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运书,“明城墙之父”朱偰与南京的独特记忆
著名文人朱自清曾游历南京后感叹:“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明城墙台城段 崔晓 摄
在众多积淀着历史气息的痕迹中,南京城墙便是代表之一,而如果没有朱偰,中华门很可能只是历史书中所遗留的旧相片。
被称作“明城墙之父”的朱偰在守护城墙之前,他与南京有着怎样的回忆呢?
书香世家,朱偰曾做父亲的“翻译员”
朱偰出生于浙江海盐的书香世家,其父朱希祖为我国近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朱偰虽学习经济学,但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国学、史学的文化熏陶。
朱偰 资料图片
南京大学教授徐雁认为:“尽管朱偰学的是经济学,但因为书香世家以及文学、史学的爱好,所以能够为了保护南京古迹、城墙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朱希祖学识深厚,但其浙江海盐的口音常带来一些困扰。
满口家乡话是朱希祖的经典标记。他在北大任教时,就因为地方口音太重,许多北方的学生听他上课感觉“鸡同鸭讲”。一次讲到周朝,他反复说孔子是“厌世思想”,学生们都很奇怪,黑板所引孔子的话都是积极的,怎么是厌世呢?
过了许久,学生才明白原来朱先生所谈为“现世”而非“厌世”。
同样,朱希祖在南京上课时,为防止有些专业名词因口音而令人迷糊,朱偰便成为父亲上课时的“翻译员”,上完课将课堂所记录的笔记给学生浏览,从而减少因言错意的发生。
辗转12年,朱偰千里运书完好无损
朱偰其父朱希祖有藏书的嗜好,一入书店对老板的口头禅便是:“吾要,吾要。”
经年累月的搜集,朱家的藏书高达二十五万余册。据朱偰所编《郦亭藏书目录》的介绍,图书以经、史、子、集分类,收书五千余种,其中史部藏书尤以明清史籍最多。
此前,这些藏书在抗战期间踏上了一场险途。
1933年,日军侵占热河及长城之役,山海关失守,平津震动,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的朱希祖心中挂念藏书,遂急电家人,嘱托要将藏书分贮各处,邮寄七百六十余包善本书至粤。朱希祖应聘至中央大学后,又携书运至南京。三年后,朱家人发觉南京的战事不定,便设法将书转移他处。
“江苏以大江大河平原为主,朱家人认为皖南山区交通不便、人迹稀少较为安全。”徐雁说道。
抗战全面爆发后,藏书皆移至皖南徽州,六十箱善本书和方志,辗转运抵休宁乡间的隆阜,暂存于戴震藏书楼。
朱偰建议,将几经搬迁的北平、南京、隆阜三处藏书集中一处,成立一所“郦亭图书馆”,仿天一阁以家族公产的方式保存。
“1945年抗战胜利后,藏书开始陆续运回南京,不缺一卷,完好无损。”徐雁说道。
1965年,朱偰将数万册郦亭藏书捐献给南京图书馆,让书香永恒地飘荡在南京城内。
定居南京,携相机撰《金陵古迹图考》
自从踏上南京这片土地后,朱偰便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
《金陵古迹图考》 资料图片
朱偰通过比较长安、洛阳、金陵、北京“四大中国古都”后认为,以“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为给后人留一点记忆,1932年开始,他便开始拿着一部相机对南京的地面文物进行实地摄影、测量。凡古代城廓宫阙、园林宅第等等,朱偰无不遍览、留影纪念。
朱偰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记录了金陵古迹的调查范围,东至丹阳,西至当涂,南至湖熟,北及浦镇。
徐雁曾在其文章中写道:“他(朱偰)早出晚归,在一些偏远地方甚至还要骑马,有时还要在当地过夜。有时天气突变,摄影不成,或时间不够,测量不完,只得下次再去。”
甚至有一次在朝天宫拍照,朱偰被附近的军队医院扣留,军方怀疑他有拍摄军事目标的嫌疑。最后在军方的监督下,到一家照相馆将底片当场冲洗,待确认所摄内容不是军事目标才让离去。
朱偰用了3年的业余时间,历尽艰辛,考察南京古代遗迹,编写了《金陵古迹图考》,又在2000多张照片中,精选了300余幅照片,编成了《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另以六朝陵墓摄影百张,写成了《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
徐雁认为,朱偰所著作品为南京城市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金陵古迹图考》是一部了解南京城市发展史,尤其是“六朝古都”兴废史的重要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