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祁阳县肖家镇九牛坝村:周氏濂溪一脉
【永州古村落】祁阳县肖家镇九牛坝村:周氏濂溪一脉
图文 陈瑜
带着对文化古村的兴趣,前往祁阳九牛坝村,车在丘陵地段穿行,不停下车打听,听村民讲述九牛坝的故事,传说,有一年这里发大水,冲毁了庄稼,也冲毁了河堤和沿河居住的房屋,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去找石块阻截河流,不让其继续泛滥。可是,方圆几十里就没找到一块像样的石块,这时,老天垂怜当地百姓,下来九头水牛,化身石块,从此,大屋永无水患。传说总能体现老百姓最美好的愿望。
九牛坝村解放初期叫九江乡,六七十年代叫大江乡或大江公社,。下车进入九牛坝村,放眼一望,全是新建的楼房,家家都是小洋楼,在村民的指点下,穿过新修的楼房,沿着田埂小路进入古村落,一片平整的田野上,一块宽阔的前坪,一栋白墙青瓦的古祠堂,像一位经历沧桑的老人孤独的站立在那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没有宁远祠堂的外观气派,也没有高大的牌楼,院墙上方瓦砾黑白分明,檐口下屋垛子白色线条围住整个祠堂,上面画有继承传统、启迪后人的多种水彩图画。前有三条双合大门,每条门框用料石砌就,门为木制。门框两边嵌有对联。门上有门当有户对,雕刻龙凤吉祥物。中门富丽堂皇,上方书写“周氏宗祠”门楣条石上刻有“桃园三结义”图案。两侧门分别雕刻八仙飘海图像。
从前中门进入祠堂要穿过大戏台底下。戏台风格优雅,结构复杂独特,各种动物造型的衬手,或鱼、或鳌、或狮、或龙、或麒麟,或托起台顶、或撑住台沿、或扶持栋梁,舞台几根大柱顶天立地,戏台20多平方米,戏台两侧是演员化妆室和候场区,它们都是用杉木作的横梁和杉木板铺的楼面。这个古戏台是建国前后近百年上演古装戏的地方,祁剧著名的曲牌“目连戏”就在这里上演多次并拍成电视资料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遗产。
从前两侧门入内是走廊,走廊边上是厢房,上下两层。祠堂内有一个400多平方米用鹅卵石砌成的内操坪,它是乡邻看戏和宗亲聚集的地方。操坪周围和祠堂前门外植有梅花、石榴花、木芙蓉、罗汉松和白杨树等珍贵花木。再往里走就是正殿,约200平方米,正面是一个大神龛,安放着周氏列祖列宗的神位,两侧镶有“忠孝节廉”四个大字。屋顶大梁上嵌镶拍金二龙戏珠图和太极图,衬托也是吉祥动物造型。中梁上还悬挂着皇帝亲笔题写的匾牌。
戏台对面就是“大礼堂”,这几个字应该是“文革”时代的产物,大礼堂以及两旁厢房都是双层木结构,有木制楼梯拾级而上,古色古香,保存完整。
据周氏村民介绍,周姓家族的始祖周仕德是明朝千兵,随朱元璋平乱从江西来湖南,选在祁阳南乡普乐九牛坝安家。仕德公是濂溪公周敦颐第10代孙即次子焘的后代,生三子:日奇、日辛、日璋。日奇为大将军,日辛为次大将军,其后裔有迁广西阳朔一带。
仕德公第7代孙周希圣即启圣公迁零陵县进贤乡涧岩头。可见祁阳九牛坝的周姓家族与零陵周家大院的周姓家族是同祖同根同谱同邦行,而且都是零陵周家大院周姓家族的长辈。据村民介绍,至今还保存了仕德公墓,日奇公墓和启圣公墓。后山有将军歧,村前有古井,只可惜四个古院落,一个古庙,一座古桥,一个古亭等已被毁坏。
周氏宗祠始建于仕德公时代,现有的周氏宗祠重建于1916年,1927年被土匪放火烧毁戏台、正殿,1929年重修戏台、正殿。1948年修建走栏厢房和“女台”。重修后的周氏宗祠,仍气势宏伟,朴素古典,蔚为壮观,后因“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将其毁坏,又因修大江水库、大江渠道,祠堂内外的石雕石刻被当作料石取走,使得周氏宗祠满身疮痍,面目全非。
听年长的老人说,这个祠堂曾是九牛坝片农协会的会址。九牛坝成千上万的群众在这里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分地分农具,从1950年开始作为九牛坝第一所中心小学校址,到六七十年代的九牛坝乡中学,是祁阳县当时的名校之一,以后是大江中学、九牛坝学校的校园。历经时代变迁,祠堂也做过很多用途,至今能保存完好,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