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阳”跟“九”有什么关系?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插的茱萸后来被什么取代了?数字“九”有哪些象征寓意?重阳节的“阳”跟“九”有什么关系?在古典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中,对“九”的尊奉是如何体现的?

重阳节的习俗与“九”的象征寓意

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流行于汉代,定型于唐代,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现重阳节的,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恐怕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这首诗,我们知道,重阳节在唐代的重要习俗是登高和插茱萸。

茱萸,选自《中国自然历史绘画》。古人九月九日登山,臂上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

登高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其原始意义可能与祭祀、避祸有关,后来则逐渐演变为登高揽胜与祈福。这一习俗在唐代极为盛行,杜甫重阳节登高,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登高》名篇。王勃重阳节登高,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滕王阁序》名篇。直到清末,还有不少与重阳节登高相关的佳作出现。登高的习俗,作为重阳节的一个重要符号,千年来一直保留着。

另一个习俗,插茱萸,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在唐代,重阳节盛行插茱萸,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大多是女子和儿童佩戴,有些男子也佩戴。唐以后则流行佩戴菊花,宋元以后大有超过佩戴茱萸的势头。因为茱萸这个重要“道具”,只有在不多的几个地区才适合生长,不易普及,且相对于辟邪,人们更喜欢纳吉,于是被称作“延寿客”的菊花最终盖过了被称为“辟邪翁”的茱萸。晋代陶渊明尤爱菊花。唐宋以后,重阳赏菊渐成风俗。

清代陈枚绘《月曼清游图 · 重阳赏菊》局部。宫廷女子九月初九赏菊,体现了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的密切关联。

总的来看,九月初九登高与佩戴植物这两个习俗,最初可能都跟避祸、辟邪有关,后来则祈福成为主流,而这正对应着九月初九节日寓意的两重性。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东汉时期的一个故事,说九月九日登高避祸,插茱萸辟邪,和当时的一场瘟疫有关,后来演变为习俗。《西京杂记》中则说西汉时期,宫人就已经佩戴茱萸:“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在早期,九月初九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是恶日,一种是祈福长寿的吉日。九月初九作为吉日的象征,可能与古人尊“九”的文化传统有关。

古人将九月初九视为一个祈福的节日,大概跟“九”的这样几个象征寓意有关:

首先,“九”是极多的象征。人们可能认为在九月初九这一天祈福,就可以多福多寿。

其次,“九”还是有限之极的象征。人们追求十全十美,数字“十”是满,但古人认为月满则亏,物极则反,盛极则衰,相对而言,“九”恰好是在上升趋势中,而且是上升到了一个极点,因而“九”被看作是“至尊之数”。人们在九月初九参加各种祈福活动,也可能与此“至尊之数”的神秘性和神圣性有关。

再次,“九”与“久”谐音,“九九”就是“久久”,这大概正是九月初九有祈福长寿之寓意的主要依据之一。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里说九月九日,“宜于长久”,正体现了“九”与“久”的象征关系;“九为阳数”,指出了“九”的又一个象征寓意——“阳”。这是九月初九被作为一个祈福节日的另一个主要依据,体现了古人对“阳”的尊奉。“阳”在古代有很多象征寓意,基本都是吉祥的。

“九”作为“阳”的象征与“重阳节”的命名

为什么“九”可以作为“阳”的象征呢?“九”和“阳”等同,要追溯到《周易》。在《周易》中,“六”代表阴,是老阴,“九”代表阳,是老阳。为什么“六”就是阴,“九”就是阳呢?这大概跟先秦时期的占卜算卦有关。揲蓍求卦,经过多次揲数演算,最后所得不外乎六、七、八、九四个数。七、九是奇数,是一组阳,如同今天的正数,正七小于正九,所以七是少阳,九就是老阳,是数字中的阳之极;六、八是偶数,是一组阴,如同今天的负数,负八小于负六,所以八为少阴,六为老阴。(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六为阴,九为阳,可能与生数有关。)总之,正是在《周易》中,“九”作为“阳”的属性被确定了下来。我们熟悉的乾卦,是由六个阳爻组成,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其中“九五”指的是乾卦从下到上第五个阳爻,这一爻又被后人看作阳刚而执中的“帝位”,所以皇帝往往被称为“九五之尊”。

“九”象征阳,九月初九,有两个九,也就是重九,即重阳,九月初九又称为重阳节。“重阳”这个词,先秦时期就有,屈原《远游》曰:“集重阳入帝宫兮。”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其专指重阳节大概要到汉以后。诗词中最早提到“重阳节”的,可能是《艺文类聚 · 岁时中 · 九月九日》收录的一首诗,其中曰:“献寿重阳节,回鸾上苑中。”其他提到“重阳节”的,人们熟悉的名句有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李白的“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张籍的“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白居易的“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等等。

总之,九月初九重阳节得到人们的重视,体现了古人的尊九意识。不仅节日习俗中有对“九”的尊奉,在古典小说中也最为常见。《水浒传》中说洪太尉误放走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他们转世为一百单八好汉,这些数字都是九的倍数。《西游记》中提到的法术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佛爷说九九归真,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等等,也都是九的倍数。

对“九”的尊奉,时至今日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仍有所见,如我们常说“女大十八变”,这是对一个姑娘成长的赞美,此外,我们仍重视“一言九鼎”的信义,冬天也还在唱着“数九”歌,等等。可见,“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以其为信仰基础形成的重阳节更为传统节日增色不少。

(本文选自赵运涛著《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2021年7月出版,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