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祠堂】浙东篇(2)天台县雷峰乡崔家村祠堂
2015年1月19日上午8点,我们从住地天台县雷峰乡崔一村,大雷山下、崔岙溪边的乡村休闲山庄,来到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崔家村(崔岙村,雷峰乡政府所在地)参观。村里有崔氏族人1600多人,外姓极少。村文化礼堂中,是崔氏祠堂。这是一座为弘扬崔氏传统文化而新建的祠堂“追远堂”。大厅两侧的崔氏家训格外引人注目。
崔家村党支部书记崔友科(右一,中华崔氏研究会副秘书长)、村主任崔仲杰(后排左三)、原党支部书记崔小钱(前排左二)、崔仁根(前排左三)等宗亲陪同参观。
《天台崔氏族谱》民国戊辰年(1928年)本
《天台崔氏族谱》民国戊辰年(1928年)本中历代谱序有关于莒溪崔氏迁徙路线及始祖的记载:“拭公,(台邑苗裔)博陵之始祖;上舍(监生)延祖公于祥符间(应为“乾符年间”)避巢乱徙居台州,临海古桥之始祖;勇度公,莒溪之始祖。”( 崔承肯:《天台崔氏族谱》民国十七年序)
“上舍(监生)延祖公自祥符间(应为“乾符年间”)黄巢作乱徙避于台之临邑古桥。越十余世,至大宋元祐六年礼部郎中讳勇度公游天台,见夫山之明,水之秀,土之肥,佳景足以动人者,惟莒溪也。公于是卜择鹰嘴岩前,开基创业,实台西莒溪之始祖,皆昭然可考。传至二十四世祖讳钧重公转迁下叶地旧屋,由是族盛。”(崔显谟:光绪二十三年《莒溪崔氏重修宗谱序》)
“莒溪崔氏为台邑名族,乃始祖南京礼部郎中讳勇度公苗裔古桥兵部左侍郎讳琦公同派讫今十有余異谱谍累修于古桥”。
根据以上谱序所记述,可见东莒溪崔氏迁徙路线。(台邑苗裔)博陵之始祖拭公元拂之后,延祖公唐代乾符年间(874-879))避黄巢之乱,初迁至台邑临海古桥(今属椒江);十余世后,宋元祐六年(1091年),南京礼部郎中勇度公从临海古桥再迁天台莒溪鹰嘴岩;勇度公后裔琦公(兵部左侍郎)之子孙以下在此曾十多次续谱;至二十四世钧重公,落籍天台县下叶地(今雷峰乡崔家岙崔家村),已传至40代左右。
台邑苗裔之博陵崔氏始祖:拭公元拂
注:苗裔,子孙后代。《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朱熹 集注:“苗裔,远孙也。”《史记·周本纪论》:“ 汉 兴九十有餘载,天子将封 泰山 ,东巡狩至 河 南,求 周 苗裔,封其后 嘉 三十里地,号曰 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崔承肯:《天台崔氏族谱》民国十七年序:
拭公,(台邑苗裔)博陵之始祖;上舍(监生)延祖公于祥符间(应为“乾符年间(874-879)”)避巢乱徙居台州,临海古桥之始祖;勇度公,莒溪之始祖。旧谱载之已详,其间枝分派别,源远流长,倘不及时修辑,则散处他方者,已莫辨其一本;迁居异地者已莫认其同宗亲,如路人幾等秦越之不相关矣。于是邀族之老成赞承璐仲文选方讴显修谦仲通融妥议,请余立枢、陈春林二先生细阅旧谱,详加考核,奉由旧章,有条不紊。自戊辰春汇稿謄真,编年纪月,生娶卒葬,灿若日星。
崔显谟:《莒溪崔氏重修宗谱序》:
上舍(监生)延祖公自祥符间(应为“唐乾符年间(874-879)”)黄巢作乱徙避于台之临邑古桥。
越十余世,至大宋元祐六年礼部郎中讳勇度公游天台,见夫山之明,水之秀,土之肥,佳景足以动人者,惟莒溪也。公于是卜择鹰嘴岩前,开基创业,实台西莒溪之始祖,皆昭然可考。
传至二十四世祖讳钧重公转迁下叶地旧屋,由是族盛。
莒溪崔氏为台邑名族,乃始祖南京礼部郎中讳勇度公苗裔古桥兵部左侍郎讳琦公同派讫今十有余異谱谍累修于古桥。
我们一行根据友科宗亲的推荐,考察了建于清代的两套崔氏民居“江南四合院”,原为崔氏一户所建,现居住数家崔氏,至今保存完好。院内走廊里的宗亲,家家户户正在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加工工艺品。
在友科、仲杰陪同下,我们拜谒了均重公落籍崔岙的故居地。此处依山傍水,清流迂回。站在溪边,我们不禁佩服当年均重公千里迢迢,选择这块龙脉风水宝地作为崔氏族群定居地,实乃智慧之举。
中午告别天台,经杭州短暂停留,看望明晓(河南邓州人)等宗亲后,即踏上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