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为什么越“努力”,会越失败

生活中,每个人都想用最捷径的方式,去轻松获取知识,比如说每天听一本书,参加一个课程,然后订阅一个名家专栏,用各种“努力”和“用力”去拼人生,然而结果却越来越失败、焦虑和迷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不是说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所成就吗?

事实上,这只是一种错觉,如果方法不对,那么越“用力”和“努力”的人才不仅损耗着人们学习的能力,甚至让人们渐渐迷失在避难趋易之中。

而在《认知觉醒》中,作者认为:越是看似努力,但只流于表面上的学习,越是容易产生焦虑,而真正能沉浸式学习的人,反而最终越来越成功,而这种沉浸式学习方式就叫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与成长的关系

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学习,比如听、读都属于被动学习的方式,而能记住大约有5%或10%。而另一种是主动学习,是指通过实践,思考,并分享给别人的学习方式,能记住大概50%或75%。

也可以说被动学习是浅学习模式,成长速度会很慢;而主动学习则是深度学习模式,成长速度将会很快,甚至是倍速的。

这也可以看出深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理念,而是努力将学到的知识不断运用,运用越多的时候,消化和吸收的效果也就最好。

而那些浅学习,越努力则会越走向失败,因为这种盲目追求多而泛的学习模式,表面上产生了勤奋的感觉,而实际上只是低水的勤奋,这就会出现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由此可见:浅学习才是导致“用力过猛”,所以才会出现迷茫,而深度学习则将一点点的知识,就去不断运用到实践中,这就会实现练习越多越专业的效果。

如何进行深度学习

既然知道深度学习对成长作用很大,那么该如何进行深度学习呢?

想要深度学习,先要知道什么是深度学习。比如说我们读书,如果读后还能不断去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运用后让生活发生一点点的改变,也说明将书本知识真正得到了转化。

从知道到做到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的运用,看起来很容易的事,真正去做的时候,会发现一点也不容易,这就是知道和做到的差距,也是很多人“懂得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人生”的真正原因。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深度学习,还要用现有的知识去关联,也就是说要用知道的知识不断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这也意味着要具有很好的“联机能力”。

罗振宇也曾说过自己读书后,并不需要长篇大论,但总是读后写写心得体会,这就是一种深度学习能力。

也可以说浅层学习实现的是输入,而深度学习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比如说从想法到文字,再到思想转化为行为。

《认知觉醒》中说: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实际上,深度学习正是实现了三个环节的互通,也就是先学习高质量的知识,然后用现有的知识不断拓展新知识,最后用知识再不断分享,这才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闭环。

深度学习,为何能带来快速进步

对于深度学习,我有很深的体会。拿我自己读书来说,我一直遵循一边读一边写的宗旨,最近几个月又开始将现有的知识进行不断分享,这样不仅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更自律地进行更多知识的学习。

正是因为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不得不去关联和温习知识,不得不倒逼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同时还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就是深度学习的显著特点,也是快速取得进步的主要原因。

另外,深度学习时,不仅要学习新知,同时还需要将知识用笔写下来,用脑子思考,不然就没有办法做到融会贯通。

这也要求我们读完一本书时,除了觉得好之外,还要用自己的语言与立场,去复述,去多方面理解,而不是将书进行提炼,要知道简单的罗列是无法达到深度的效果的。

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时候,才算达到了真正的深度学习。只有做到了深度学习,才会让我们不再浮躁,而是沉下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跨界能力,也会产生更多的自信与灵感。

所以说,浅学习只是基础学习阶段,但如果一直处于这个阶段,就会出现越努力,越失败的结果,只有转换思路,才能最终摆脱困局。

今日话题: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会陷入努力没有用的焦虑中吗?欢迎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