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如何打造升级博物馆、美术馆?解读来了→
在今天(9月2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就如何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如何打造升级博物馆美术馆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来看文字实录↓
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发布内容请戳↓
用好用活三类资源,深度推动“文物+”融合发展
Q
上观新闻:“让国宝说话”“让文物活起来”是当前人们热议话题。上海文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市民群众?
方世忠: 上海文物资源蕴藏丰厚,保存着大批珍贵的革命遗址旧址、工业遗产、名人故(旧)居、近现代建筑遗产。目前,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44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7处;现有2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41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31家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物资源,是我们文物主管部门肩负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按照规划明确的“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彰显上海文化独特魅力”目标任务,妥善处理好城市有机更新和文物保护利用的关系,推动城市文化深耕厚植、成风化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做好努力。一方面,我们将加强内容挖掘,凸显三大文化标识度。重点是用好用活三类资源。
一是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资源。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精心精细做好革命遗址旧址保护修缮,挖掘提炼革命文物价值内涵,推动革命文物展示利用方式方法创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二是用好用活海派建筑资源。全力实施“建设可阅读”提升工程,聚焦“一江一河”世界会客厅建设和外滩、衡复等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利用,坚持“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态融合,持续探索海派建筑创意打开方式,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统一入口,全面升级“建筑可阅读”服务体系。
三是用好用活江南古镇资源。大力实施古镇文旅业态提升工程,依托传统民居建筑、江南古典园林和密布水系河道,打造江南文化活态博物馆、都市旅游休闲度假地,让市民游客能够望得见水、触得到绿、品得到历史、享得到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将讲好上海故事,增强市民游客体验度。重点是深化推进三个融合。
一是深化“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紧紧围绕上海文物资源特色,加大旅游开发利用力度,大力发展红色游、建筑游、工业游、古镇游、研学游、博物馆游,打造“街区可漫步”城市微旅行服务体系,让人们在旅游中品鉴文物风华、触摸城市肌理、领悟历史文脉。
二是深化“文物+科技”融合发展,加快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化转型,依托VR/AR、云平台、5G网络等新科技,加强文博虚拟展厅建设,实现上海文物藏品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
三是深化“文物+创意”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视听平台、影视作品等载体,挖掘好、讲述好、传播好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
同时,大力推动文物资源与产业资源对接,开发更多镌刻上海印记的可看、可听、可吃、可用的文创精品,让市民和游客把上海精彩“带回家”。
打造最美的公共文化空间、推出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创新人性化公共文化服务
Q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品质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标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的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方世忠: “十三五”期间,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从法制层面保障市民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共同富裕,推动上海建设人民城市、构建“五个人人”生动图景,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加快提档升级、提质增能,更好地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的积极作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牵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更多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好产品、好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一)打造更多“最美的公共文化空间”。主要是聚焦“三个一批”。一是建成一批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今年已建成开放上海天文馆、浦东美术馆,“十四五”期间还将逐步建成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等重大文化场馆。二是提升一批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结合“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贯通开放、“五个新城”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深耕厚植“三大文化”,打造更多更具品质的“生活秀带”“人文水岸”“艺术商圈”“城市书房”“街角公园”。三是更新一批基层的公共文化场馆,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实施“艺术社区计划”,建成更多有温度、有人气,既好看、又实用的“文化客厅”。
(二)推出更多“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是健全“三个机制”。一是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更好发挥“文采会”的资源配置平台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推出丰富多样、内容优质、效益双赢的公共文化产品。二是健全群文活动机制,全面升级上海市民文化节(明年是十周年),大力实施“全民美育行动”,拓展“市民艺术夜校”覆盖区域和受益人群,让人人享受美的艺术,人人参与美的创造。三是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深入开展长三角地区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馆际交流,推动一批高质量公共文化项目、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三)创新更多“人性化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提升“三个服务”。一是提升服务的精准化,畅通人民意见征询渠道,加强供需对接,滚动更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内容,大力推行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配送的精准度、满意度。二是提升服务的精细化,积极推动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延时、错时开放,深入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建设,加强流动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各类人群。三是提升服务的数字化,加快建设一批智慧文化场馆,丰富馆藏资源线上服务功能,强化移动数字阅读服务,打造数字公共文化资源库群,让“指尖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变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充分发挥上海文博美术优势,强化对全球文博美术资源的配置能力
Q
澎湃新闻:近两年,“博物馆热”“美术馆热”在上海成为一股潮流,许多市民游客到博物馆、美术馆打卡。这次“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未来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会如何打造升级,更有看点?
方世忠: “博物馆热”“美术馆热”折射出的是城市软实力,文博美术场馆是城市的精神家园、文化殿堂和艺术客厅,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文博美术场馆设施建设、内容建设、品牌建设,目前拥有备案博物馆、美术馆近250家,平均不到10万人就有一座场馆,文物美术藏品超过230万件/套,每年举办展览约2000场,接待观众可达2000万人次,成为上海旅游千万级流量入口,涌现出玻璃博物馆、西岸美术馆、上海天文馆、浦东美术馆等一批网红打卡场馆,培育出上海双年展、艺术博览会等一批优质展览品牌,推出了蓬皮杜中心典藏展、泰特美术馆珍藏展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形成领先全国、比肩全球城市的发展优势。
博物馆、美术馆不应仅仅是网红打卡地,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从最有条件、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充分发挥上海文博美术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制度优势,强化对全球文博美术资源的配置能力,锻造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文化软实力。
一是整合优质资源,打响“美术季”品牌。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聚焦上海“三大文化”,组织全市博物馆、美术馆构建协同机制,共享馆藏资源,强化国际合作,每年在特定时间集中推出上海市文博美术展览季,形成一年一度的城市文化消费热点,打造全球文博艺术展览的“上海时间”。
二是提升策展能力,推出“烟火气”精品。坚持以人民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尊重原创、呵护创新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文博美术顶尖人才在上海汇聚,提升上海展览的策展能力、讲述能力和传播能力,推出一批具有“烟火气”的精品展览,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文博艺术教育活动,让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打开方式更富创意、更有底蕴、更具温度。
三是推进数字转型,打造“沉浸式”体验。主动适应防疫常态化要求,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发展,加快博物馆、美术馆数字化建设步伐,特别是牵住“应用场景”牛鼻子,推动文博美术与直播、电竞、动漫、网络视听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形成“文博+”“美术+”系列,让文博美术更加触手可及、便捷可达,更加好看、好听、好玩、好学。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努力,让“来上海看美展”成为不容错过的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