已经有一些神经损伤患者经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获得了新生。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导致的疾病
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也叫做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退行性病变,比如常常看到的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渐冻症等;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局部缺血,如中风;机械损伤引起的创伤性疾病,如脑损伤和脊髓损伤;以及耐药性癫痫病和脑瘫等。这些疾病给患者、他们的家人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神经系统疾病是现代医学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大死亡原因,大多数患者在被诊断后无法获得可能的、绝对有效和标准化的治疗,这就是为什么医学界高度重视开发治疗神经性疾病新方法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有望解决这一难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潜能,多分化潜能和强大的生理学功能,可在新生儿和成人组织中分离得到,如在新生儿脐带胎盘,成人脂肪、骨髓中等都已经成功分离并通过体外培养大量扩增了间充质干细胞。近年来,已经有多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神经损伤的研究成果输出。
图片来源文献[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使脊髓中断患者重新站立
脊髓连续性的中断,会导致行动能力及感知能力的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波兰研究团队对一名在T2-3水平脊髓完全中断的患者实施了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果表明,反复鞘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2]。
该患者入院时间是在脊髓损伤6小时后,当时的症状是括约肌麻痹并且无法控制躯干运动。神经生理学检查显示,双侧轴突损伤,下肢没有运动单位电位和周围运动神经传导。
在标准疗法未产生积极的效果后,这位患者接受了自体骨髓有核细胞静脉注射和鞘内注射,并且每3-4个月通过腰椎穿刺注射了五轮间充质干细胞。他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时间是在脊髓损伤10周后。
在为时两年的治疗期间内,没有发现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也没有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ASIA评分从112提升到231,患者的控制躯干能力得到了完全恢复,获得了站立能力,膀胱和肛门控制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肌肉力量得到改善。
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的复杂疾病,全球每100万人中就大约有300多人受到影响。
2014年《Cell Transplantation》期刊发表了由多家中国医院和高校合作开展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试验结果[3]。
23例患者中有13例在抗炎治疗的同时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了抗炎治疗。
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总体症状改善情况更好,EDSS评分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图片来源文献[3]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尽管最近十几年来,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依然是医疗工作者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常规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无法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改善。
基于此,众多研究者将目光放在了脑卒中的干细胞移植疗法上。对已发表的23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共涉及1279名患者)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体状况显著改善;与单独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相比,同时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拥有更好的效果。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治疗方案[4]。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克服儿童的抗药性癫痫病
耐药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 DRE)是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病,这种疾病需要更加有效和毒性更小的治疗方式。
研究人员尝试了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在一项研究中 [5],研究者对11个月至6岁的两名女孩和两名男孩进行了联合治疗,包括一次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和四次鞘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整个治疗期间没有不良事件发生。在两年的随访中:所有患者的神经和认知功能得到改善;癫痫发作次数大大减少,从治疗前的每天十次降低到每周一次,无状态癫痫发作从之前的每周四次降低到每周0次;患者对声音,情绪和运动功能的反应能力得到了提升。这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DRE儿童的治疗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帕金森病患者在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下重获新生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疾病,近年来,干细胞移植研究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片来源文献[6]
在一项印度科学家开展的临床研究中,7名年龄介于22到62岁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了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6]。在为期10到36个月的随访期间,7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结果显示稳定;在面部表情、冻结步态发作等症状上发生了主观的改善。
另外,有两例患者的服药剂量明显减少。所有患者在干细胞移植后未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这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对帕金森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望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前景广阔。未来,随着人们对给药的时间、给药量和给药途径等问题有更深的理解,以及随着众多研究的开展以及结果的累积,实现干细胞的精准高效治疗将在不远的未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Badyra B, Sułkowski M, Milczarek O,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a multimodal treatment for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9(10): 1174-1189. https://doi.org/10.1002/sctm.19-0430
[2] Jarocha D, Milczarek O, Wedrychowicz A, Kwiatkowski S, Majka 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fter multiple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s in a patient with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Cell Transplant. 2015;24(4):661-672. https://doi.org/10.3727/096368915X687796
[3] Li J‐F, Zhang D‐J, Geng T, et al. The Potential of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a Novel Cellular Therapy for Multiple Sclerosis. Cell Transplant. 2014;23(1):113‐122. https://doi.org/10.3727/096368914X685005)
[4]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ischemic stroke in Asia: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 Ther Clin Risk Manag
. 2018 May 14;14:909-928.
[5] Milczarek O, Jarocha D, Starowicz-Filip A, et al. Multiple autologous bone marrow derived CD271+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vercomes drug-resistant epilepsy in children.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 2018; 7:20-33. https://doi.org/10.1002/sctm.17-0041
[6] Venkataramana NK, Kumar SKV, Balaraju S, et al. Open‐labeled study of unilateral autologous 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Transl Res. 2010;155(2):62‐70. https://doi.org/10.1016/j.trsl.2009.07.006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