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先驱刘大白(外一篇)

乔轼,本名王锦忠,1969年生,1991年起发表文学作品,系绍兴市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越城区作协常务副主席、越城区文联杂志《山阴》副主编。作品见于《野草》《西湖》《参花》《中国散文家》《乡土绍兴》《绍兴诗刊》等,入选《文化地图看浙江》等书,出版个人诗集《岁月拓片》。

  新诗先驱刘大白(外一篇)

                                乔  轼

这一天,一群写新诗的后生,造访了一位新诗先驱刘大白的家乡——平水,让这一片静默中充满诗意的山水一下子热闹了许多。

由于诗歌的缘故,我在这里,不对刘大白参与辛亥革命的事迹加以展开,而把目光投向了他的诗歌,以及诗一样的奇特一生。无论是少年的愁苦、青年的彷徨,还是中年的寂寥,晚年的孤独,刘大白都没有离开过与诗相伴的日子。无论是冲破《劝学诗》的禁锢、醉题反诗的纵情,还是红楼抒情诗的感悟、底层诗歌的苦难倾诉,无不体现他人生的砥砺。哪怕是他的曲折离奇的感情生活,也书写了诗一样的浪漫、奇丽、多变、哀怨。

1、徒步京畿醉题反诗

平水地处鉴湖三十六源之一的若耶溪上游,秦望山南麓,溪流蜿蜒,山峦叠嶂,为山川秀丽之地。刘大白出身书香门第,祖父金友梅为清季翰林,父亲金佩卿为秀才。刘大白原名金庆棪,13岁考取秀才,15岁考取贡生,被誉为神童。何以改名更姓,则要从他30岁时的一次远行说起。

刘大白清楚,平水乃至绍兴毕竟是个小地方,若要开阔眼界,唯有直赴京都,去举大业,去寻真理。1910年的春节刚过,这个文弱书生便徒步北上,步行一个多月后才到达北京。沿途所见,目睹民众的贫困饥寒,纷起的暴动,感慨万端,使他更加赞同了同乡陈伯平及秋徐等人的反清壮举。一日,与浙江反清志士吴琛同饮某酒楼,酒酣耳热之际学起了宋江题壁之举,题反诗一首,题为《我有匕首行》:

……自称天骄子,豪杰供虔刘……匕首在颈头在手,砉然一声仇无头,仇无头、大白浮,佐君豪饮君快否?

在落款时为避免遭受宋江的牢狱之灾想到了用化名,于是取诗中的豪杰供虔刘的刘字与大白浮的大白,便署上了刘大白。这便是刘大白之名的由来。之后,便以刘大白作为他的笔名,频繁见于报刊杂志及书稿。

2、劝学诗前以死抗争

父亲对刘大白的督学之勤可谓严苛。刘大白三岁就被父亲关进了一间小小的书房里,面壁而坐,能听到的,不是刘大白的朗朗书声,便是父亲的督促声、呵斥声和戒尺的拍桌声。书桌的墙上挂着两样东西,一根藤条,是专门用来鞭挞儿子的,一帧条幅,上面是父亲亲书的宋真宗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一首《劝学诗》,引导的是勤奋读书一旦考取功名,房子、位子、票子、妻子一概都有的道理。这一道理,沿续至今,从科举到高考,是贫寒子弟登庙堂之高的唯一方式。刘大白的父亲虽中了秀才,但之后却未能在科场上再进一步,未能博得功名。所以只好寄望于儿子,把心思和力量都用在了对这个独子的督学上。刘大白一年只能有一天半的假期,那便是春节一天,除夕半天。父亲对其督学的严厉甚至上演了现代版的“头悬梁”,头发被一次一次地揪得生痛。这种监狱式的督学引来了刘大白的极大反感,终于乘父不备,走上了上吊自杀的绝路。如果这样去了,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少了一个先驱,绍兴平水也就少了一位会写诗的名人。刘大白没有死成,原因竟是老鼠咬断了绳子救了他一命。这听起来有点剧透了,可在当时很管用。父亲相信这是神灵护佑、必有后福,从此再也不敢对儿子行凶。

 3、喜读红楼题五言诗

刘大白读的是四书五经,学写的是八股文、试帖诗,他籍此考取了秀才、贡生,16岁时父亲过世,成了家里的当家人。但刘大白不擅持家理财,全部交付保姆去管,在空虚无聊之时,意外发现了父亲一只上了锁的书箱。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是《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聊斋志异》《西游记》等一些闻所未闻的“闲书”,他一一读来,好比是在禁锢的思想世界里豁然开朗,满脑子的才子佳人、义士好汉、妖魔鬼怪,引起了他无限的奇思遐想,使他产生了与科举仕途决别的念头。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红楼梦》,他十分赞成贾宝玉鄙薄科举仕进的言行,同情他对婚姻的遭遇,以及遁入空门的选择。为此,刘大白还题了一首五言诗:

花谢春成劫,风流梦忽醒。有情方许读,无字不通灵。悟境参虚白,奇书亦汗青。美人香草意,俚语读骚经。

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刘大白从出家逃婚到放弃科举仕进,无不受了贾宝玉的影响。乃至京城酒楼题反诗,与此时看到的《水浒传》中宋江如出一辙。他的父亲万万没有想到,锁在书箱里的一箱明清小说,确如当时读书人认为的“洪水猛兽”,“断送”了他对儿子苦心督学的期望。当然,父亲没有想到的是,晚清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迅即寿终正寝,而他的儿子在民国新政府里做到了教育部次长一职,还是完成了他所希望的光宗耀祖的愿望。

 4、沈园诗会情定才女

相比于科举,刘大白的婚姻显得曲折了些。刘大白的一生中出现过四个女子,第一个是父母的意志,为逃避这桩即将被包办的婚姻,刘大白出走杭州,在灵隐寺出了家。五年后,刘大白还俗,而那个邻村的女子终于另嫁他人。

23岁的夏天,一位被刘大白称为“莲妹”的许姓小姐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位18岁的女子是来妹妹处串门的隔壁邻居的亲戚,青衫裹着细腰,犹如青荷临塘,让风度翩翩的刘大白跌破了眼镜。而莲妹也因受了家训的影响,同样只是默默相恋。二人无法跳出梦境化的现实,两个多月后在忧伤中分别。

刘大白人生仅有一次婚姻,而这个为他生儿育女的女子却与他有着一段恩怨缠绵的合合离离。刘大白从北京回绍,帮着光复会员王子余办《绍兴公报》,撰文为妇女的解放呐喊,在浙东一带的文化圈无人不晓。

某年中秋,报社为了给妇女解放问题助兴,在沈园举办一场赛诗会,由绍兴城的诗界名流评出前十名,授第一名为“浙东才女”之称。刘大白在比赛结果揭晓后主持颁奖,当获得“浙东才女”称号的第一名获得者何芙霞向刘大白款款走来时,她的风采让刘大白看得出了神,无论是容貌、风姿、天资、才华、谈吐,无不让刘大白满意。而何芙霞也一眼看中了才华、风度俱佳的刘大白,后来两个人互有来往,情投意合,结合在了一起。在刘大白所写的诗歌中,何芙霞最喜欢的是《霞的讴歌》,因为那是一首以芙霞作为描写对象的抒情诗。二人婚后共育有一子三女。

5、哀婉缠绵晚来情诗

刘大白生命中第四个女子的出现,恰似一曲哀婉缠绵的咏叹。风烛残年里,刘大白身患重疾,此生不敢再言爱,故而一再拒绝。然而,人间自有真情在,痴情更堪感天地。

刘大白出任教育部次长,一个人住在南京的一所小院子里。一个中秋节的夜晚,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仿佛如18年前中秋夜沈园诗会的何芙霞,站在院子外用洞箫吹起了一曲当年何芙霞经常弹奏的《凤求凰》。这是一位毕业于金陵女子师范学校的女子,叫田欣,她上门只是为了向刘大白表明爱慕之心。慌乱之中刘大白说了些在政界不会久留的话,激怒了田欣,她掷地有声地说:我连你的病都不在乎,还会在乎身外之物吗?刘大白又以我不爱你为由再次拒绝,田欣伤心离去。

一个月后,田欣照例出现在了刘大白家门口的梧桐树下,一连数天。刘大白想到了搬家,辞职回到了杭州隐居,以为是逃避了田欣的追逼。

当刘大白因病来到上海住院后,田欣居然打听到了地址,一直追到了病房。田欣天天陪着她,再次向刘大白表达了她的爱心,直到刘大白表示接受为止。

刘大白生前说过,人生就是事业加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是圆满的人生。但爱不能有条件,求代价,否则就不是真爱。

这样的爱情,刘大白在遇见何芙霞时一度认为遇到了,但何的弃他而去却重新让刘大白陷入了困惑。幸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田欣的到来作了最好的注解。使诗人的爱情以诗开篇,以诗结尾,难说完美,然终至圆满。

6、白屋孤灯旧诗新话

刘大白曾说,诗是神秘的,是不文法的,是不逻辑的,不成文又不成话,才是好诗。

刘大白的一生从可查考的角度看,约写了七百首诗。第一部诗集是《旧梦》,收录五百九十七首,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由陈望道、周作人作序,是刘大白新诗创作全盛时期的作品。第二部诗集是《邮吻》,列入“黎明社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于1923年5月至1926年5月三年中写的一百首诗。

“五四”运动时期,刘大白提倡新诗,站在了新文化运动的前列,他的诗风平易清新、思想开阔,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时代的思潮。前期的诗作关注底层,倾诉人民的苦难,如《卖布谣》,是他倡导用新诗反帝反封建的代表作。1924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复旦大学文学系教授、上海大学文学系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政务次长,忙于教书和公务,写文学讲义,诗也写得少了。

《旧诗新话》《白屋说诗》是刘大白的两部评论诗歌的著作,里面的见解深刻精辟、评论公允,对前人诗作既不盲目崇拜,也不一笔抹杀,体现了精深博大的功力。

1932年2月13日,五十三岁的刘大白静卧在钱塘路九号的床上,合上了开启诗歌的眼睑。而他的诗歌则浅唱低吟在后人的心里,如秦望山的翠屏、会稽湖的浪花一般,清新而高洁。

    浩气长存陈伯平

一枚携带着腐朽没落恶臭的迟幕的弹头击中了一个渴望民主自由的鲜活的躯体——在皖浙起义的硝烟里,一个绍兴的好儿郎轰然倒下,稽山鉴水遥望硝烟弥漫的安徽安庆,潸然泪下,长歌当哭。

陈伯平,近代民主革命者,光复会会员,绍兴平水人,辛亥革命浙东三烈士之一。1907年5月,参与徐锡麟安庆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攻占军械局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2016年5月15日,我带着对烈士的崇敬,在平水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造访了这片孕育英烈的土地,解读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优秀儿女的生命密码。

         1、走出“五美堂”

嘉庆帝在赐予陈伯平先祖宅第“五美堂”时,不会想到他手下的这位臣子会养出一位反清的子孙来!这倒真是算得上是一则穿越时空的讽刺了。

五美者,不乏教化之意。坐龙庭的总想着把臣民教化成顺民,赐个牌匾算得上是一桩最划算的精神鼓励了。然而,如果不从革新下手,任由王朝腐朽没落下去,外失国权,内养疽疾,那么,任何一种驭心术都将苍白无力,早晚会被赶下龙庭。

陈氏一族为平水望族,陈伯平先祖曾是清朝达官,至其父亲这一代,虽不再为官,但也游幕福州。幕僚即师爷,是一种名义上没有官衔,但实权相当于副官的职位。满清的许多地方官是旗人,旗人不擅行政管理,往往聘请师爷辅佐,也就是说,师爷是地方官的主心骨,是大脑。陈伯平便生于其父福州任所。既为书香之家,便少不了自幼经史之学。陈伯平19岁便考中秀才,用现在的话说,那真是一块读书的好材料。然后,这个出身于封建官宦家庭,饱读诸子百家并考取了秀才的官宦子弟,并没有如“五美堂”所希望的教化,重复祖辈走上一条博取功名、为封建王朝一家姓称臣为奴的老路。秀才是博取功名的起点,却是陈伯平人生的转折点,之后,陈伯平选择了西学,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反抗封建专制、争取民主自由的救国之路。

2、感沐反清思想

说到陈伯平反清思想的植根离不开两人,一是其父在任时交往甚笃的史学家傅节子,再就是同乡诗人刘大白。

陈伯平父在福州任所与傅节子交厚,而傅系明史学家,藏书颇丰。年少的陈伯平发愤读书,对傅之藏书多有所阅,长此以往,深受傅之反清复明的思想影响。陈伯平深知,自己生活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垂垂老矣的旧中国,目睹洋人在中国土地上胡作非为,清庭腐败、丧权辱国、内忧外患,使他萌生了救国之志,发出了“大丈夫当战死沙场,报效国家,何惧区区性命!”的誓言。

年少的陈伯平与后来加入同盟会的同乡诗人刘大白交谊甚厚,时相往来,畅谈天下大计。某年端午节,与刘大白及胞妹陈挽澜至绍兴城中渡东桥祭奠为“反清复明”而投河自尽的“明末先贤”都御史祁彪佳,回家后发下了“不堪重回首,肠断夕阳天”感触之言。陈伯平原名师礼,字墨峰,号佰萍,他决然改名,将自己名字中的佰字去头,变成伯,志在推翻压在百姓头上的清王朝;萍字去掉艹和氵,意为杀尽满贼,排满革命,并自号光复汉子,表明了誓与满清王朝势不两立的革命斗志。刘大白在诗中赞扬他为“陈郎挺挺奇男子”。陈伯平与刘大白这对平水同乡好友,志同道合,最终走上了共同的民族救亡之路。

        3、力佐秋、徐,喋血安庆

皖浙起义前夕,陈伯平协助秋瑾、徐锡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陈伯平暗中奔波于救国活动,往往是数月不回家。有一次年关将近,秋瑾亲自送陈伯平回平水老家,老母问为什么那么久不回家,陈伯平回答:天下皆家,儿将以国为家矣。其革命意志、爱国之心,昭然于此!

1905年,陈伯平由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并入绍兴大通学堂学习,成为徐的心腹倚重。同年冬,随徐东渡日本,入警察学堂学习。次年,应斗争形势发展所需,被秋瑾电召回国,在中国公学任教习。回国后的陈伯平主要负责联络长江一带的会党、秘密试制炸药及协助秋瑾创办《中国女报》等工作。皖浙起义前夕,陈伯平参与讨论秋瑾拟定的《光复军军制》和《光复军起义檄稿》,并参与制订起义计划,是起义的骨干力量。

“欲革命成功,非握有军队不能达到目的”。徐锡麟认识到,清政府成立的“新军”是一支革命成功的新的依靠力量。于是,他想到了捐官的方式进入官场,掌握军权。1906年冬,陈伯平随徐锡麟捐官到安徽安庆巡警学堂,并秘密筹划皖、浙两地同时起义。1907年6月,受命赶赴上海添置手枪,赶印起义文告。7月6日,因起义事泄,徐锡麟趁警察学堂毕业典礼之机提前2天发动起义,陈伯平按约定暗号开枪击中安徽巡抚恩铭的要害部位,后随徐锡麟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所。占领该所后,陈伯平负责把守前门。军械所是双方争夺之地,随着战斗的打响,围困军械所的清军越聚越多,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孤军奋战,渐落下风。陈伯平身旁的战友在一个个倒下,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飞来,陈伯平来不及躲闪,扑倒在血泊中。

在生命最后的二十分钟里,陈伯平捂着伤口,眼前呈现的是一幕幕家乡的山水与父老,他是多么渴望陪伴在年迈的母亲身边,而如今一个23岁的年轻生命即将离去,别了渡东桥,别了平水,别了母亲,别了小妹……

皖、浙两地起义本是一场遥想呼应的联合行动,由于徐锡麟在安徽安庆仓促起义次日失败死难,消息传来,秋瑾不听王金发等人避走之劝,结果被绍兴知府贵福所擒,并于1907年7月15日,喋血轩亭口。皖浙起义终因参加起义的人员构成杂乱导致泄密而告失败。

              4、风雨一宵恨满楼

皖浙起义失败后,各地开展了追悼大会,追悼死难烈士。

1907年9月7日前后,鲁迅等参加了在东京神田锦辉馆举行的徐(锡麟)、马(宗汉)、陈(伯平)三烈士及秋瑾女士追悼大会,与会者千人。

1912年1月22日,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和陶成章四烈士的灵柩由上海运抵杭州,绕城一周,送者达六千余人。

6月10日,绍兴社会各界举行隆重的恭送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三烈士入祠的活动。

1947年7月8日,绍兴各界举行盛大的徐秋陈马四烈士成仁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大会主席台上悬有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手书挽联“光烈长昭”四个大字,国民党中央执委张继亲题“浩气长存”四字。

皖浙起义的悲壮结局给后人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但起义刺杀了清朝的封疆大吏,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不单纯依靠会党的力量,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新军,更是为三年后的武昌首义成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陈伯平,一个平水的好儿郎,爱国救难,以牺牲年轻的生命为代价,播撒了民主、自由的种子,稽山鉴水为之骄傲。

编者的话:平水历史悠久,风光旖旎,人文资源遍布,是绍兴人的生态花园、养生福地,是国家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浙江省首批省级中心镇和绍兴市中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境内山水之中皆有胜境和传说,有刻石山、若耶溪、云门寺、平阳寺、兰若寺、陶晏岭古道、日铸岭古道、会稽湖、同康竹海等众多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平水又是一方诗意之地,古往今来,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咏叹平水的诗篇,不仅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更是养育了新诗奠基人之一的刘大白和被誉为“京华才子”孙席珍等诗坛大家。为把平水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绍兴宜居乐业后花园”的新城,积极宣传“生态平水、养身平水、幸福平水”,挖掘历史人文资源,提升文化平水软实力,平水镇人民政府联袂绍兴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绍兴诗人部落,于5月中旬举办绍兴诗人重走“唐诗之路”(平水段)暨“萍水相逢·相逢平水”主题创作采风活动,绍兴各地30余位诗人、作家参加采风,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绍兴诗刊》微信平台即日起将陆续推介这次采风活动的相关作品,敬请广大文朋诗友关注、转发和赞赏!谢谢!

(0)

相关推荐

  • 绍兴古城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Spring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不知不觉间 江南的春天 悄然而至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春日的江南老街 总给人无限诗意 斜风细雨 ...

  • 百年中国《二十四》

    <央视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帝国的终结[2] 秋瑾〈1875-1907〉 鉴湖女侠 从慈禧到隆裕,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帝国一直掌握在两个女人手里. ...

  • 【新诗】春赋|刘水洲

    2021.3 24 <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 + + + + 作者简介 刘水洲,<笔名文刃>.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人.热爱文学,喜欢古 ...

  • 刘半农新诗《母亲》鉴赏

    刘半农新诗<母亲>鉴赏 母亲 刘半农 黄昏时孩子们倦着睡着了, 后院月光下,静静的水声, 是母亲替他们在洗衣裳. (一九二三,八,五,巴黎) 鉴赏:刘半农的小诗<母亲>是他诗集 ...

  • 素心雅趣/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 让古体诗优雅地活着,让新诗健康地成长 (外一篇)

    [工坊导言] 重庆首届"悦来新诗力"国际文化艺术节暨第七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于2021年6月18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艺术节的主题是以"诗与远方&quo ...

  • 【新诗采撷】张金虎 | ​老鼠甲乙(外一篇)

    品 READ 读 老鼠甲 乙 鼠甲:嗨,告诉你个秘密         昨天,我家那只花猫         宴请了我. 鼠乙:为啥? 鼠甲:我把我在主人的卧室         偷听到的,告诉了她. 鼠乙 ...

  • 【◇丽春卷•诗歌篇◇】《新诗说》(外一首)||□ 郭小峰

    知名·专业·权威 2021.01  第29期  总第461期 诗歌直播间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少华.李敬伟 摄影顾问:王红军       法律顾问:吕庆根 本刊总编:清 ...

  • 【签约作家】游宇|密 码(外一篇)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密  码(外一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那个闷热夏夜,身体健朗.精神矍铄的本家三爷的平静叙述却让我魄动心惊了多年. 随着南溪.金刚台.鸡鸣河.英山.黄安.金 ...

  • ​索长福:重聚(散文•外两篇)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乡土文学】龙川河||贺 喜(外一篇)

    贺 喜(外一篇) 文/龙川河 1980年高中毕业回乡那会儿,我只有十七周岁,但年长的同学们到了结婚的年龄,农村说亲的早,陆续举办结婚喜事,为此,要好的同学们相约一道去贺喜,成了一项重要活动.贺喜本就是 ...

  • 匡天龙《兵马俑坑》外二篇 | 悠然《诗配画展》

    作品   兵马俑坑 一排排一对对列成方阵 着短褐披盔甲威严逼人 操戈执弩所向无敌 战马萧萧战车拚磷 遥想秦王当年的雄风 以不竭的源流 深刻地哺育了小麦稻谷和鲜花 又以博大与深沉 催生了号子船歌和诗 统 ...

  • 【推荐诗人】张红艳|站在春天里,不说话(外一篇)

    诗人简介 张红艳,笔名小草,1962年出生,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农场,现居住河北省廊坊市,本人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学习,是一个在文字海洋里舞蹈的人.平时,喜欢养花,旅游,唱歌跳舞爱好广泛.愿和平台的各位老 ...

  • 有奖征文【捕蝉(外一篇)】俞舒豪(3年级)

    国鹏专栏 捕蝉(外一篇) 作者:俞舒豪  抚宁金口才朗程作文三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田国鹏 从前有一个小孩儿,骑着一头大黄牛去放牛. 稳稳地坐在牛背上,他拿出笛子吹着美妙的曲子,在草地上慢吞吞地走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