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亮相平昌冬奥会,奥运会成为科技巨头的竞技场
2月9日,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韩国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来自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余名运动员将参加本届冬奥会。体育是重要的外交手段,金正恩特别代表即胞妹金与正借奥运会之机到访韩国备受瞩目,朝韩两国乃至半岛局势有望借此机会破冰;奥运会一直与时俱进,体现出人类最新的科技水平,今年冬奥会展馆就展出了许多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出现了“云上奥运”的理念,智能奥运初露雏形,百年奥运迎来时代变革也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在各行各业的落地。
百年奥运会与科技变革共振
在一次户外运动会上,奥运会之父、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鼓励他的学生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后来,“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也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格言。奥运会也从最初的人类最大的竞技平台,化身为鼓励人类不断突破自我的超级活动,用流行的话说成了一个超级IP,奥林匹克精神鼓舞着许多人。
科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工业革命后、电力革命和信息革命接踵而至,人类社会在最近一百年来在科技驱动下日新月异,而且不难发现近年来新科技诞生的数量和频率都变高了,各种新科技层出不穷,人类正在通过科技,变得更快、更高、更强。
凝聚着全世界目光的奥运会一直与科技的变革共振,成为新科技应用的领头羊。1924年的巴黎,广播首次让人们用报纸以外的方式了解奥运;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转播,大幅提升奥运会的影响力,从此以后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几十年里便习惯于通过电视看奥运。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一次使用互联网转播,21世纪,互联网普及后,电视在奥运会的传播中扮演的角色日益被互联网所取代,2008年互联网首次扮演重要角色,门户成为重要信息载体,2012年伦敦奥运会社交网络成为关键传播工具,2016年里约奥运会移动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变得普及。
奥运会不只是在传播层面应用最新科技手段,在开幕式、会场等等也都有新科技引入,比如每一年奥运会都是各家电视台PK最新设备的舞台,从摄录到直播到VR等等技术不一而足;再比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LED座椅、3D投影技术等等的引入也增强了视觉效果。不过整体来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科技正在奥运会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今年奥运会,奥运会“云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的官方合作伙伴阿里巴巴则提出了“云上奥运”的理念,并在奥运会上发布了基于阿里云的ET奥运大脑,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出现AI元素。
平昌冬奥会“智能奥运”初露雏形
与过去奥运会对于科技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传播环节不同,今年平昌冬奥会“云上奥运”的理念更加全面。
一方面,奥运会对于技术的应用体现出当前最前沿和重要的新技术:AI。
众所周知,AI是互联网后最被寄予厚望的新技术,正在落地到各行各业。平昌冬奥会上,阿里推出了阿里云ET奥运大脑,目标是要提高奥运城市的运营效率,降低办奥运会的资源,同时提升奥运会观众的体验,阿里云ET奥运大脑背后不只是狭义上的深度学习等AI技术,还包括物联网、大数据、机器视觉等广义上的智能技术。
最近几届奥运会的举办方都是亏损的,相关报道显示,雅典奥运会亏损了150亿,里约奥运会亏损了几十个亿,高效率地办奥运,就可减小亏损以及更加环保。AI的价值是可以减少许多重复人力工作,比如本次冬奥会上展示的刷脸验票,就可以减少许多人力,未来面向不同国家语言的赛事新闻发布则可应用智能翻译,甚至用AI来辅助安保,或者取代别的人力,可以省下不少钱。
对于现场和全球观众来说,AI的应用则可以增强奥运会体验。比如现场安检更快,远程可以获得的奥运资讯更丰富、更个性化等等。
对于运动员来说,运用新技术可以优化训练方式,减少伤病,不断刷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比如用IoT智能设备+机器视觉技术来量化运动员的体能和训练,便于教练精准掌握情况,应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预测运动员的伤病乃至参赛状态等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安排。
长期来看,对于主办方来说,不只是可以通过AI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和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更好地洞察观众、品牌、媒体等等关联方对于奥运会的反馈和想法,进而更好地改进,比如决定是否要增加一个新比赛项目。
可以说,AI在奥运会上的应用,可以让每一个参与方受益。
另一方面,科技的改变不只是传播环节,而是上升到奥运城市。
此前,奥运会最具科技属性的环节当属传播,不过在“云上奥运”的理念中,科技对奥运会的改变上升了奥运城市层面。
很典型的应用是,通过智能技术远程调控红绿灯。通过大数据技术预测拥堵,再实时地调控红绿灯,可以避免人流车流密集涌入场馆周边区域时的大拥堵;还可通过对信号灯的远程控制,确保救护车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基于人流分析及预测功能进行公共安全预警,避免踩踏等恶性事件发生。整体来说,就是针对奥运会这个比较特殊的场景,在城市交通管理层面大量应用AI技术。
这并不是伪需求,每一届奥运会都是当地城市外地客流的高峰期,很多城市通过奥运会强化了旅游业。比如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18天时间里奥运场馆迎来15000名运动员、3000家媒体、20万志愿者,以及上百万名游客,奥运村、比赛场馆、酒店、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负荷前所未有,再加上奥运安保的高规则,城市管理压力可以说十分巨大。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可以借鉴别家奥运城市的经验,另一方面,未来应用智能技术来辅助管理,也是大势所趋,毕竟AI的本质就是经验的积累和利用。
阿里云ET奥运大脑智能管理奥运城市是基于此前的探索。阿里云此前就推出了ET城市大脑、航空大脑等等,其中城市大脑的杀手级应用就是智能红绿灯,其最早应用的城市是阿里的大本营杭州,一年来接管了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在杭州主城区,城市大脑调控了莫干山路区域的24个红绿灯,通行时间减少15.3%;试点中河-上塘高架22公里道路,出行时间平均节省4.6分钟,在杭州应用城后,城市大脑先后应用到广州、澳门等城市,还走出国门应用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阿里云可能还会推出旅游大脑、健康大脑等等,而这些都与奥运会有相关性,被整合成“奥运大脑”顺理成章。
可以看到,平昌冬奥会上出现的“云上奥运”理念,其背后更多是体现出数字化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对于奥运会方方面面的结合,可以说百年奥运进入了新的阶段。
奥运会已是科技巨头的竞技场
奥运会的科技变革一直都在发生,智能变革则是刚刚开始。
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将是另一次智能科技的盛宴。
众所周知,日本是机器人大国,同时在照相机、显示器等技术上也有领先优势,因此2020年的奥运会一定会是一次科技盛宴。除了8K等技术外,目前已有报道称,东京奥运会主办方已决定将2020年奥运会打造为一次机器人的奥运会,目前已经明确的是要提供机器人翻译服务,东京某政府委员会还启动了一个“为全市安装机器人”的大型项目,其意在通过东京奥运会,来推动机器人和信息技术普及,进而帮助各种年龄阶段、不同国别的人们(也包括残疾人在内)。
机器人是智能科技的集大成者,底层是AI技术,目前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已有布局,比如与软银联合投资了著名的机器人公司Pepper,同时阿里与奥运会的合作伙伴关系至少会延续到2028年,因此可以预见阿里巴巴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会有更多的动作,此外,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召开,诞生并扎根于中国的阿里巴巴作为奥运会官方伙伴,现在就已在进行布局,届时ET大脑有望全面落地,北京冬奥会有望成为一届真正意义上的AI云上奥运会。
而且有理由相信,阿里巴巴的奥运战略可以延展为体育战略,与世界杯等诸多顶级赛事合作,不仅限于奥运会,事实上体育也是阿里巴巴Double-H战略的重要落地业务之一。
奥运会对于科技巨头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科技巨头更多是将奥运会当成一个品牌曝光的机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联想就成为大赢家,通过成功的奥运战略,跻身世界品牌最终成为世界PC巨头。今天对于科技巨头来说,奥运会不只是要曝光品牌,更重要的是要与业务融合,成为一个带动业务的契机。
一个最典型的参与者是互联网媒体平台,比如搜狐、网易、腾讯、微博等具有媒体属性的业务,每年都会抓住奥运会契机打好“内容大战”。在互联网不断侵蚀电视的市场份额时,奥运会的传播方式迎来巨大变革,给互联网媒体平台巨大的机遇。
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尽管奥运会仍具有巨大的全球影响力,但固有传播模式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减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18到49岁人群的电视收视率较上一届奥运会下滑了25%。与此同时,流媒体却给出了一个相当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单以美国NBC给出的数据来看,里约奥运会流媒体总时长高达22.5亿分钟,比之前所有奥运会加起来还多了7.5亿分钟;在国际奥委会运营的社交媒体账号下,奥运相关新闻的阅读量达到40亿次,是伦敦奥运会的5倍,这样的数据增长,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也都有对应的体现。
从今年平昌冬奥会的做法来看,未来不只是互联网媒体平台会参与到奥运会中,云计算巨头、AI巨头、智能硬件玩家、机器人巨头,都会将奥运会视作是一个竞技场,一个向世界传递技术实力和价值观的窗口,2018年冬奥会尚未闭幕,我已经有些期待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科技巨头们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