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何赏识苏轼?除了治国理念好,另一点不容忽视
宋仁宗景祐三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在小佛家不远处的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个人日后必然震惊整个宋王朝,他就是苏轼。苏轼的家庭文学氛围十分浓郁,其父苏洵岁少年时不喜欢读书,但是后来却是沉迷于书中不能自拔,在家中,苏洵就是苏轼最好的老师,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苏轼开始熟读经史子集,他常常文思如泉涌,并且胸怀大志,准备成年后为国家效力。
嘉祐元年,苏轼21岁,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毕竟在封建王朝时期,一个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参加科举考试是一条最直接的道路,很少有人走其他路途能够成功。父子三人从眉州出发,一路上边走边看,两个月后终于抵达北宋都城汴京,当年九月,苏轼顺利通过举人考试。
嘉祐二年正月,宋仁宗命礼部侍郎欧阳修为礼部考试主考官,国子监直讲梅尧臣为副手,两人共同主持这一年的礼部考试,考试内容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用咱们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命题作文。苏轼认认真真学了十多年,对这样的考试简直是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六百字文章很快的就写完了。
梅尧臣负责文章初审,而后分类转给欧阳修,当梅尧臣拿到了苏轼的试卷时,他直接被苏轼的文笔和思想惊艳到了。在试卷中,苏轼毫无保留的阐明自己以仁政治国的理念,苏轼主张,治国一定要赏罚分明,“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强调“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同时苏轼认为,在赏罚分明的基础上,还有做到赏罚得当,“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在梅尧臣看来,苏轼的这篇文章简直就是继承了孟子的思想,“有孟轲之风”,赶紧将好文分享给欧阳修。
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之后,十分喜爱,“惊喜以为异人”,准备让这篇文章为第一,猛然间想到自己的爱徒曾巩也在参加考试,如果这篇文章是自己学生写的,又被自己点为第一,那些御史又要有话说,为了避嫌,将苏轼的文章点为第二。欧阳修估计忘了祁奚当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一事,更何况试卷被封掉了考生名字。小佛其实还有一个好奇,欧阳修难道不认识自己学生的字迹?
苏轼在通过例不考试之后,又参加复试,这一次他取得了第一名,紧接着仁宗殿试,苏轼与苏辙都考中进士。这时,苏轼不过二十二岁,欧阳修当初的顾忌让他有点感觉对不起苏轼,于是常常在同僚面前盛赞苏轼,并以国士之礼对待苏轼。
其实,欧阳修对苏轼赏识不仅仅是苏轼在考试时表露出来的治国理念与自己相同,更多的则是欧阳修喜欢苏轼的文风,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宋朝六人中排名第一,他本就一直有意推动诗文革新,尤其在出任主官之后,阅读学生的试卷时,特别强烈。宋初文人基本继承了五代那种浮夸的文风,宋仁宗也有意改变,希望整个文学界的风气能够恢复到朴实的境界,同时当时文学派别“太学体”也在流行,他们最大的特长就是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以让人读不懂为傲。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轼朴实无华的文风自然被领导和提倡古文革新运动的欧阳修青睐。欧阳修希望苏轼能够参与推动诗文革新运动之中,毕竟苏轼的文风具有这样的特点,诚如苏轼自己所言:
轼长于草野,不学时文,词语甚朴,无所藻饰。意者执事欲抑浮剽之文,故宁取此以矫其弊。
苏轼没有让欧阳修失望,他的文学成就超过了欧阳修,同时也是诗文革新主要的推动者之一。
参考资料:《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梅龙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