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Ⅱ:新丝绸之路上的摇滚【Vol.9】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行漫记 Ⅱ:新丝绸之路上的摇滚

【Vol.9】西出阳关无故人

Leon君

信笔游疆 | 5.31, 2017

这是什么地方依然如此的荒凉,

那无尽的旅程如此漫长。

◆  ◆  ◆

当我醒来,已在隆隆疾驰的列车上,窗外是和夕阳一样绚烂了地平线的朝霞,现在是西北清晨的6点,我不知道车开到哪里了,但贫瘠的大地和干燥的荒草丛悄悄向我剧透,离沙州敦煌不远了。

从嘉峪关到敦煌有两三班Y字头的旅游专列,行程需要4个多小时,而且基本上都是凌晨出发早上到。

所以,昨天拍完日落回到青旅,小憩了一会儿,就收拾好东西再次开拔,青旅老板人很nice,一直等着我出来,帮我打开锁上的门扉,目送我走进深邃的黑夜。

你见过凌晨1点钟的嘉峪关吗?

路灯都熄灭了,月光黯然,街上空空荡荡,没有风,连树叶都纹丝不动,好在还可以用滴滴叫车。

估计没谁会像我这样星夜兼程的赶路,所以上了装饰的很旅游风的敦煌号专列,发现整个卧铺间就只有我一个人,于是锁上门,拉上窗帘,倒头睡到自然醒。

◆  ◆  ◆

终于要与敦煌相见了,心潮再度澎湃,这是此次西行的重头戏之一。

所谓“敦”,大也,“煌”,盛也,盛大的敦煌城,毋需我多言,小时候学习历史和地理就已经如雷贯耳。它是莫高窟里沉睡千年的飞天壁画,它是鸣沙山上闲庭信步的悠悠驼队;它是月牙泉的清冽,是玉门关的烽烟,是生活在中原的人们对西域大漠所有的雄奇幻想。

而现在,我来了,站在敦煌火车站高大的站楼前,感受一个丝路旅游名城的惯有热情。

站前广场上围满了推荐住宿和包车游玩的掮客,然而已经和小伙伴约好的我,头也不回地直奔敦煌国际青旅,准备接头。

今天的主线任务是寻找失落的边关,与李思她们组队走敦煌西线,从阳关到玉门关,再到传说中的雅丹魔鬼城,景点不算多,但是位置比较散,分布在广袤的库木塔格沙漠东缘,需要包车往返一整天。

分开了一天,与小伙伴们再度重逢也是挺让人兴奋的事情,可是好事多磨,接头的过程并不顺利,先是被“同名”的旅馆搞错了地点,后来又被不知道是迷糊还是有意绕我路的的士师傅带着我满城转,费了半天劲终于在一个早点店与大部队汇合了。

李思和欢姐已经叫好了车,并且带了一个隐藏人物——小疯,一个从深圳过来的湖南妹纸,独自一人西北漫行到了敦煌,现在正式加入我们的大漠探险旅程。

◆  ◆  ◆

简单地吃过早餐,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杀向阳关。

阳关之名,源于它的地理位置。古代讲究风水朝向,以“山南水北”为阳,当时阳关的南面有独立的水源,北面有玉门关和北山,正好符合“阳”的标准,故而得名。

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的阳关,其出名程度和玉门关绝对是不相上下的,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成为千古绝唱。自汉至唐,阳关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沟通西域与中原,所以也是文人骚客吟咏的最多的边关之一。当年玄奘法师取经东还,便是从阳关返回的大唐。

可惜隋唐以后,阳关的战略地位逐渐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凋零在戈壁荒野之中。如今的阳关,只剩下考古学家发掘的几块关城垒石和风化殆尽的烽燧作为后人凭吊的遗迹。

▲进入景区后最先看到的一处砖土残垣,目测是今人所造的仿古景观

▲小疯同学的潇洒转身

▲大圣归来,看到我的金箍棒了么

整个阳关景区还算比较大,有不少仿古建筑和文物展馆,不过里面的文物倒没有很惊艳,主要是些陶制的瓶瓶罐罐、品相一般的青铜兵器,其余的则是关于阳关、丝绸古道的图片、文字资料。

▲阳关景区导游图,图上的古墓群和烽燧遗址散落一地

▲阳关博物馆,景区的主体建筑,占地10万平米

▲博物馆广场上的张骞骑马像

▲这座博物馆据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遗址博物馆,也就是说把博物馆建成了阳关关城

▲博物馆室内装修运用了汉唐建筑和丝绸之路的元素

▲仿汉代的石筑碑亭,后面是复建的阳关都尉府,即阳关地区最高长官的办公室

▲挂在都尉府门楣上的牌匾“威震西域”

▲都尉府内部的复原场景,阳关都尉就在这里料理军政事务

▲博物馆的城楼可以从墙沿的步道走上去,登顶能俯瞰全城

向西走到关城的最后一道关卡,门楼上书着汉隶“阳关”,里面有一个古装的士兵把守,我在都尉府里“请”了一册通关文牒,然后在这里盖章“放行”。

▲阳关西门,两旁的城墙有一种刚地震过的感觉

▲都尉府里的师爷给我亲笔写的通关文牒,新盖的鲜红印章还未干透

▲士兵把通关文牒交还于我,我现在可以“凭证出关”了

出了关城,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巨大的石雕人像,穿着唐朝的服饰,面朝关卡,举手执杯做不舍状,应该是想展现古人出关“依依东望”的情景。

继续往西走就是一片大漠戈壁了,戈壁滩上设有简易的营寨,游客可以选择自费骑骑骆驼,坐坐马车。另外,从这里可以乘坐游览电瓶车,前往戈壁深处的墩墩山烽燧遗址,那里才是阳关的“真身”。

▲空无一人的戈壁营寨,天太热了,只有骆驼还能顶着烈日悠闲踱步

▲坐电瓶车大概五分钟就到遗址了

墩墩山高地上残存的烽燧台墩为汉代所建,是整个景区的制高点,被称为“阳关耳目”。作为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凭证,后人在烽燧周遭镌刻了诗碑。

▲墩墩山所在的荒漠被称为“古董滩”,据说沙土里埋有大量的汉代文物,随手可以捡到(估计就算真有这事儿,到现在也都被捡完了吧……)

▲这首《凉州词》应该是现代人刻写的,痕迹很新

▲在墩墩山回望阳关关城,会看到远处又是一片无垠的沙漠

从烽燧尽头的碑文长廊,可以望见一块写有“阳关故址”的石柱,而石柱的背后就是惟余莽莽的黄沙戈壁了。

其实在古代,这片荒漠上是建有长城的,自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相连长达七十多公里。

然而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只留下几块磨平棱角的基石,默默地见证着帝国曾经的声威。

虽然所剩无几的烽燧残破不堪,关城里的土墙楼台都是现代复建,大道两旁荒芜得几乎寸草不生,烈日疯也似地炙烤着大地,但小伙伴们依然自娱自乐、自导自演玩得格外带劲。

既然是一场致敬名句的情怀之旅,那就索性演绎一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经典画面吧。

而当一阵风尘扬起,我伫立在关墙之下,心中蓦地升起大话西游主题曲《一生所爱》的旋律,这场景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

在大漠城楼上,夕阳武士和转世紫霞望着熙攘的人群中、齐天大圣远去的背影,相拥而吻。

To Be Continued

上期提要:【Vol.8】长城尽头的黄昏

----------------------------------------------

下期预告:【Vol.10】玉门关外,春风与魔鬼

LEONSPLANET 2018-

亮子行星 ∣ 对全世界上瘾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