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同题‖庭草,文泽予,西门兵,许蓝翔,爱回眸,绿萝婉兮,李青蛙,冰凌花,冀卫军,百合梦月,卫父申远
本栏目主持人:文泽予,刘云芳
评委:高梁,阿平,李点儿,唐小米,辛泊平,霜白,黄志萍,郑茂明
规则:所有参赛作品均匿名编号,由评委投票决定入选与否。所有获得票数的诗,将在唐山凤凰诗社平台推出,并在《开滦日报》(地市级,国家正式刊号)发表,稿酬从优。同时,邀请部分评委在凤凰诗社圈内对参赛诗稿以语音的方式逐一点评。
2017年第四期同题诗赛题目:清明。按得票多少刊出:
清明葬书/庭草
清明,
写诗,
葬书,
无非泣不成声
此时
原谅命运对我们缄默
原谅书本换不来粮食
它不过是深痛中又失去眼泪
把无用还给无用
哪怕还有疼痛
做个冢给它以温暖
将来
我也是个被思想埋葬的人
等待反骨中生根发芽
高梁点评:写葬书。如果放在90年代,这内容应该会更触目惊心。时过境迁,书并非无用。只要不是垃圾书,不是谎言书,不是假真理书。如果作者将原因写得更具体写,这首诗会更有力量。
每次,我们彼此都要走
很长的路
所有旧的日子,在烟火中
仍历历在目
而新的日子,也被风
一次次摸清
更多的时候,我们
沉默不语,任凭眼前的一切
灰飞烟灭
隔岸,又响起一阵哀歌。
而父亲一直都低头
忙碌着。几日不见
似乎,他又多了
一层锈色。
阿平点评:清明不过是一段时间而已,如人生,如万物。此诗贵在把清明融入时间的针表中去写,不管是沉默不语,还是灰分烟灭,还是多了一层锈色,有效增加了诗歌的厚度。
如果那边也过清明节
是否也有个土堆
埋着我的灰烬
她们是否像我想她们那样想我
她们压上几张彩纸
我前院的韭菜就使劲拔高
门外的玉兰一夜挂上粉嫩的骨朵
她们啜泣,低语我的乳名
我们就梦中相见
场景跟当年一样
她们填几锹新土
我就再粉刷一遍后院的老墙
不过
她们烧来的汽车别墅和巨钞
在这边
已经包围了她们的坟头
霜白点评:清明这个主题,其实不必要一定要写生死。清明这个节气,本意是说此时气清景明,若绕开生死而从此处下笔来写,可能会有些清新、特别之感。然而本次参赛作品无一不是以生死、祭奠为主题。在这样的几乎同类型的作品中,这首诗的角度我以为是最特别的。和更多的人习惯“以生观死”的视角不同,这首诗的作者把死和生并列到了一起,在这里,它们是对等的,生与死互为镜像。甚至,作者更试图站在“死”的角度来看“生”。作为人类一直、或者说永远无法解开的一个谜,死亡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宗教等等所有学科最终极的问题。虽然不能破解它,但亦不能看轻它。古圣人云“未知生,焉知死”,而西方哲学普遍的核心是“未知死,焉知生”。生与死作为完全对立与平衡的两面,又是彼此作用的,彼此渗透的。因此这首诗从角度上来讲首先就体现出了一种超越和智慧。作者没有写活人对逝者的祭奠和思念,而是描写的这一刻逝者的“生活细节”,如此地把死后的情形明亮化和生活化,愈加把活人的思念之情映照得深沉动人了。
这首诗,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结尾,颇有些小意外。它写出了死者、更是生者的日益加深的无奈和窘迫。这正是我们共同的生存困境。
请采摘雨水,放进行囊
请收好心尖上
悬挂的半个月亮
异乡人,如断根的白云
在城市的街头遥拜
车轮声,围剿一个人的孤单
此时天清地明
请准备好,一列绿皮火车
开进春天的瞳孔
请允许远去的亲人,在节气中
设下埋伏
唐小米点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样一个日子,对一个异乡人来说,意味着思而不能至的惆怅。月是故乡明,诗人在诗歌中用月亮借指故乡,行囊中的风雨,心中的故乡,更映衬出异乡人孤儿般的身影和对家乡的遥念。而这个日子,希望和新生扑面而来,春天如绿皮火车带着繁荣的速度和声响,逝去的人将再一次被青草覆盖。某一时刻,故乡也将模糊得只剩下点滴记忆。但诗人巧妙地处理了记取和遗忘,新生和逝去的关系,虚实结合,没有用嚎啕式的句子表达这种刻骨的怀想,亲人设下的埋伏,这一句,四两拨千斤,巧妙地契合了清明的大命题,雨水,明月,春天的动静,无处不飘散着亲人的气息。无处不思念。若非要吹毛求疵,感觉诗歌整体气息不太贯通,有隔的感觉,个别句子表述不准确,流于惯性,影响了诗意。
这日子让忘川的水回流
让彼岸花开成春天
这日子少不得几场雨事的洇染
至少,我们需要一个节日
把生死茫茫的思念倾吐
把阴阳两隔的悲伤放空
借一堆白蝴蝶一炷素香
赴一场极乐世界中与天国亲人的约见
像是在昊天罔极的谶语里故地重逢
生死之门洞开
洒不洒泪水都一样
有没有哭声都一样
清明很挤
于千年的遗言和古训里
很多人在前仆后继
黄志萍点评:题目为《清明.祭》,但作者并未埋太多的泪水和感伤于其中,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深得我心。生与死交织的题材,我读出的更多的是释然,是安祥,是超脱,是自由。文本几乎无废句,无赘词,节奏感好。稍欠的地方,个人认为稍平,层次感差些,没有特别能直抵人心的句子,使文本整体力度稍弱。
姐,翻一翻帖子,离你就近了
那些字刺在心上
一滴一滴分行
三月冻成了楔子
被时间折断的枝干与碎片
从镜子里流出液体
打湿的叶子,重的再也分不清
黑与白
姐姐,累了就回家吧
回来喂养星星
清溪和草原
就能闻到花香,听见鸟鸣
再喊一声,姐姐!
纸上的字忍不住红了
你从一首诗里伸过手来
我却拉不住你
李点点评:情真意切,真挚感人,懂得删繁就简,相比其它写清明亲情的作品,显得干净。不足:缺少奇绝之处,显得略微平淡。
道路两旁的悬铃木覆盖了太多的烟尘
却并不摇响自身
它们看见
天国正缓缓垂下曦光的梯子
一位妇人肩背满袋子的金元宝
要去慰问远方的云
像是一块在马路上匆匆滚过的石头
她忽略了前生与来世
她背负着自己
在去往天国的途中
亲人啊,你要慢一些
不要让胸口的白花成为俗世的引路人
亲人哪,你要记得回来
在天国的梯子还没有撤走之前
你要记得
万物各从其命
你还有未了的心愿
还有半亩刚刚返青的麦田
文泽予简评:作者从一位妇人上坟扫墓的场景,一下子过渡到自己的思域。借用“梯子”与亲人再次沟通;把离世的故人、亲人比作“远方的云”。对此,作者一是希冀他(她)们死后没有了俗世的烟尘,二是想表达出作者的思念之痛。这首诗,简洁明快,作者也动了不少心思。
再久一点
雨可能只存于记忆中了吧?
站在这一小片向阳坡
天比别处更低些
燕尾草兀自开出了蓝紫的小花儿
它们热闹地开着
我的亲人们安静地聆听
知道再怎样
你们也是闭门不见
所以这次我不再用眼泪敲门
就聊聊生活吧
这一年,因为衰老迫近而更显漫长
的胃痛频发
牙齿又坏了一颗
老屋檐下的燕子准时飞回来了
梦里也常常与你们围坐
像现在。我面向你们
你们面向阳光
再久一点
我可能不会为这个节日写诗了
也不虚构任何一滴雨水
不与时光逆行
而那些蓝紫的小花儿
乖巧,顺应
它们一如既往地贴紧大地的胸口
把你们想说的话
一一说给我听
辛泊平点评:这首诗写出了生活的节奏和生命的律动,舒展,从容,情绪浓淡适中。
隔着一帘雨的距离
我们无法在阴阳间自由穿行
所有的记忆都被冻结
只有生命一直在燃烧,一点一点
接近终点,然后被新的生命所取代
像地里的庄稼,一年一茬地复制
最后只剩下遗忘和习惯
生活把年轮刻进一道道皱纹里
时光把风雨和阳光一一记录在案
越来越厚的家谱,存放着一尊尊神像
随时接受着子孙后代的参拜
让训诫和庇佑代代相传
依次被取代的魔咒
恰如眼前,奔腾的一江春水
午后,窗外的送葬曲
听起来格外刺耳。仿佛要将春天
分成两个世界
五年前的三月二十八日,外公去了
另一个世界。从此,每年清明前夕
外婆都喊着要去找他
“我不愿留在这个世界——慢慢疼”
两年前的三月二十六日
外婆如愿以偿
我是从报纸上得知你
你仅仅做了一天妓女
迫不得已做了一天妓女
具体说就是接了一回客
之后三天,也可能是三个月
你一再感到脏,羞耻
于一个黄昏
跳楼了
多年过去了
又逢清明
如是黄昏,悼念你的同时
我也跟你讲讲我的故事
讲之前,首先强调一下,我是男人
你感到的脏与羞耻
在我身上也有,也有感到
为了救出我陷于诬陷的父亲
我数度出卖自己
向那些丑和恶屈膝
向那些龌龊低头
任他们糟践,玩弄
我还得夸他们玩得好
玩得实在是高
“大爷,您实在是玩出了水平!”
我是多么地脏啊
我不配活着
我却活着
我猪狗不如
我却活着
贵兰啊,你听好了
不配活着,猪狗不如的我却活着
你让我怎么活啊你
『凤凰』为诗歌半年刊,于2008年3月,在河北唐山创立。以强调青年性、先锋性、生活化、在场感,倡导好作品主义为办刊理念,深得广大诗人的喜爱。截至目前,共出刊18期。中国新乡土诗的奠基人姚振函曾评价说:“这是一本不逊于甚至优于某些官方刊物的民刊,它使我这个居于平原小城的老年人开了眼界,也再次领略了唐山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入选2014年、2016年中国诗歌十大民刊,并荣获河北文学内刊贡献奖。
编辑团队:东篱,张非,唐小米,黄志萍,郑茂明
设计团队:斌斌有理,聂颖,崔奕
校对团队:清香柚子,因雅而丽
本栏目主持人:文泽予,刘云芳
评委:高梁,阿平,李点儿,唐小米,辛泊平,霜白,黄志萍,郑茂明
规则:所有参赛作品均匿名编号,由评委投票决定入选与否。所有获得票数的诗,将在唐山凤凰诗社平台推出,并在《开滦日报》(地市级,国家正式刊号)发表,稿酬从优。同时,邀请部分评委在凤凰诗社圈内对参赛诗稿以语音的方式逐一点评。
2017年第四期同题诗赛题目:清明。按得票多少刊出:
清明,
写诗,
葬书,
无非泣不成声
此时
原谅命运对我们缄默
原谅书本换不来粮食
它不过是深痛中又失去眼泪
把无用还给无用
哪怕还有疼痛
做个冢给它以温暖
将来
我也是个被思想埋葬的人
等待反骨中生根发芽
高梁点评:写葬书。如果放在90年代,这内容应该会更触目惊心。时过境迁,书并非无用。只要不是垃圾书,不是谎言书,不是假真理书。如果作者将原因写得更具体写,这首诗会更有力量。
每次,我们彼此都要走
很长的路
所有旧的日子,在烟火中
仍历历在目
而新的日子,也被风
一次次摸清
更多的时候,我们
沉默不语,任凭眼前的一切
灰飞烟灭
隔岸,又响起一阵哀歌。
而父亲一直都低头
忙碌着。几日不见
似乎,他又多了
一层锈色。
阿平点评:清明不过是一段时间而已,如人生,如万物。此诗贵在把清明融入时间的针表中去写,不管是沉默不语,还是灰分烟灭,还是多了一层锈色,有效增加了诗歌的厚度。
如果那边也过清明节
是否也有个土堆
埋着我的灰烬
她们是否像我想她们那样想我
她们压上几张彩纸
我前院的韭菜就使劲拔高
门外的玉兰一夜挂上粉嫩的骨朵
她们啜泣,低语我的乳名
我们就梦中相见
场景跟当年一样
她们填几锹新土
我就再粉刷一遍后院的老墙
不过
她们烧来的汽车别墅和巨钞
在这边
已经包围了她们的坟头
霜白点评:清明这个主题,其实不必要一定要写生死。清明这个节气,本意是说此时气清景明,若绕开生死而从此处下笔来写,可能会有些清新、特别之感。然而本次参赛作品无一不是以生死、祭奠为主题。在这样的几乎同类型的作品中,这首诗的角度我以为是最特别的。和更多的人习惯“以生观死”的视角不同,这首诗的作者把死和生并列到了一起,在这里,它们是对等的,生与死互为镜像。甚至,作者更试图站在“死”的角度来看“生”。作为人类一直、或者说永远无法解开的一个谜,死亡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宗教等等所有学科最终极的问题。虽然不能破解它,但亦不能看轻它。古圣人云“未知生,焉知死”,而西方哲学普遍的核心是“未知死,焉知生”。生与死作为完全对立与平衡的两面,又是彼此作用的,彼此渗透的。因此这首诗从角度上来讲首先就体现出了一种超越和智慧。作者没有写活人对逝者的祭奠和思念,而是描写的这一刻逝者的“生活细节”,如此地把死后的情形明亮化和生活化,愈加把活人的思念之情映照得深沉动人了。
这首诗,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结尾,颇有些小意外。它写出了死者、更是生者的日益加深的无奈和窘迫。这正是我们共同的生存困境。
请采摘雨水,放进行囊
请收好心尖上
悬挂的半个月亮
异乡人,如断根的白云
在城市的街头遥拜
车轮声,围剿一个人的孤单
此时天清地明
请准备好,一列绿皮火车
开进春天的瞳孔
请允许远去的亲人,在节气中
设下埋伏
唐小米点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样一个日子,对一个异乡人来说,意味着思而不能至的惆怅。月是故乡明,诗人在诗歌中用月亮借指故乡,行囊中的风雨,心中的故乡,更映衬出异乡人孤儿般的身影和对家乡的遥念。而这个日子,希望和新生扑面而来,春天如绿皮火车带着繁荣的速度和声响,逝去的人将再一次被青草覆盖。某一时刻,故乡也将模糊得只剩下点滴记忆。但诗人巧妙地处理了记取和遗忘,新生和逝去的关系,虚实结合,没有用嚎啕式的句子表达这种刻骨的怀想,亲人设下的埋伏,这一句,四两拨千斤,巧妙地契合了清明的大命题,雨水,明月,春天的动静,无处不飘散着亲人的气息。无处不思念。若非要吹毛求疵,感觉诗歌整体气息不太贯通,有隔的感觉,个别句子表述不准确,流于惯性,影响了诗意。
这日子让忘川的水回流
让彼岸花开成春天
这日子少不得几场雨事的洇染
至少,我们需要一个节日
把生死茫茫的思念倾吐
把阴阳两隔的悲伤放空
借一堆白蝴蝶一炷素香
赴一场极乐世界中与天国亲人的约见
像是在昊天罔极的谶语里故地重逢
生死之门洞开
洒不洒泪水都一样
有没有哭声都一样
清明很挤
于千年的遗言和古训里
很多人在前仆后继
黄志萍点评:题目为《清明.祭》,但作者并未埋太多的泪水和感伤于其中,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深得我心。生与死交织的题材,我读出的更多的是释然,是安祥,是超脱,是自由。文本几乎无废句,无赘词,节奏感好。稍欠的地方,个人认为稍平,层次感差些,没有特别能直抵人心的句子,使文本整体力度稍弱。
姐,翻一翻帖子,离你就近了
那些字刺在心上
一滴一滴分行
三月冻成了楔子
被时间折断的枝干与碎片
从镜子里流出液体
打湿的叶子,重的再也分不清
黑与白
姐姐,累了就回家吧
回来喂养星星
清溪和草原
就能闻到花香,听见鸟鸣
再喊一声,姐姐!
纸上的字忍不住红了
你从一首诗里伸过手来
我却拉不住你
李点点评:情真意切,真挚感人,懂得删繁就简,相比其它写清明亲情的作品,显得干净。不足:缺少奇绝之处,显得略微平淡。
道路两旁的悬铃木覆盖了太多的烟尘
却并不摇响自身
它们看见
天国正缓缓垂下曦光的梯子
一位妇人肩背满袋子的金元宝
要去慰问远方的云
像是一块在马路上匆匆滚过的石头
她忽略了前生与来世
她背负着自己
在去往天国的途中
亲人啊,你要慢一些
不要让胸口的白花成为俗世的引路人
亲人哪,你要记得回来
在天国的梯子还没有撤走之前
你要记得
万物各从其命
你还有未了的心愿
还有半亩刚刚返青的麦田
文泽予简评:作者从一位妇人上坟扫墓的场景,一下子过渡到自己的思域。借用“梯子”与亲人再次沟通;把离世的故人、亲人比作“远方的云”。对此,作者一是希冀他(她)们死后没有了俗世的烟尘,二是想表达出作者的思念之痛。这首诗,简洁明快,作者也动了不少心思。
再久一点
雨可能只存于记忆中了吧?
站在这一小片向阳坡
天比别处更低些
燕尾草兀自开出了蓝紫的小花儿
它们热闹地开着
我的亲人们安静地聆听
知道再怎样
你们也是闭门不见
所以这次我不再用眼泪敲门
就聊聊生活吧
这一年,因为衰老迫近而更显漫长
的胃痛频发
牙齿又坏了一颗
老屋檐下的燕子准时飞回来了
梦里也常常与你们围坐
像现在。我面向你们
你们面向阳光
再久一点
我可能不会为这个节日写诗了
也不虚构任何一滴雨水
不与时光逆行
而那些蓝紫的小花儿
乖巧,顺应
它们一如既往地贴紧大地的胸口
把你们想说的话
一一说给我听
辛泊平点评:这首诗写出了生活的节奏和生命的律动,舒展,从容,情绪浓淡适中。
隔着一帘雨的距离
我们无法在阴阳间自由穿行
所有的记忆都被冻结
只有生命一直在燃烧,一点一点
接近终点,然后被新的生命所取代
像地里的庄稼,一年一茬地复制
最后只剩下遗忘和习惯
生活把年轮刻进一道道皱纹里
时光把风雨和阳光一一记录在案
越来越厚的家谱,存放着一尊尊神像
随时接受着子孙后代的参拜
让训诫和庇佑代代相传
依次被取代的魔咒
恰如眼前,奔腾的一江春水
午后,窗外的送葬曲
听起来格外刺耳。仿佛要将春天
分成两个世界
五年前的三月二十八日,外公去了
另一个世界。从此,每年清明前夕
外婆都喊着要去找他
“我不愿留在这个世界——慢慢疼”
两年前的三月二十六日
外婆如愿以偿
我是从报纸上得知你
你仅仅做了一天妓女
迫不得已做了一天妓女
具体说就是接了一回客
之后三天,也可能是三个月
你一再感到脏,羞耻
于一个黄昏
跳楼了
多年过去了
又逢清明
如是黄昏,悼念你的同时
我也跟你讲讲我的故事
讲之前,首先强调一下,我是男人
你感到的脏与羞耻
在我身上也有,也有感到
为了救出我陷于诬陷的父亲
我数度出卖自己
向那些丑和恶屈膝
向那些龌龊低头
任他们糟践,玩弄
我还得夸他们玩得好
玩得实在是高
“大爷,您实在是玩出了水平!”
我是多么地脏啊
我不配活着
我却活着
我猪狗不如
我却活着
贵兰啊,你听好了
不配活着,猪狗不如的我却活着
你让我怎么活啊你
『凤凰』为诗歌半年刊,于2008年3月,在河北唐山创立。以强调青年性、先锋性、生活化、在场感,倡导好作品主义为办刊理念,深得广大诗人的喜爱。截至目前,共出刊18期。中国新乡土诗的奠基人姚振函曾评价说:“这是一本不逊于甚至优于某些官方刊物的民刊,它使我这个居于平原小城的老年人开了眼界,也再次领略了唐山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入选2014年、2016年中国诗歌十大民刊,并荣获河北文学内刊贡献奖。
编辑团队:东篱,张非,唐小米,黄志萍,郑茂明
设计团队:斌斌有理,聂颖,崔奕
校对团队:清香柚子,因雅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