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萤火虫宇航公司“阿尔法”火箭首飞爆炸

科技战略

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2022财年科学技术研发预算

据国防科技要闻9月3日消息,近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2022财年科学技术研发预算,科学技术相关预算共11774亿日元(约107亿美元),此外还有额外作为“事项要求”资金的9768亿日元(88.8亿美元)。其中,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战略方面,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综合项目”115亿日元、“光与量子飞跃旗舰项目”(Q-LEAP)46亿日元;太空领域的研发预算共2125亿日元,其中包括参与“阿尔忒弥斯”计划研发的381亿日元,以及研发革新性未来运输系统的40亿日元等;核能领域,包括研发高温气冷反应堆与核燃料循环的147亿日元,以及进行其他研发与相关人才培育的62亿日元等。

美白宫发布各机构2023财年优先事项备忘录

据国防科技要闻9月3日消息,近日,美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和科技政策办公室向各行政部门与机构发布备忘录,概述了各行政部门与机构2023财年的研发重点。备忘录要求各机构应平衡优先事项以确保资源分配给特定机构,酌情将资源集中于大流行病的应对和预防、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关键与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等不能仅由单一机构解决的多机构研发活动,并要求各机构继续投资于研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STEM劳动力发展;技术转化和商业化;基础设施研究等。

信息

欧洲新闻电视台调查显示,欧洲人希望由本国而不是欧盟来监管加密货币

据Techweb网9月2日消息,欧洲新闻电视台(Euronews)在12个欧盟成员国进行了大规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欧洲人希望由本国政府创建并监管加密货币。其中,希腊、意大利和爱沙尼亚的受访者对国家加密货币的支持率最高,分别为40%、41%和39%;而其他国家平均有30%的受访者支持国家加密货币,但37%的荷兰受访者反对启动国家加密货币计划。2020年9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了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以期提高欧洲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欧洲成为全球标准制定者铺平道路。

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涉及多项网络计划

据Meritalk网9月2日消息,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涉及多项网络计划。其中包括:使美国防部首席信息官办公室与国家安全局网络安全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协调;在国防部信息网络联合部队总部新建一个办公室,以在整个国防部共享应对网络威胁的信息产品;授权一份关于遵守现有网络武器通报要求的报告;以及在更新的“战略性网络安全计划”(Strategic Cybersecurity Program)中添加新的措施和关键任务集。

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2021年度投资额达1千多亿美元

据日经中文网9月2日消息,日本经济新闻预测,2021年度,英特尔、台积电(TSMC)等10家主要半导体厂商的设备投资额将比上一年度增加3成,达到12万亿日元(约合1091亿美元)。其中,英特尔、台积电和韩国三星电子这3大厂商分别计划展开2~3万亿日元规模的投资,占前10家厂商投资额的7成。此前,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2020年世界半导体投资额仅比上年增长9%,而2021年将猛增31%。

跨国研究团队使用有机金属分子构建新型运算架构

据TechXplore网9月1日消息,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印度科学培养协会(IACS)和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AMU)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计算架构,运用一种有机金属分子实现高效且节能的运算。研究人员使用分子金属-有机键的自然不对称性模拟不同的信息状态,实现了信息在原处的处理,而不必读取或传输信息,这意味着计算机处理单元不再需要为它执行的每个操作获取数据。研究人员称,新的运算架构突破了“冯·诺伊曼瓶颈”,即在内存容量指数级提升以后,处理器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带宽所面临的瓶颈,有望推动计算设备朝更小、更快且更节能的方向发展。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瞳孔形状识别深度伪造

据新智元公众号9月3日消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开发出一种新的深度伪造(Deepfake)检测方法,通过瞳孔形状来分辨人脸是否为计算机生成。通常,神经网络生成的人脸图像拥有不规则的瞳孔形状,而人类瞳孔形状一般都是近乎圆形的。研究人员训练计算机从图像中提取瞳孔细节并分析它们的形状,可有效区分神经网络生成的人脸图像和真实的人像照片。该方法简单且有效,将进一步启发深度伪造检测工作的手段进步。

生物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新药物输送工具以替代注射方法

据cnBeta网8月31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吞胶囊,可代替注射给药。该可吞胶囊大约有蓝莓大小,一次能提供多达4毫克的液体药物,内有一个可伸缩的小针头,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胃粘膜,从而避免药物被消化道的酶分解,一旦胶囊中的药物注射完毕,针头就会缩回,使其安全通过消化道。目前,动物实验已证明该胶囊可以输送单克隆抗体和其他大型蛋白质药物,包括胰岛素,使病人更易按处方服药。

BARDA计划扩大数字健康工具和家庭诊断测试的颠覆性技术开发,以更好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BARDA官网9月1日消息,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局(BARDA)的研究、创新和风险投资部(DRIVe)扩大其以技术开发为重点的早期通知行动、控制和治疗(EXACTE)计划,将数字健康工具和家庭测试技术开发纳入其中,以更好应对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大流行导致远程医疗激增,通过加强在家测试,医护工作者可通过提供数据驱动的家庭诊断和检测工具,无需运送样本,进一步推进远程医疗。DRIVe将重点开发两个新领域:大数字健康工具和家庭诊断测试技术,并正在寻求合作伙伴,通过创新、有效和广泛可用的工具及颠覆性技术平台,帮助进行大流行预测和准备、感染检测和预防性健康保障。

世卫组织和德国在柏林开设新的流行病情报中心

据WHO官网9月1日消息,世卫组织和德国在柏林开设新的流行病情报中心并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将致力于加强获取多种数据源的方法;开发最先进的工具处理、分析和建模用于检测、评估和响应的数据;支持世卫组织及其成员国和合作伙伴更好、更快地就疫情信号和事件做出决策;连接并催化机构和网络,制定当前和未来疾病暴发的解决方案。该中心将成为新的全球合作机构,推动创新以增加关键数据的可用性;为风险分析开发最先进的分析工具和预测模型;并将全球社区联系起来,支持各国公共卫生专家和决策者迅速做出决定,预防和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

能源

美能源部拨款3000万美元确保关键材料供应链安全

据美能源部官网9月2日消息,美能源部宣布为13个国家实验室和大学主导的研究项目提供3000万美元,以确保研发清洁能源技术所需关键材料的供应链安全。这些关键材料包括稀土元素(REE)和铂族元素(PGE),它们对清洁能源研发和高科技应用至关重要,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钴、电子设备的钕,以及排放控制和燃料生产技术的铂等。美能源部认为美国的关键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对清洁能源研发产生了重大风险。为此,项目将研究如何促进关键材料供应的多样化、关键材料原子级设计的新方法、开发替代材料减少清洁能源和高科技对关键材料的依赖、识别新的矿物,以及促进现有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等。

海洋
美B-2轰炸机抵达冰岛,将在北极地区进行轰炸训练

据极地与海洋门户网9月2日消息,美国空军三架B-2隐形轰炸机近日在冰岛降落,开始了为期数月的部署,并将在北极地区进行隐形轰炸训练。据悉,这是美国首次在冰岛部署B-2隐形轰炸机部队,旨在威慑潜在的敌人,与盟军空军一起训练,并制定战时行动的程序和战术。此外,分析称美国此次部署还有可能是为新型 B-21隐形轰炸机后续在该国的投入使用铺平道路。

航空

美空军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完成“红旗阿拉斯加21-3”联合军演

据军事文摘9月3日消息,美空军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完成“红旗阿拉斯加21-3”(RF-A)联合军演。RF-A军演是美国太平洋空军发起的多国部队演习,通过作战训练、近空支援和联合进攻性反空袭演习提供一种模拟作战环境,旨在加强空中互操作性,展示印太地区的空中优势。美军多个军事部队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约1800名人员和80多架飞机参加了此次演习,完成了空中加油、泥泞着陆区和货物空投、空空作战以及模拟与大型敌军的空地作战等训练任务。

法德西三国签署“未来空战系统”新协议

据电科防务9月3日消息,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国国防部长签署了关于“下一代武器系统/未来空战系统”(NGWS/FCAS)的第三个实施协议。该协议重申三国将继续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空战技术,以应对未来的威胁与挑战,并制定2021-2027年的发展框架,具体任务包括新一代战斗机、远程载具、忠诚僚机和空战云网络化作战空间等。按照协议约定,三个国家的企业将在国防前沿技术领域开展研究,以促进欧洲工业与技术基础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欧洲主权。

航天

美国萤火虫宇航公司“阿尔法”火箭首飞爆炸

据航小宇9月3日消息,美国萤火虫宇航公司的“阿尔法”小运载在加州范登堡天军基地进行了首次入轨发射尝试。该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21时59分(北京时间9月3日9时59分)点火起飞,但在起飞后约2.5分钟发生了剧烈爆炸。“阿尔法”属于小型火箭,箭体长29米,直径1.82米,采用液氧煤油燃料,可将1吨重的物体送入200千米近地轨道,或将600千克物体送入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目前,该公司并未给出火箭爆炸的具体原因。

新材料

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可媲美变色龙伪装的超级自适应变色材料

据奇材馆9月2日消息,首尔国立大学Seung Hwan Ko团队受自然界变色龙的“伪装”启发,对人工伪装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将热致变色液晶层与垂直堆叠的、图案化的银纳米线加热器集成在多层结构中,以通过叠加加热器引起的温度分布来克服传统横向像素化方案的局限性,结合颜色传感器和反馈控制系统,最终制造出了“人造变色龙皮肤”,并制作一个软体机器人进行演示实验。未来,这种自适应变色材料可应用于智能纺织品、建筑、艺术、时装以及用于狩猎和户外活动的消费品中。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新方法为水分解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单原子催化剂

据Phys.org 9月1日消息,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将单个铱原子锚定在支撑表面上的新方法,将分解水分子的效率提高到了创纪录的水平。研究人员将一种类似泡沫的多孔结构暴露在含有铱化合物的溶液中,迅速将其冻结,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富含铱的冰层,并进行额外的处理以创建分布均匀的位点,单个铱原子紧密地固定在这些位点上,由此产生的催化剂比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铱基催化剂都要好。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的原子锚定系统为探索和建立催化剂及其载体结构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理想的模型,可用于各种电催化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先进制造

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可穿戴纤维锂离子电池

据cnBeta 9月2日消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团队发现了纤维锂离子电池(FLIBs)内阻与长度之间的关联规律,有效解决了活性材料和纤维电极界面稳定性难题,连续构建出兼具高安全性和高性能的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研究团队证明高性能的长纤维锂离子电池在理论上可行,并通过纺织的方法进一步获得高性能、高安全性的大面积电池织物,以此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进行了部分功能示范。如果将电池织物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集成,可安全、稳定地为智能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将纤维锂离子电池、纤维传感器与显示织物集成,还可实现对人体汗液中钠离子和钙离子浓度的实时监控和信号传输与显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