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理法治高血压病验案及思考
病例1:患者肖某,女,52岁,体型肥胖,患腰腿痛伴左下肢麻木半年余,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动则汗出易,腰腿痛常在走路或稍作劳后加重;饮食二便可,血压150\90HG,舌润苔白,脉沉细弱。
中医诊断:风寒湿痹 方用附桂法加减。
注:此为患者随机所用处方,切勿对号入座套方抓药
患者服药三天后来电告之,自诉腰腿痛好转,腿脚有力,二便通畅,浑身轻松。并问:“中药里是不加了什么降压药?在家量血压110\70mHg, 这几年就算同时喝两种降压药,血压也从未像现在这么低过,难道自己以前喝降压药治高血压是治错了?”我建议她将降压药减量或停服,继续监测血压;后面患者停服降压药后,又来复诊多次,测血压均为正常值以下,遂大喜过望。一年后在路上偶遇其丈夫,他高兴的告诉我,说扶阳的中药非常管用,不仅治愈了他爱人的腰腿痛毛病,还意外治好了她的高血压病,后来一直随访血压正常。
病例2:患者熊某,男,36岁,体重200多斤,患腰椎病前来就诊,患者右侧肢体麻木,腰腿痛值阴雨天分外加重,头痛昏重,脊背僵硬,舌苔白腻,脉沉细,测血压180\100mHg,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 、 风寒湿痹,处方为苓桂术甘汤加独活、松节、杜仲等;经服药两月余,体重遂减30多斤,血压完全恢复正常。
类似这样的病例临床上不胜枚举,有的情绪、睡眠不好血压高了,睡眠调正常后血压随即正常;有的患者颈椎不好,扎扎针、按按摩颈椎舒服了,血压就降了;还有的患者吃饭不知饥,胃胀腹胀,大便粘滞粘马桶,脾胃调理好了,血压就达标了,所以我常会思考中医调治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这些问题。
现代医学发明了血压计和降压药,并强调高血压为慢性病,需终身服用降压药,众多高血压患者亦都以为喝了降压药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西医是治病,中医是治人,我们更重视疾病的病因治疗。
中医教材中,本无高血压病名,而通常是以眩晕、头痛、心悸等病而加以辩证施治的;遗憾的是时下很多医生,一听说病人高血压头昏头晕,就辩证其为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从而用药一派滋阴寒凉;或是认为黄芩、夏枯草、天麻、决明子等中药可以降血压,说西药有副作用,嘱病人将此类药长期泡水服用;更有甚者,一些医生和药店服务员,极力推崇所谓的“安宫牛黄丸”治疗预防高血压中风,建议患者每年提前服用,真是荒谬之极!岂不知中医离开了辩证,盲目用药,阳虚的病人服滋阴苦寒的药,其毒副作用绝不亚于西医西药。其结果就是杀伐人的正气,甚至损阳折寿。
笔者认为高血压的根本病机是阳气不足或阳气的运行道路受阻所致。很多老年人阳虚到极点,所以老年人体检几乎个个都是高血压;空调冷饮、熬夜、工作的烦劳等克伐人的阳气,阳气不足了,气化、运化、代谢功能失职,导致痰瘀、寒湿、湿浊蕴结,经络不通,血压血脂就高了;所以现在年轻人患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的也比比皆是。
阳虚体质亦即寒湿体质。阳虚生寒,阴寒则凝,血管受寒收缩变硬,寒挟湿入络,血液变稠,血压就会升高。且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常有风寒外邪携带,表现为:头痛项僵,背痛,怕冷,易感冒等;既是阳虚就应扶阳,用辛温热药来散寒除湿。治疗高血压一般均应先祛外邪,外邪祛了,阳气的运行道路畅通了,再以温肾助阳,增强气化为根本治疗大法,肾阳足了,血管里的寒凝血瘀可化,血流畅通,血压自然就会稳定下来。建议常用西药控制高血压的患者,更应该找中医好好治一下高血压病,把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遏制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