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养生之道》之二

《内经养生之道》之二是精神养生。前文所论述的是人在生活和身体层面养生的“三要素”。但是,,人是万物之灵,是有思想的,如果不注重精神的修行就会功亏一筹。

《内经》指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年皆度百岁而不衰。”以上就是著名的《内经》精神养生原则,这些原则翻译现代汉语就是:

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人体的精气才能正常运行,精气神才能固守体内。这样对自已吃的食物就觉得甜美,对自已穿的衣服就觉得很满意,对自已的生活方式很喜爱。无论地位高低,都不互相羡慕和鄙视。这样,任何不良嗜好都不能引起自已的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都不能诱惑自已的心志。无论是愚笨的,聪明的,贤能的和没能力的,都不会处心积虑去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都能活到一百多岁而动作不衰。

庄子曰:“清净为天下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由此可见,精神宁静是精神养生的主要原则。

中国隋唐年间医学家孙思邈精于“‘岐黄”之道,救人无数并有“双金”(《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传世,被誉为药王和医圣。他也是历史上《内经》养生 理论的诠释者和践行者,从隋文帝至唐太宗和唐高宗三个朝代活了140岁。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他反对“孜孜汲汲追名逐利,千诈万巧以求虚誉”主张养生者一定要做到“于名于利,若存若忘,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视荣华富贵如浮云,早在隋文帝当政时就拒绝征召做官,到了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又多次拒绝应召出仕,毕生以救治苍生为已任,终成一代医圣和药王,並且活了140岁。由此可见,“恬惔虚无”,清静而少欲是精神养生第一要务。

其次“养德”也是养生的重要一课。古人云:“养生莫如养性,养性莫如养德”。孙思邈也指出,“德行不充(不完备)”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他在《道林养性》中指出“勿以贫富易志改性,……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心,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生为善。”孙思邈一生修善积德,心宽似海,德高如山,善有善报终得高寿。

现在时代不同了,但这些养生原则是永存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