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二十四节气 感受先人智慧 记住美丽乡愁
古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产生的根本。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气候也是气的变化所形成的,司马迁《史记·律书》中记载:“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这就说明一年之中,气是循环流转的,从冬至之日开始。冬至是极阴之点,阴极生阳,所以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夏至是极阳之点,阳极生阴,所以有“夏至一阴生”之说。冬至是白昼最短的一天,也是白昼渐长的开始。此后白昼渐长,黑夜渐短,阳生阴消,暑来寒往,至春分而昼夜平、阴阳等、寒暑均。如此再进,至于夏至,白昼极长黑夜极短,阳气极盛阴气极衰,於是物极必反,一切皆与此前相反而行;经秋分,返冬至,是为一年。
二十四节气中的“节”和“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小寒属于“节”,其余十二个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大寒属于其“气”。农历月份每个月的前半部分属于节的范畴,后半部分属于气的范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是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的变化。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吕氏春秋·审时》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因此,我国人民从种庄稼到一切作息都遵照天地之道。我国传统文化讲“天地人”三才,力求达到天地人和谐是传统文化的关键目标。遵循天地人之道,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因为人禀神形于天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遵循天地之道就是人道。古人云:“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因为“勤力于地利,其所动作,必合于时”。在古时候的农民们将所有的农事活动,都按照历法节气来安排行事,所谓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都不失其时,则五谷不绝,道理就在于此。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们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就开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农事耕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们这个“以农为本”的国度,二十四节气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沿用至今,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检验,二十四节气仍然在人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气象研究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农耕的天空下,最大的力量是种籽,最美的姿势是耕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关乎粮食与蔬菜,更关乎人生和哲学。“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初夏诗句中,有山与水的清新配色“;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风雅里,有冬和春的深情相拥……
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日影,发现了一年大约等于三百六十五天,还发现了长时间在一个地区出现的,固定的天气变化情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候。然后,又通过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轨迹,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用它来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物候,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温变化。我们能感悟到远古的先民们,与天地日月,与风云雨雪,与山川水湄的深情对话。回到春阳和煦,惠风和畅的中华文化的广袤乡野。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为纬,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韵律之美了。让我们徜徉在那些与时节有关的古典诗文当中,听一听雪花飘落的声响,看一看明月松间的朗照,赏一赏清泉石上的流淌,在无边丝雨与自在飞花里,感受每一个寻常时日的雅致与美好。
感悟生命的朴素与真实,体味先祖的聪明智慧,会让我们重拾对大自然的敬仰之心。传承乡土文化,不忘农耕农事,记住美丽乡愁,感受先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杨秀川 2021 1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