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状不满,又无力改变;满负荷工作,同时偷懒:破局内卷化情绪
前几天,某网站让读者评选2020年十大热词,很多人和我一样选择了“内卷”,可以说,新闻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内卷化“,加上自身疲惫与无力感的真实体验,让我们对这个词格外青睐。甚至某种程度上说,”内卷“已经快和当年的”女权“、”pua“、”原生家庭“一样,成为标签化的词汇。
我们的社会真的内卷了吗?我们自己如何摆脱内卷的侵扰?今天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内卷化情绪的话题。
1、 何为内卷效应?年轻人的内卷情绪来自何方?
内卷化效应原本是一个经济学的名词,“内卷化”现象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吉尔茨发现,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会不断增加水稻种植的劳动投入,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进行不计效率的生产,劳动趋于内卷,从而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他把这个现象冠名为”内卷化效应“,后来,这个概念又被广泛应用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术研究中。
所以,简单的理解内卷化效应,它是指长期从事一件事但却没有突破性进展,也没有渐进式的增长,水平永远都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做无用的自我消耗和自我重复。可以想象,无论是一个国家、社会,还是组织、个人,只要陷入到”内卷化“中,就如同车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无谓的浪费着有限的资源,重复着简单的脚步,浪费着宝贵的人生。
在当今社会,经济经过高速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平稳运行的阶段,高速的科技发展,使得传统行业的职场生存越来越艰难,一些简单重复、非创造性的工作,随时都有被机器取代的风险。与此同时,伴随着整体社会水平的上升,人们普遍感到竞争激烈、压力陡增,竞争的门槛越来越高,人们逐渐有一种感觉:付出越来越多,但挣钱却变得越来越难。
昨天在某社群的读书营中,有一个让成员介绍自己,展望明年的目标的环节,大部分人的目标里都有“赚钱”二字,甚至有些人在三个目标处,都填写了“赚钱”。
“对成功、金钱的渴望与焦虑”和“付出看不到结果,晋升找不到方向”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式链接,这极大的滋生了年轻人当中的内卷情绪。从这个角度说,年轻人的内卷情绪,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奋斗的方向和对自身未来的迷茫。当工作难以与更高远的人生价值发生关联,劳动也就陷入了自我空转的状态。
这种迷茫感在年轻人中弥散,它表现为一方面对自身现状不满意,但同时又缺乏追求理想的动力;人们虽然在满负荷工作,但丝毫不影响事实存在的偷懒、糊弄和开小差。
2、内卷化情绪的关键词:竞争
内卷情绪和竞争脱离不开关系——人们普遍感到社会资源枯竭,上升通道艰难,因此很自然的滋生一种“需要竞争”的心理环境。一定程度的压力成为动力,而过大的压力则会成为桎梏。它会带来压力,并产生焦虑情绪。
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大部分普通人采取了三种应对策略:
第一,佛系:既然拼了命能成功的也只是少数幸存者,那就干脆躺平,无欲无求。
第二,鸡血:只要我卷的比别人快,能把别人打败,那我就赢了。
第三,内卷: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偷懒,天天忙碌,但毫无效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们分别对应了逃跑模式、战斗模式和自我欺骗模式。从某种程度说,它们都是应对竞争的有效方式。当然逃跑和自欺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的本质,都是回避竞争。这三种当中,似乎只有第二种是直面竞争,但是这种方式似乎也有问题。
它的问题在于: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压力和想要把别人battle下去的欲望。所谓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前面有多少“路障”,就需要倾注多大的精力。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不归路”,首先,在成千上万人获取“胜利”的人,势必是极少数,从概率上来说,难度很大;其次,强中更有强中手,即使有幸挤进第一梯队,仍然面临激烈的竞争。这种长时间的竞争,大部分是以消耗自己的体能、精力、其他关系为代价的,长此以往,自身资源也容易枯竭。
而在这三种当中,“性价比”最低的,莫过于内卷。某种程度上说,第一种是以压抑欲望为代价的“最低消耗+最低回报”,第二种则是“最高消耗+可能最高回报”,那么第三种就是“很高消耗+微弱回报”。与其内卷,倒不如干脆躺倒歇着....
这让我想到们现在常使用的一个词:“裹挟”。我们都是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思考如何正确的认识竞争以及如何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不被竞争裹挟,也许是解决内卷情绪的根本问题。
3、思考:竞争滋生的焦虑,是事实,还是被夸大?
如果说现在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想大部分人会表示深有同感。在某培训机构,甚至直接打出了“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广告语刺激焦虑。而近些年我读到的一个最毒的鸡汤,莫过于:“对于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来说,根本轮不到你拼天赋。”。
近些年有些人开始觉醒,咒骂“贩卖焦虑”的商人,但这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咒骂”本身,也许不是因为觉醒,而是因为恐惧。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来访者看到“事实真相”,正如托马斯▪摩尔所说: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就是拉近ta与真相的距离。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被自我欺骗,这其中包括自我的感觉、自我的认知、甚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它们都有可能是“假”的。而世间唯一值得尊重的,只有客观和真实。
当我们感到自己被竞争的焦虑裹挟的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是媒体宣传、新闻资讯让我们感受到竞争压力?还是身边的人和事,让我们深有体会?如果是前者,那么它们描绘的是客观真实的社会现象,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流量、收割韭菜等,渲染出的现象?如果是后者,我们同样可以思考:如果这场竞争是一场“宁愿饿死自己,也要挤掉别人”的恶性竞争,那我们是否还要选择参加?或者以什么形式参加?
很多人的焦虑来自于一种说法:经过一段时间高速发展的野蛮生长期,我们的经济逐渐内卷,发展开始明显缓慢,因为缺少更多的机会,所以竞争空前激烈。
那么,这是事实或事实之全部吗?如果阅读一些经济方面的数据,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仍然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发展局面下,局部传统行业的内卷的确存在,但在一些新兴领域,同样有很多发展的机遇。比如我国对科技领域发展的投资每年都在飞速增长,随着摆脱美国科技封锁需要的持续增长,这个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再比如,随着经济与生活模式的升级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领域、新行业,各种资源越来越从一线、超一线城市往外辐射,我们已经逐渐越来越不需要都挤在一线城市,企图分一杯羹,而新兴城市越来越有活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就是全球化出海,中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从量级还是发展势头上,都越来越有竞争力。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经济层面的宏观数据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活在我自己真实的体验当中。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和这些大数据息息相关。因为它们能从宏观指代我们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跳出自我感受,回到真实的客观世界的一把钥匙——当我们能从全局的角度俯瞰自己的焦虑,也许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竞争的焦虑,可能是来自于那些“宏大”的蛋糕离自己太遥远,而眼下的蛋糕又竞争太激烈。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最根本的话题:我们的内卷化情绪,根源是否来自于缺少应对策略?
4、策略:主动选择,跳出内卷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过一句话:让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加班的人。这个道理可以以此类推,这也许是我们被裹挟的根本原因。而面对被裹挟的慌张感,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我是否有选择权?
第二,如果竞争是真实存在的,我有什么应对策略?
不管是战斗还是逃跑,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自动化的,很少有人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对于生活是否有选择权?
前年动画片《哪吒》中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大热,让很多人对这句话颇有感慨。其实这句话的真谛就在于“自我掌控”。当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对生活有选择权时,本身就意味着我们解决了至少一半的困扰。
内卷化情绪的本质,是一种“丧”的情绪感受,同时包含着“被迫努力”、“注定失败”的认知。而一旦涉及到“被迫”,大部分人都会涌现出无力感。所以,选择权貌似唾手可得,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根本是一件奢侈品——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默认一个认知:对这个世界和局面来说,个人是渺小无力的。
的确,每个人都是历史浪潮中的微尘,但对于个体自己来说,我们却时刻掌握着自主选择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与生俱来的,区别在于我们是否真的意识到并愿意使用它。
主动选择意味着自我负责,而消极内卷,则可以把责任推到外部的环境上——这两者深刻的区别,决定了很多人宁愿选择后者。
除此之外,面对问题缺少应对策略,也是内卷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信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只有当我们具有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时,信心才会滋生。所以,面对社会性焦虑,作为个体的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第一,认知迭代。
前面我们讲了很多经济方面的大趋势和大数据,这本身就是一种将自我认知从“眼下”调整到“全局”的认知改变。不管是哪个层面的认知升级,都对我们的情绪有极大的帮助。事实上,焦虑来自于对不确定的模糊的恐惧。从这个角度说,“明晰”本身,就是解决焦虑感受的有效途径。
比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内卷化情绪来自于缺少应对方法时,我们就可以清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明确规划解决路径,自然这种情绪也就消散了。”潜意识意识化“是心理治疗的核心,也是一个人觉醒的标志。
第二,寻找意义。
很多人被焦虑打败,无法完成沉浸式的持续努力,是因为他们内心当中不笃信自己的努力是否会有回报。当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回报上时,我们就很难产生富有成果的努力。所以真正的“成功”不会来自于短期奖励,而来自于坚定信念带来的长期付出。
这正是德西的“内驱力”的核心理念之一。寻找价值感——即我真正愿意为某事不计代价的付出什么,决定了我们能否保持一个长久的平稳心境。
很多人会觉得这很难,因为你问ta想要什么?最想做什么?理想是什么?的时候,他们大多数答不出来,眼前只有两个字在飘动:“赚钱”,但是赚钱能解决自己的什么核心需要呢?他们没有思考过。
所以,即使他们做梦都想赚钱,但还是赚不到钱,因为对于赚钱的意义,他们仍然没有思考清楚。价值的意义在于主动性——如果赚钱的目的是解决我当下的困境,那这种动力就还远远不够,因为它带着被动感,但如果赚钱的目的是清晰自己要填补内心的安全需要和价值需要,那它的动力就会更强。如果再把赚钱这件事想的更清楚——认识到钱只是自己实现长期价值的必然副产品,那么金钱就会较少带来焦虑(即使在没钱的情况下)。
第三,改变方向。
很多人都会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彰显了方向的意义。如果在一个没有成长空间的方向持续做功,那么显然做功越多,损失越大。很多人用“战略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其实就是在做类似的内卷行为。
所以,我们不仅要低头赶路,更要时常跳出来站在更高处去俯瞰全局,寻找方向。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在未来大有作为的几大领域,我们就可以选取其中最感兴趣,最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领域进行深耕细作。在这样的领域进行“一万小时定律”,才能在一万小时之后真正有效。
很多人的焦虑来自于恐惧“蛋糕没了”,其实蛋糕永远都有,每个人都能吃到属于自己的蛋糕,之所以感觉没了,是因为安全感的匮乏。但是选取吃哪一块蛋糕,可能比冲上去争抢可能更难。后者是艰辛且无效的难,而前者是需要我们沉淀、思考,动用全部的理性思维和知识积淀才能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