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舒元舆后裔太平桥村猪羊会
舒元舆后裔太平桥村猪羊会
黄店一带有25个村有銮驾、猪羊会,以王家、白露山脚、刘家、高丼、百步岩、夏唐、东坞、坞口、范山头、邵坞、清塘何、上唐、黄店、都心、朱家、太平桥、卢山、社溪、下章等村的銮驾、猪羊会最具特色,象征着威武、驱邪、团结、正义的精神。举办的銮驾、猪羊会已成为喜贺丰收、祈求平安、欢庆幸福的文化活动。
民间举行盛大的迎銮驾、迎猪羊活动,称为“月半”。“月半”是民间祭祀活动,意义在于庆丰收、驱邪、祈求风调雨顺,传统是每隔十年或者八年举行一次。
月半又称过大年,根据上辈老人口头传说,其含义包括二个方面:
一是精神寄托,求得太平安稳的日子。
在封建社会时期,一切都比较落后,那时的群众对于疾病、温疫、自然灾害等都是无法抵抗的,他们唯一的办法只有寄托在神灵头上,让神灵来消除这些灾难,以求得太平安稳的生活,规定十年举行一次祭奠神灵的活动,并定为那一年的正月十五日左右(或十四、十六)全村各家各户到厅堂上点蜡烛至通宵称为认月半,再等到腊月十五日左右举行摆猪羊,并在这一年中尽量避免纠纷,定为月中举行,故称为月半会,因这一年杀猪杀羊,亲朋好友,都来相聚一起,开支比较大,故又叫过大年。
二是消除各房头的派性矛盾,加强全宗族的团结。
迎銮驾、猪羊会是“庆丰收、祭大年”中的仪仗,有一套祭祀仪式:
迎銮驾队伍排列(祭拜舒元舆像)
1、 开锣
2、 大刀
3、 幡旗
4、 灯笼
5、 香亭
6、 彩旗
7、 肃静牌
8、 回避牌
9、 观音竹
10、 秤杆
11、 神伞
12、 大刀
13、 龙杖
14、 神扇
15、 銮驾
16、 五响
这次“月半”活动,农历十二月廿五日开始聘请屠宰师杀猪、杀羊。杀猪、杀羊有一定的规矩,必须将杀掉的公猪、公羊头上、背脊上、尾巴上的毛留住,脚爪也得留住。头部稍微刨开,不能整个儿割掉,不然的话,就不算全猪全羊了。刨开肚子里的脏器,经清理后,挂在用木料做成的四只脚专门用来放全猪全羊的架子下,这个架子用红漆或红颜料涂成,象征吉祥。全猪经几个人抬着,将头放在架子上专门放头的地方,使其稳定且美观,能够体现全猪的效果。杀掉的羊就安放在全猪的上面,好像一头公羊骑在一头公猪之上。架好了全猪全羊,便可以给全猪全羊打扮一番了。红红的灯笼挂在前面,妇女们各显其能将自己精心创作出来的剪纸、手工艺品都展示在全猪全羊上,将十年来的期盼、心中的愿望统统地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有挂元宝的、有贴“福”字的、有喜庆吉祥的、有……披红挂绿,充满民间祥和的文化气氛。晚上开始聘请婺剧团演社戏。
农历十二月廿六日,早上8时整,太平桥村的锣鼓队前有两面大锣开道,后面紧跟着五响,接着是吹鼓手,一路敲锣打鼓。还请来了五响班吹五响。今年的“猪羊会”共有1对全猪全羊。农户家在堂前安放着猪羊架,在一方桌子上必恭必敬地点上了红红的蜡烛,供上三牲,倒上酒,点上香,虔诚地进行祭拜,鞠上三个躬,口里念念有词,祝福全家安康、幸福、平安、吉祥、走好运、发大财。待锣鼓队到来,全家亲朋好友齐上阵,一个全猪全羊的架子有两担多重,需要6个人帮着抬,走在前面的还要照灯笼,挑三牲,捧蜡烛台,还要有人放爆竹,一户人家总得需要10多人帮忙。随着全猪全羊的架子的抬动、欢快的锣鼓声的敲响、噼里啪啦爆竹声的响动,全猪全羊架便抬到了世德堂。各色披红挂绿的全猪全羊琳琅满目,色彩纷呈,美不胜收。在一片“庆丰收、迎新年、盼吉祥”的喜庆气氛中,祁盼着新年的到来,新的一年将更加辉煌灿烂。
农历十二月廿六日上午8时,天气十分寒冷,村民开始迎接銮驾活动。迎銮驾活动自太平桥自然村到蟠山龙王殿相去3华里,人们从太平桥村敲着锣鼓、举着銮驾、迎着彩旗、放着爆竹,一路浩浩荡荡地来到蟠山龙王殿,将龙王、财神等4尊塑像抬出,迎銮驾的队伍便将4尊塑像接到太平桥村的世德堂正中,接着准备纪念祭拜。
民间“月半” 活动,一般10年或者8年一次,人们把这一年称为“月半”年,举行“月半” 活动的日子称为“月半”节,又称过大年。亦蟠山龙王殿为主的月半节,近年规定为八年一次,各村轮流举行。其有四种含义:一是选择10年一次的农历十二月十五左右的时间举行。在农历十五,我们所看到的月亮是圆圆的, 象征着新年圆圆满满,平平安安。二是“猪羊会”必须是全猪全羊,所展示的全猪全羊,家家户户比胖比美,比猪壮,比羊美。古时评价人物以胖以壮为美, “月半”两字合成就是一个“胖”,“羊”、“大”合成一个“美”字,象征着新年猪壮羊美,生活幸福安康。三是纪念先人。唐朝丞相舒元舆于公元835年,因“甘露事变”被害,宣宗八年昭雪冤案,钦赐甘露流芳,归葬于白露山南麓惠安寺侧,晋封为光禄大夫上柱国乘仙公,后人为了纪念舒元舆立祠庙乘仙殿。迄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四是那么多的猪羊集中在宗族的祠堂里,家家户户参与,代表着村人团结、和谐。整个活动表达着禳灾、祈福、保平安、求吉祥的民意。
“月半” 活动有一定的程序:正月十五认“月半”。村民们将白露山乘仙殿的舒元舆的塑像,用迎銮驾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迎到村里的祠堂里,家家户户在宗族祠堂里在事先抓阄好的预定位置放上蜡烛台,点燃蜡烛,准备祭拜,守候到天明。翌日将神像送回乘仙殿。认养的小猪、小羊,农户将其身上的毛染成红色,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到乘仙殿里祭拜,又将小猪、小羊捧回家中饲养,饲养一年,等待“月半”节的来临。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召开头首会议,商量决定“月半”活动相关事项。之后,号召村民集中精力,发动每家每户,对整个村庄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卫生大扫除,以整洁来迎接“月半”活动,书写张贴祠堂对联,确定治安保卫人员与头首的分工。接着统计猪羊架数量,按号划分,划定位置。然后对迎猪羊架进行抽签。再到乘仙殿进行佛像布置装扮。头天, 准备杀猪宰羊,各户对猪羊进行装扮。活动开始迎銮驾、接佛像。完毕后,农户猪羊架在家等待,锣鼓队上门迎接。隔日退猪羊,从尾数先退,熟拜从尾数倒前,十位一组。拜毕,送佛。送佛完毕,收藏銮驾、太公像等。期间还聘请剧团进行演出。
猪羊会是白露山一带开展的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是一项内容健康向上、深受群众欢迎的民俗文化。
其寓意为:丰收、驱邪、平安、吉祥。象征着团结、正义的精神,在现代,猪羊会已成为百姓喜庆丰收、祈求平安、欢庆幸福的文化活动。因而,这项传统文化活动,对于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稳定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是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既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又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香亭:木雕翘角亭,上雕有历史人物和花草图案。
神伞:用绸布缝制成,圆形,跟在佛像后面。
观音竹:用竹节密的毛竹对开,上雕有吉祥图案及文字。
銮驾:用木制成,上部大多是掌扇形。两面雕有“隋唐演义”的敌我双方人物像,或八仙等神话人物。有的上部是兵器、八仙道具等。木柄约150公分,圆木用樟木制成,是迎銮驾队伍中的主要道具。
猪羊架:木制架上放着已宰好的猪羊,上插有鲜花及吉祥剪纸图案。
服装:统一穿着黄色红边衣服。
剪纸:“福”字、元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