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95):止戈为武——释“武”

本文约5750字,阅读约需要12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95)

止戈为武——释“武”

朱英贵

一、小议“止戈为武”

通常对成语“止戈为武”的意思理解为:“武”字是“止”和“戈”两个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来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沿用“楚庄王曰:夫武定武戢兵,故止戈为武”的说法,汉时也常有“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的提法。那么,对“止戈为武”的这种理解是否合适呢?

不错,“夫文,止戈为武。”这句话确实是楚庄王说的,其前因后果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有如下记载:

 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观乎?”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

  《左传》上面的记载的相关背景是:鲁宣公十二年,晋、楚两国在郑国的邲(bi)城(今河南省郑州市东),进行一次决战,楚国打败了在中原的强敌晋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将士们欢喜若狂。而对上述《左传》引文的一般理解是:

楚国大夫潘党劝楚庄王把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京观”(骨髅台),作为胜利纪念物,留给子孙后代看,借以炫耀武力,威慑诸侯。楚庄王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这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从文字组成上讲,这个'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这七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拿什么留给子孙!……晋国的军卒为了执行国君命令而战死的,他们也没有什么错。怎么可以用它们的尸体做京观呢?”楚国的军队按照楚庄王的命令,到黄河边祭祀了河神,修筑了一座祖先宫室,很快就班师回国了。

“邲之战”后,楚庄王名正言顺地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对《左传》引文的上述理解,意思上大体是正确的,只是对其中“夫文,止戈为武”的理解显得既不符合文字学理论,也不符合上下文意思以及“武”字的造字原理。

从文字学理论来讲,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字”的造字本义是在房屋里(“宀”表示房屋)生孩子(“子”表示生出来的孩子),由此引申出孳生繁殖的意思,例如“待字闺中”这个成语中的“字”就有繁衍生育的意思,所谓“某女子年方二八,待字闺中”无非是说她当年只有16岁(二八一十六),还在闺阁之中没有婚嫁,因为未婚方有“待字”(等待婚嫁繁衍)一说。所以,为什么要把独体字称为“文”,要把合体字称为“字”,那是因为独体字是像画花纹(“文”的本义是花纹)那样画出来的,而合体字是由独体的“文”繁衍孳生组合出来的。既然是这样,那么“武”是一个合体字,这是自古以来尽人皆知的事实,《左传》中作为楚国大夫的言论,绝不会认为“武”字是“文”而不是“字”,更何况他下文的解释“止戈为武”,就是按照“字”(合体字)的原理来解释“武”字的。于是,对于“夫文,止戈为武”一句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夫文”的“文”是指独体的文字的意思,而不是指合体的“武”这个特定文字的意思,也就是说,此处的“文”是指特定意义上的独体字(独体为文“文”合体为“字”),而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否则,原文就应该是“夫武,止戈为武”或者“夫字,止戈为武”,而不应该是“夫文,止戈为武”。

从上下文意思以及“武”字的造字原理来看,“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一句的意思是说:这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如果要用那些组合成“武”字的“文”(独体字)来解释的话,只需用“止”和“戈”这两个独体字(文)就可以组成一个合体字“武”字了。言外之意就是,只需迈开脚(止),扛起枪(戈),就可以动武了。也就是说,“武”是一个从“止”从“戈”的合体会意字。在甲骨文里,“止”是“趾”的本字,像一个脚印,引申为行走的意思,不能以今解古地将其理解为是“停止或制止”的意思。也就是说,“武”,表示一个人在“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而不是说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本文就来讨论这个“止戈为武”的“武”字的形义联系。

二、“武”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关于“武”字,甲骨文中有丰富的字形,要解读“武”字的构字理据,就要先研读一下“武”字的形体构造规律(参见下图):

“武”字的甲骨文字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武”字的形体构造几乎都是一样的上下结构,都是从“戈”从“止”的合体会意字。“戈”为武器的代表,“止”为足趾的象征,“武”字的表现形式是“戈上足下”,也可以认为是“戈前足后”,上面(前边)画一个“戈”形(戈),而下面(后边)画一个“足”形(止),二者的组合构成形象取意或称之为会合成意。从其上下结构的排列形式上看,似乎是“立足持戈”或者“持戈竖立”的静态组合,而其实际上所要表达的含义却应该是一种象征性的动态组合,即表示一个人在“持戈行进”,手持戈,迈开脚,表示前往征伐,诉诸武力。由此可见,“武”并不是停止用兵,而是持兵征战。再来看“武”字的字形演变。(参见下图)

“武”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武”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形体一脉相承,均为从“戈”从“止”的会意字。

在隶书与楷书等今文字中,将“止”字写在左下角,而楷书又将“戈”的一撇移到“弋”字的左上角成为短横,更能显示持戈而行的动态含义。

“武”字的构字理据就是手持兵器在行进,故“武”的本义是有关军事活动或强力行为的通称。《说文解字》卷十二戈部:“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今人通常把《说文》中讲解“武”字的这句话翻译为:“武,楚庄王说:武力的作用,就是用来平定乱世,建立战功,止息战争。所以'止、戈’会意为'武’字。”如果这样的理解真是《说文》的解说本意的话,那么愚以为许慎将其解为“止戈为武”是不符合造字本义的,因为“止”的本义并不是止息或制止,而是代表脚的“趾”。因此,对“武”字字义的完整表述应该是:或持戈静止而立,站稳双脚,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迈开双脚,欲与人斗、欲与兽斗。与人斗是争夺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凡对外施加强有力的行为都可称之为“武”,例如:“武夫力而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至于“止戈为武”的说法,要么是后人对字形的一种误解,要么是后人对字义的一种曲解。总之,“武”字的初文本义当为军事征伐行为。

三、“武”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武”的本义是军事征伐行为。例如:“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左传·桓公六年》)再如:“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张守节正义:“言秦以武力能殄息暴逆,以文训道令无罪失。”又如:“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武”字由军事征伐行为的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泛指军事事务,干戈军旅之事。例如:“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郑玄笺:“言今师之群帅,有威严者有恭敬者,而共典是兵事。”再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韩非子·五蠹》)。又如:“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一些意思:

一是表示兵威。例如:“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诗·大雅·常武》)再如:“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孟子·滕文公下》)

二是表示勇猛,刚健。例如:“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郑风·羔裘》)孔颖达疏:“其人甚勇,且有力。”再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楚辞·九歌·国殇》)又如:“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汉·王粲《从军》诗之一)

三是表示用兵,指挥作战。例如:“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再如:“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史记·匈奴列传》)

四是指称用兵的道义准则,即使用武力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例如:“且战不胜,而报之以贼,不武。”(《国语·晋语三》)再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僖公三十年》)又如:“吾以许人而背之,不信;纵其去而击之,不武。”(《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又如:“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明史·太祖纪一》)

五是指称兵法,韬略。例如:“(仲秋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礼记·月令》)再如:“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

六是指称武夫,武将。例如:“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诗·大雅·崧高》)郑玄笺:“谓文人武人以申伯为表式。”再如:“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古之将相,疵咎实多。”(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又如:“相臣将臣,文恬武嬉。”(唐·韩愈《平淮西碑》)又如:“当日早朝,正是:三下静鞭鸣御阁,两班文武列金阶。”(《水浒传》第七四回)

七是指称武功,武艺。例如:“文武吉甫,万邦为宪。”(《诗·小雅·六月》)毛传:“吉甫,尹吉甫也,有文有武。”再如:“而宗室有文者,必限以小县之宰;有武者,必置于百人之上。”(三国·魏·曹冏《六代论》)

八是指称刑罚。例如:“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孙子·行军》)梅尧臣注:“令以仁恩,齐以威刑。”再如:“夫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尉缭子·治本》)

九是古方言:士。例如:“勇武一人为三军雄。”(《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武,士也。江淮间谓士为武。”再如:“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辩武随而说之,傥可徼幸什得一乎?”(《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淮南人名士曰武。”

其二,指足迹。例如:“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毛传:“武,迹也。”再如:“踵二皇之遐武,谁谓驾迟而不能属。”(汉·张衡《东京赋》)又如:“吾家自石林益衍《书》《诗》之泽,接武绳绳,至今十余世矣。”(明·宋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又如:“既以上绳祖武,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清·曾国藩《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一些意思:

一是表示半步。例如:“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周语下》)韦昭注:“六尺为步,贾君以半步为武。”

二是泛指脚步。例如:“一星雪白大于黍,走近月旁无半武。”(宋·杨万里《三辰砚屏歌》)再如:“才及数武,崖石崩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阳武侯》)又如:“徘徊数武,是光景者乃若随人。”(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四)

三是指脚。例如:“假令游戏,或经人间,匿真隐异,外同凡庸,比肩接武,熟有能觉乎?”(晋·葛洪《抱朴子·论仙》)

四是表示继承。例如:“下武维周,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毛传:“武,继也。”

其三,指舞蹈。例如:“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武归。”(《谷梁传·庄公十年》)钟文烝补注:“武,本亦作'舞’。《左氏》、《公羊》作'舞’。《周礼》:'射有兴武。’马融云:'与舞同。’”再如:“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礼记·乐记》)郑玄注:“武,谓周舞也。” 陈澔集说:“先击鼓备戒已久,乃始作舞,何也?”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一些意思:

一是指周代贵族用于祭祀的“六舞”之一,是颂扬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乐舞。例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再如:“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备,泰古毕。”(汉·班固《东都赋》)

二是指金属打击乐器。例如:“始奏以文,复乱以武。”(《礼记·乐记》)郑玄注:“文谓鼓,武谓金也。” 孔颖达疏:“武,谓金铙也。”

三是指冠卷,古时冠上的结带。例如:“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礼记·玉藻》)郑玄注:“武,冠卷也。”

其四周武王的简称。例如:“文武受命,召公维翰。”(《诗·大雅·江汉》)郑玄笺:“昔文王武王受命,召康公为之桢干之臣以正天下。”再如:“周之大功在武,天祚将在武族。”(《国语·晋语四》)又如:“好乐无荒,允文允武。”(汉·张衡《东京赋》)

根据上面对“武”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武”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武”字文化含义的相关词语

“武”字在常用成语中的含义大致有两类:

其一是表示威武凌厉勇猛进取之义,例如:“绳其祖武”,“绳”是继续的意思,“武”指威武的足迹,意谓踏着祖先的威武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语本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威武不屈”意思是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语本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耀武扬威”,“耀”和“扬”都是显扬的意思,意谓炫耀武力,显示威风。“赳赳武夫”,“赳赳”指勇武矫健的样子,意谓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语本出自《诗经·国风·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好仇。”“穷兵黩武”,“穷”是竭尽的意思,“黩”是任意的意思,意谓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语本出自三国·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其二是与“文”相对,表示军事强力行为,例如:“文治武功”比喻政治与军事。源自《礼记·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纬武经文”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语见《晋书·文六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偃武修文”,“偃”是停止的意思,“修”是使之昌明的意思,意谓停止武事,振兴文教。语本出自《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和“武”分别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293):戍守边陲——释“戍”

汉字探微(294):兵戎相见——释“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