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当前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并将创新型人才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点,将企业之间的竞争归结为创新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的进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作为学生在此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拓展小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想象,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以知识教育的创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游戏教学模式,提升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化严重,按照教材中教学内容,固定化的教学方法,对计算教学技巧进行讲解,这种填鸭式的计算教学方式,难以引导小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模式在计算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思维发散,活跃课堂氛围。如在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组织 10名学生分别扮演 1~10的数字,并在学生的身上贴上所需要扮演的数字,然后教师组织小游戏。由教师或者是学生提出数字序号,提到的数字,其扮演该数字的学生站着,其余扮演其他数字的学生蹲下,然后让同学们看一看站着的数字是否是教师或者是同学所提到的那个数字。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为创新能力培养典型基础。
2端正心态,因材施教
在死板、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难以真正的活跃起来,这种的氛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不只是对于某一学生而言,而是针对学生整体而言的一种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提升整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公平公正、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任何原因而歧视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可塑之才,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得到因材施教,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变成雕塑的刀,让学生在教师的手上发出点点光亮。
3巧用简便方法,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计算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存在很多的简便方法,通过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灵活思维,拓展视野,提高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中,寻求更加快速的解题方法,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如在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中多为学生出示几道分数加减法的训练题目,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如 1/3-1/4=?,1/6-1/7=?, 1/8-1/9=?,让同学进行自主解题,我们发现,学生们的解题过程多为将分数减法中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将分母变为相同数字将上述中的三个计算题变为 1/3*4-1/4*3=4/1212=1/12, 1/6*7-1/7*6=7/42-6/42=1/42, 1/8*9-1/9*8=9/72-8/72=1/72。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计算题中的共同点,组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能会给出各种回答,最后教师进行简便凡方法的总结。对于分子相同的分数减法,可以利用分母相乘所得数字作为计算结果的分母,分母中的大数字减去小分母数字,作为分子。具体的解题过程为 1/3-1/4=?的题目中,利用 3*4=12,作为分母, 4-3=1,作为分子,则该题的结果为 1/12,同学可以经过口算变可以得出计算结果,无需笔算。
又如在西师大版六年级《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灵活性可以通过以下简便方法的方式。在 11/4*1/2*5/11,在该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不要着急运算,应发现其中分子、分母可以约分的部分,在约分后,更加简便,计算起来的难度也会降低。
4突破定式教学思维,改变创新思维技巧性培养方式
计算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具备计算技巧,但是这种技巧性的培养需要学生真正领悟,懂得变通,灵活运用。其中的技巧性主要是指学生在计算题的计算与解答方面具备思维的准确性,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具有广阔的思维想象能力,能够机智的发现计算解题技巧,快速解答问题,且准确率高。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创新思维技巧性培养中,教师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拆分转化等方法,以提升小学生对创新思维技巧性的掌握程度。如在 105*9=?的题目中,学生可以采用 100*9=900, 5*9=45,100+45=145得出答案。又如在 76*2/75=?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拆分、乘法分配率的方式进行简便方法的计算,首先将 76拆分未 75+1,将该计算试题改为( 75+1)*2/75=?,然后进行计算,( 75+1)*2/75=75*2/75+1*2/75=2+2/75,这样学生便会很容易的得出计算结果。
5 利用开放式教学方式,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计算教学中很多的算法,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计算题的解答中具有标新立异、发现问题、善于思想、探索规律的精神,通过学生主观思想上的积极思想与探索,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需要在计算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在该类问题的设置中应遵循学生自主思考参与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空间,避免学生只会跟着教师思路学生,缺乏自主意识的情况发生,让小学生在数学计算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中多一份感悟与理解,认真钻研,培养学生敢创新、爱创新、乐于创新的精神,并让学生在探索与创新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此外,教育工作者应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以成就感促进学生内在动力的提升。
结语:数学计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自我发现与创新的基础上,引导与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因此,教师需要计算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深入挖掘教材、生活中的创新因素,运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成为创新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A].邢建国.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卫建刚.2016 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6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A].李长生.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2016
[4]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A].林海侠.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2016
[5]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创新法的探讨[A].张芳.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