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消费主义”毁掉的一代人,真的会被毁掉吗?
既大方又小气
我有我的理由
2020来了,即将30岁的90后们——包括已经30岁了13天的90后们,一只脚已经跨入了当家人的门槛,还在用6位数密码保护着2位数的存款吗?
前段时间被支付宝年账单支配的恐惧还没有消散,又迎来了新的“打击”。
近期,一篇文章用漫画的形式描述了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消费观:
——120元的电影票,IMAX耶,买它!
——XX视频VIP年费120元,能借坚决不充!
——1000元的大衣,买!
——什么?邮费10块,算了!
——20元一杯的百香果双响炮,去冰半糖!
——水果店,5元一个百香果?这么贵!不吃了!
午茶君也是其中一员,“能借的会员坚决不买”第一拥护者。有人称这样的消费观透露着一种“反差萌”,但也有人说这是“垮掉的一代”的“畸形消费”。
不知不觉间,“垮掉的一代”,这个标签已经在我们身上贴了许久,自媒体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标题:
#被社交网络毁掉的年轻人#
#被网贷毁掉的90后#
#被房租毁掉的年轻人#
......
但是,真的这么容易被毁掉吗?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向来无视权威、勇于挑战的90后们正在用属于他们的与众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标记这一代人的独特性格,塑造了一个两面性突出的代际群体。
也在告诉世界,我们不会轻易被毁掉。
中坚消费力量的崛起
但其实,90后已逐渐成长为了消费支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人口出生率自1987年左右达到改革开放的巅峰后,出现了较大下滑,且其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高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还有数据研究显示,目前中国整个90后是1.9亿左右,整个00后1.4亿左右。90后数量已经占中国总人口的17%,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90后。
因此,随着年龄与收入的进一步增长,90后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工作五年左右的90后,90年-95年之间的人。
撕下你的偏见吧
事实上,不管是90后还是任何一个代际的人群,都无法简单用几个词语一概而论。
曾经的80后也一直被认为是堕落和享受的一代,但如今世界已然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而90后相比于其他代际,是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由生到盛的全过程。他们既能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也更能接受传统文化,追逐国潮热流。
便捷开放的信息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社会速度,恰恰使得想用统一的标签定义90后一代,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我们先把目光拉回上个世纪90年代。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当历史进入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度过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后,即将进入一个全面腾飞的阶段。
1990年中国的人均GDP还只有1663元;
1995年人均GDP是5091元;
1999年人均GDP快速增长为7942元。
这组数字意味在那短短的十年,中国的经济很多年份都是在10-14%的增长中飞速发展。
同时也意味着出生在90年代的不同时期,其实也是出生在不同的经济体中,因为那是一个激烈快速变化的时代。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呈快速增长态势,不管是农村居民消费还是城镇居民消费。且1992年,全国的平均城镇化程度为27.63%,沿海地区城镇化刚刚兴起,内陆基本还没有开始。1995年前,出生在农村的人占7成以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90后出生之际,赶上了中国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之时,告别了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高度发展。
成长在大繁荣环境里的90后们,有人在沿海,有人在内陆,有的人从小经历的就是奋斗,有的人从小就已经不需要奋斗,这一代际人群的组成、经历,都很复杂,这必然体现在人的性格、价值观、消费观念的塑造之中。
90后和每一代人一样,是一群人,又不是一群人。
所以,根本不可能有统一标签,更不能简单归类。
如出一辙的穷,各有各的精致
恩格尔系数不能低
有一个词叫做:局部富人。
说的就是那些在某些地方特别能花钱的人。比如800块的衣服可以买,8块钱的运费坚决不出。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吃”是一件大事。宁可少买一件新衣服,也要大快朵颐饱餐一顿。
前两天刷屏的支付宝年账单也让很多有网友惊呼:原来我的年度账单是被吃掉的!
据美团点评线上数据,中国餐饮消费者中,90后占比51.4%,远远超过90后在总人口的占比。2016年,年轻人人均食品消费为45.9元/日,合算下来,每月在饮食方面的开销至少能达到1377元。
据统计,2019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约为500亿元,消费者中一半是“90后”。而他们也是目前国内咖啡消费的主要人群。对咖啡、奶茶的追捧,也成了当代年轻人饮食消费的新趋势。
累的时候喝杯奶茶,困的时候喝杯咖啡,外卖一定要吃到饱。
人前星爸爸,人后某多多
90后讲究生活有仪式感,但并非对“便宜货”爱答不理,2019年某多多上的iPhone XR降至4899元,销量瞬间上涨至前三季度的五倍,午茶君好几个朋友曾经放言绝不会在某多多上买东西,最后全部真香了……
前段时间,某多多下载分享可领100—200现金的红包活动,在午茶君的朋友圈风靡一时,不管平时多么高冷的朋友,上来就是一个链接,“你被盗号了?”几个字还没来得及发出去对方又来一个截图,“是真的,姐妹一起来赚钱”堵得午茶君哑口无言,甚至有点心动。
毕竟,百元可提现的机会,谁不心动?有羊毛不薅,不配做当代勤俭持家好青年。
就在午茶君敲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正好一位朋友又发来某手的链接,看来年底了,大家都开始冲业绩了。
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招行信用卡曾结合自身消费大数据发布了一组90后的持卡人消费数据,数据表明其消费增速远高于80后,很能花钱;但只选择喜欢的地方花,譬如视频会员15块钱不舍得买,却转身在论坛上“跪求1680的演唱会门票”……“该省的省,该花的花”成为了这一代年轻人的新消费观。
尽管90后的某些消费行为在外人看来可能并不理智,却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当他们在消费上精明起来时,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在非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立刻成为精明的“人形计算器”,但当他们愿意为兴趣花钱的时候,价格变得不再重要。
在心理学中,有个理论叫“厌恶损失心态”。
该理论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在意的不是价格高低,而是有价格对比下的高性价比。买1000元的衣服,很多人未必觉得贵。但是还要再出10块钱运费,带给人们的心态就是“损失”,这会损耗他们的消费幸福感。
所以“该省省”,颇符合人性。1000块的大衣可以,10块钱运费不可以,不是他们畸形的消费观。
而是90后这一代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精明解构这个世界,也用这种精明打败80后。
回归到生活本身,这届年轻人所理解的生活是与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超越金钱。
超前消费,及时行乐
午茶君及身边的朋友们每天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及时行乐”。
其实这么说也不是就要把钱都挥霍掉,在当下极尽享乐,而是透露了一种“在充满变数未来,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
恰逢互联网金融大跃进,巨头们纷纷送债,90后们借贷消费要比前人方便得多。
2018年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呈现一副惨淡的现状,90后人均负债12万多,是其月收入的18倍,而且56%的90后没有存款,开始储蓄的人中,每个月也只能存下1389元。
这个数字实在是有点吓人。但是中国这么巨大的体量,约1.9亿的90后,很容易在平均中,失去了对局部的把握。而每一个局部,比如10%的量都意味着是一千九百万的体量。
虽然90后们有着超前的消费意识,经常使用信用卡消费,也是网上分期付款的主要群体,但都是适度消费,超过90%的人不会用完花呗的额度,也有非常自觉的信用意识,会按时偿还所欠的钱。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首份《90后攒钱报告》。报告显示,92%的年轻人每个月都会有结余,80%的人会将结余进行理财;对比他们的余额宝和花呗则发现,90后每月在余额宝攒的钱,平均是其花呗账单的4.5倍;此外,90后初次理财时间比父母早了10年。
对90后而言,性价比是一种能力,是兴趣之余日常生活的成就感。“该花花、该省省”“及时行乐”“先吃饱了再说”,说明他们更在意自身感受,对生活品质有追求,在消费过程中更看重产品质量和服务,即购物体验。从这方面说,他们的消费观其实更理性。
最后
消费主义在90后心目中是既成事实,无需再教育。他们热爱消费,既大方又小气,在消费主义的五光十色里,所有人要抗争的,只是自己的欲望。
把金钱花在刀刃上,才是硬道理!
© 好文回顾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财经下午茶
微信号 : featea
微博:@下午茶财经
▇ 欢迎加入
茶粉的大家庭
网络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