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祠堂】 兰溪游埠镇潦溪桥村祠堂与家训
兰溪游埠镇潦溪桥村祠堂与家训
刘鑫
兰溪市游埠镇潦溪桥村世居章姓,章氏世祖及公唐时官至刺史,迁居福建之浦城,其十六世孙天叙公(兰溪始迁祖)南渡来兰溪,官至学政,因此,又尊称“学政公”。“学政公有孙四瓜衍瓞绵繁殖各处迁潦溪……”。清康熙年间由县城迁入,原名潦溪章,因建村于潦溪桥头,故改称潦溪桥。该村的古建筑遗存多为清代至民国年间,并具有相当的整体规模,基本保留了江南古村落的传统风貌和格局。村中元逸堂、 友恭堂、雍睦堂、大夫第等形成明清古建筑群。
无逸堂是兰溪市级文保单位。三间三进二明堂带一门楼建筑,座北朝南,面积605.20平方米,清中期建筑。该建筑门楼为一开间带二个三间两搭厢,外八字形砖雕矮墙。用四柱、中柱落地,各柱柱头置坐斗,前半部用月梁,上有木墩及驼峰,后半部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月梁造。前进明间用四柱七檁,即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月梁造,前后廊都为月梁造,次间五柱七檁,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明次间各柱柱头置坐斗。中进明间也用四柱七檁,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月梁造,前后廊都为月梁,后两金柱间置一“无逸堂”牌匾,次间用五柱九檁,即抬梁与穿斗相结合。与明间各柱柱头置坐牛斗。后进为楼屋。楼下前廊用月梁,其余都为穿枋。各地暗中面上置斜撑牛腿,前后檐柱柱头置坐斗。过廊都为一开间,前中进用礩形柱础,后进鼓形柱础,硬山顶,屋面用望砖。
友恭堂为三间二进一明堂楼屋,坐北朝南,面积260.29平方米,民国时期建筑。该建筑设二柱砖雕门楼,前进明间四柱,梁架被后期改建吊顶无法看清,次间用五柱,梁架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后进为楼屋,楼下梁架为扁作梁承重,前廊用月梁,次间梁架为穿枋承重,各柱柱头置坐斗。楼上梁架为穿斗式。过廊为一开间,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硬山项。
雍睦堂为三间四进四明堂带二偏屋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积684.81平方米,清末时期建筑。该建筑为二柱砖雕门楼,四朵砖雕斗拱支托脊楼。前进明间四柱九檁,即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廊,扁作梁造。次间用五柱九檁,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各柱柱头置坐斗。第二进前进也为四柱,为穿斗与招梁相结合,月梁造。次间用五柱,招梁与穿斗相结合,各柱柱头置坐斗。明间前后廊都为月梁。第三进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单步廊,扁作梁造。次间招梁建于穿斗相结合。第三、四进前后廊与过廊梁架都已改动。第四进明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圆木梁造,次间抬梁与穿斗相结合。过廊都为一开间。第三进礩形柱础,其余为鼓形柱础,不垫覆盆,硬山顶。在该建筑东南边有二个三间两搭厢偏屋。
大夫第为五间对合型带一偏屋楼屋,坐北朝南,面积435.71平方米,民国时期建筑。该建筑前进明间用扁作梁承重,次棋间都为穿枋,前廊升起,设“喜”字平棋,并设里外额枋,与前进后额枋都为月梁。厢房为一开间,额枋用月梁。青石开井,楼上梁架为穿斗式。在该建筑西侧有一三间两搭厢偏屋,都已基本损毁。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硬山顶。
家训:
《全城章氏宗谱》中就载有《太傅仔钧公家训》。
太傅仔钧公家训: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亡家两字,曰嫖与赌;败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礼懈如痴;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而葬吾茔乎!戒石具左,朝夕诵思。
如今的潦溪桥村秉承敦宗睦族的优良传统和崇文重教、礼仪相传良好家风,谨守太傅子钧公家训,邻里之间和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