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关雪冬 ||无限接近真理的每个人——电影《第十一回》观后感(影评)
主编:非 鱼
影片《第十一回》的宣传语是可以笑场,4月4日在一个二线城市的开发区观影。影院里观众始终是轻轻的笑声,基本没有“哄堂大笑”和全场“爆笑”的场面。当然影院也没有发出不良之声,据说这是一部文艺片。
春夏扮演的贾梅怡,她认定的真理是导演胡昆汀。她比胡昆汀自己还相信胡昆汀。她把对舞台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全部投射到胡昆汀身上。首先相信他是一个有艺术才华的导演,其次相信他爱她比爱他老婆多。剧本排练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剧团的人是什么状态,她只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从来没有抱怨过。导演明媒正娶的老婆甄曼玉来贾梅怡住处“捉奸”的时候,贾梅怡毫不怯懦地拽住甄曼玉的头发,给导演胡混汀抢回了眼镜。在影片的尾声,剧团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她却仍然在寻找艺术的“真谛”——她找回了当年出事的那辆车。她想给这不符合逻辑的剧情,一个不是法理而是人情的解释,她想给自己一个全心全意献身艺术的解释。而且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找到了这辆拖拉机,戏剧如期开演,导演成为公演时的男主角,在舞台上胡昆汀和贾梅怡绽放了激情异彩,在生活中胡昆汀净身出户选择了贾梅怡。正是源于贾梅怡的坚信,她自己获得了救赎,也救赎了胡昆汀。春夏真的是很好,美得很真。无论是青涩的神情还是一脸的委屈,强忍着不肯滴落的泪水。还有那每次排练时,倔强的眼神和被汗水湿透的耳边发丝。都令人动容。一个真正有才华的演员,是可以用来证实导演水准的。
胡昆汀,一名市话剧团的导演。话剧团的同事对他的诟病就是“胡昆汀你别拽词”,胡昆汀在剧院的舞台上,在生活中,在和小姑娘贾梅怡调情的时候都在大段大段地背诵经典话剧台词。但是胡昆汀当然也同样相信自己掌握着绝对真理。从剧团的人宣布撂挑不干的时候,胡昆汀对着镜子的大段话剧独白就可以看出。对于事业,他的内心设置可能和《棋王》里的棋王或者和穿着拖鞋行走在闹市中的爱因斯坦一样,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不被别人所理解。区别在于,胡导演的特立独行稍稍沾着的色欲,在外人看来,他没有与艺术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而是小家败事的猥琐。但是胡昆汀坚决地认为他的爱情并没有招惹到旁观者们。当他喝醉酒后砸了门卫的玻璃,背诵出了《冒犯观众》的台词并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冒犯了强者的什么权利?我冒犯了虔敬者的什么要求?我冒犯了无视规则者的人的什么规则?就是喜欢贾梅怡……”男人,喜欢一个贾梅怡那样的女孩是多么正常的事情。由于男人与女人的生理结构不同,心里究竟是喜欢她还是想睡她,男人不是想骗她,是一般情况下没有考虑过。
剧团的其他演员当仁不让是真理的归属者。在剧院迫于上级领导压力要改戏的时候,大家一听胡导演轻描淡写地说:“只是要改改细节。”一下子就炸了,因为这个戏已经改了多少遍了。剧本中出现的“杀人犯”原型要改戏,出现的“被害人”原型的家属要改戏……
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正规单位有“铁饭碗”的正式员工,不说是艺术家,最起码也是在每天踏踏实实地做工作。谁来了都想在他们头上撸一把。他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到底谁怕谁。当他们看到,小贾和胡昆汀“搞”在一起。时代确实进步了,他们没有瞧不起小贾,而是人前人后提醒小贾别上当,这在很多场合反倒造成了贾梅怡的尴尬。聚餐时这些人还开玩笑让胡导演放下家财,和老婆离婚,其乐融融的场面完全忽略了甄曼玉的忧愁。
门卫苟也武是“舍我其谁”的真理。胡导演的老婆是苟也武介绍的自己的亲戚。胡导演和演员小贾“胡搞”也是苟也武发现的。苟也武给胡导的原配甄曼玉告密之后,结果“上门捉奸”的原配挨了打。苟也武为了给甄曼玉报仇,大闹话剧团用喇叭广播了胡导演的“罪行”打了胡导演,结果扣了一个月工资。
这让我想起了平时的家长里短,一般情况下,无论谁说起来自己都是整个家族的救世主。对自己的亲戚多么好,自己的某些亲人是多么地不识抬举,多么不识相。没有谁一唠嗑就是以我对不起我大姐,对不起我二弟开头的。这样我想起,我大学时去我一个同学家玩。她妈妈是属于在农村靠做小生意先富起来的。我的同学闲着没事儿问妈妈“我们是好人吗?”妈妈回答:“一般。”这是我听过的最实在的话。
戏里的原型人物“马福礼”的一家。为掩盖未成年女儿金多多“未婚先孕”的家丑,妈妈金彩铃的裤子上缝上了枕头装怀孕,马福礼在想尽办法让剧团改戏,抹去自己不光彩的“杀人经历”无果后,这个善良后爸甚至想到要给自己开一张“死亡证明”,消了自己的户口。这样女儿金多多生下的孩子小马(给孩子事先取好的名字)的户口就会和妈妈金彩铃落在一起,小马就不会有一个因杀人狱十五年的爸。一头短发帅气的窦靖童饰演的金多多又飒又酷,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她“啪”地一声把碗摔了,一言不合就把妈妈的手机扔进了鱼缸。不过那一幕也很暖心,金多多用电吹风换着角度吹那部她扔进水里的手机。然后小心翼翼地开了机,又用那部手机给自己播打电话,自己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了“妈妈”,她就笑了。这个家庭成员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是特别光彩。但他们也是为了一个真理:让一家人幸幸福福生活在一起!
我记得有以前一篇报道说窦同学是非常温柔并且说话和气的孩子,看了那篇报道我也满心欢喜。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他们的性格与他们的外表有很大出入。
除了其他几个故意做作的人,剧团的团长是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为了剧团的生存,他一方面得巴结上级领导,另一方面还得安抚团里的演员。他怎么能不知道,胡导演和小贾的事情。但是他为了息事宁人,让苟也武做了检查,并扣了他的工资。当金彩铃来剧团闹事的时候,他依然采用了安抚的政策。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是不能痛痛快快地活。现实中更多中年人的圆滑是为了生存而已。我记得几十年前的我妈妈所在厂矿小学第一小学,有一家校办工厂,几间小平房生产预制板,学校计划外的开支比如夏天老师们发的茶叶桔子粉什么的全是校办工厂的创收。同一家工厂的其它两家附属小学的校办工厂,当时效益却非常好,年底可以给全体老师发毛毯。一小的全体老师都羡慕极了,校长确实也没有办法。这个基本上秃顶的校长在年终总结大会上向老师们道歉:“我知道老师们都想领毛毯回家过年,你们看看我头上这几根毛能不能织毛毯。”
各方面报道都说导演陈建斌导演为了这部戏能够有好的票房下足了功夫:上综艺、开直播、蹭颁奖……甚至在电影上映前,还出版了个人诗集。电影上映前,他轻描淡写地说:“二亿票房才勉强回本。”这句话才真真正正地成了一个大笑话。怎么说?谁让他请的都是能突破自我的好演员,就是还没有遇到突破自我的好观众呢?
做为观众,我一点也不喜欢《甄嬛传》里的陈建斌。我记得那时时有记者曾经问他这剧里三宫六院的过不过瘾,他说,拍戏现场空闲时,全是挷着行头的女人“叽叽喳喳”,没有他什么事。那时我只觉得果郡王好。但是这回成天一件老头汗衫,胡子拉擦的陈建斌确实真实感人。在我心中胜过了当年的果郡王。一个喜欢当文艺片导演的演员。让我想起了一个卖蛋糕的摄影师罗虹。是不是都在追求心中认准的那个理。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关雪冬,山西太原人,爱好读书写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