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特效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属于我国医学的“颈痛”、“颈痹”等范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肝肾不足,气血衰少,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引起的。肝主筋,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发生“筋疲”。肾主骨,肾精不足,不能养骨生髓,骨质疏松而发生“骨疲”,且肝肾为母子关系,骨病可影响到筋,称为母病及子。同样,筋病亦可影响到骨,称为子病及母,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此外,颈部外伤,工作学习体位不正,如颈前屈,后伸、侧偏等姿势,甚至高枕、低枕不良睡眠习惯,日久气血运行不畅,水聚血淤,从而使椎骨产生骨刺。因骨刺周围软组织发生水肿、充血、粘连、增生、肥厚、纤维化、钙化等突出物,压迫邻近的神经、脊髓、血管、交感神经而出现临床症状。根据受压的组织、器官不同,现代医学将颈椎骨质增生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神经根型
此型最多,约占60%。神经根型是由于突出物向侧后方突出,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所致。证见颈肩或上肢疼痛、酸胀、麻木,或上肢学生、无力,握力减退,持物坠落等现象。
2、 脊髓型
一般认为,此型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及失去的颈椎间盘,突向椎管内压迫脊髓,或椎体后方的骨刺、黄韧带肥厚,或钙化,或椎板增厚,使椎管腔狭窄,压迫脊髓,影响脊髓血循环引起的。患者有下肢无力、发抖、走路不稳、容易绊倒,甚至瘫痪等症状。
3、椎动脉型
当颈椎有向侧方增生的骨刺时,骨刺就会刺激椎动脉而发生痉挛,或直接压迫,使动脉管腔狭窄,脑部供血不良所引起。证见眩晕、头痛、耳鸣、复视、呕吐,甚至突然猝倒等脑缺血症状。
4、交感神经型
由于骨刺或颈动脉畸形、痉挛、硬化,或周围组织增生、肥厚、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而发生。证见头痛、头重、眼裂增大、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多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也可出现头昏眼花、眼睑下垂、流泪、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蠕动增加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治疗原则:以“治骨先治筋,筋强骨自壮,骨壮刺自平”为原则。以益气强筋,通络止痛;化浊散淤,软坚散结为治。
处方:
大山消25克、小山消15克、(注:主药 大山消、小山消为瑶族民间名贵草药)制黄芪40克、五加皮12克、鸡血藤20克、姜黄12克、夏枯草14克等,
水煎2次,2次合液,每日1次剂,分3次服用。禁忌:忌腥、刺激食物。
方解:
方中制黄芪、五加皮益气强筋,颈筋之力,为君;瑶药1 、 瑶药2 等化浊散淤,软坚散结,以消除骨刺周围软组织之水肿、充血、增生、肥厚、纤维化,解除压迫因素,为臣;鸡血藤、姜黄活血通络散淤,且引诸药到达颈、户部,为佐;甘草调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强筋骨,消坚结,刚柔并举,补消结全,强筋不助坚,消坚不碍补,正确处理矛盾统一辩证关系,帮能取得比较显著疗效。
临床治疗观察:若能诊断准确,此疗法疗效显著,生效迅速,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