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出土记述

从小记得西门有个水城门,跑出小西街、唐子湾是一片桑叶地和地园,那时城门遗迹尚存,隐隐记起水城门满是竖条石,还看得出是城墙的遗迹。

六十年前,小朋友钱新范从鸿喜寺巷搬到“木桥头”,我们经常来到这里玩。先前经过牛棚头西面一个土堆堆,进入一个弄堂,两面墙壁很高,差不多一人来高的护墙石,听说里面就是钮状元的住宅。这是我的初始印象,南门有个状元坊的地方。

新范家在木桥头(永安桥)北面的桥脚处,往西有个柴行,再往前就是“木桥头小学” 外围就是“水城门” (清源门)。

文革时,没事干,整天在这里打牌,游泳、扳魚、在城墙边捉蟋蟀等。时光易过、岁月蹉跎,不觉老之将至。

近十几年湖州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包括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没有间断过,先衣裳街改造,后状元街建设开始。

自从房地产兴盛以来,建筑业、装潢业、种植业……,凡是与房地产有关行业都旺盛起来,国家赚大头,企业赚中头,个人赚小头,大家得益。

个人里边还派生出来许多分支,其中有一支是土方承接人、挖掘机人员、收废品人员、挖宝人员(拾荒者)等,大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日以致夜不停地劳累着,有人靠机缘,有人靠勤奋,各人各运。这部分人接触古物最多。

2015年湖州状元街的建设中,湖州原“木挢头小学”的工地上,两辆挖土机正在昼夜不停地挖掘土方,这里面临市河(直通苕溪),市河南侧是小西街。

这里原是近湖州西的水城门——清源门(构造水城门需要大量的石块),故施工中遇见乱石成堆的状况也不足为奇,况且挖到深处,挖掘机是机械操作,夜以继日泥石不分只顾往工程车里装,卸货地是南门是某基建工地(需要填土)。

工程车载着烂泥和石块往南郊卸货地驶去,目的地是一处基建工地,这里将成为某某小区,卸货后,马上招来一群“拾荒者”。

其实近几年“拾荒者”成份比较复杂,抱着相同的目的走到一起来,其中不少“拾荒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文物)水平,经过长期的实训或多或少懂得一些古物的知识。(他们的对立面是“国宝帮”,一实一虚、一武一文而已。)

比方说:“古城的乱泥里边,有历史的印迹,有碎瓷片、古砖瓦、古钱等,他们或多或少懂得一些古物的知识,这些不但好玩而且还有经济价值,有的甚至知道这一区域的历史底蕴,盼望好东西出现。

“拾荒者”有人热心于捡碎瓷,有人关切于拾古钱……。反正是有历史和经济价值的残存古物,他们反复筛洗。这些人良莠不齐经济利益为重,首先想到如何转换成钱,受生活所逼,最直接的是卖给贩子,一手拿货一手交钱来得爽快。

在污泥里边,有几个人穿着高靴套鞋,拿着金属探测器的来回搜索古钱币,一脚深一脚浅,忽然看见一块石头上有字迹,反正污泥中的石头,犬牙交错凹凸不平,初看起来还全看不出是残碑,只不过有字迹而已,以前出土石头也有字,都难于值大钱。

可石头太大,招呼两人前来帮忙,他们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有文字的东西都好卖钱,一块发现有文字的石块后,在同一区域又发现一块,然后到南门公路边某某家去冲洗。

经冲洗后,原来是一块残碑,分成两大块,又去找余下的,化了不少精力,又找到块小的,至于碑文如何?反正知道是古碑,至于是不是颜真卿手书的碑文,还真没有人知晓。

否则沒有人敢做这笔交易,拾荒者不是专业的文物工作者,他们是一群变废为宝的人,只图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专业的技术和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他们凭着几年下来的实战经验,知道可以换钱,由是经过一阵讨价还价卖给了拾荒者小朱,然后知道卖给了杭州人,至于如何到了林霄、陈钦夫妇手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的《西亭记》残碑现在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最后的得到者、捐赠者说起,林霄、陈钦夫妇六年前在香港成立了慈善机构“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几年来持续资助艺术史的研究。林霄为浙江大学机械系80级校友。

浙江大学官网透露,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9月8日正式开馆,目前的“镇馆之宝”则是《西亭记》残碑。“感谢这次捐赠,让我们的师生在自己学校的博物馆就能看到颜真卿的碑,真是太幸福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白谦慎说。

可能,林霄、陈钦夫妇不清楚此残碑是近来湖州流落到杭州去的,也有可能知道,这原是属于湖州的古物。只不知是什么时间流入杭州的,正常思维,古物哪能像陀罗一样,老在一个地方打转呢?

林霄、陈钦夫妇得到这一颜真卿书的残碑后,立即无私把它捐赠给母校——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实现了慈善机构“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创立的初衷。

再说那个最初的杭州收藏者,大概是他发现了此碑的价值,千挑万选把它转让给最适合的收藏人林霄、陈钦夫妇,既做了大好事,不使这件珍贵的书法作品流落到更远的外地去,也实际上是保护了自己。

外地人到湖州觅宝的很多,杭州人经常来湖州收集古玩的人有不少,现在交通、通讯便利,好直接交易当场结清;还有政策不准许交易的文物,很多通过隐蔽的渠道,暗里交易;再有一些模棱两可好打擦边球的东西。

就拿颜真卿书的残碑为例,假设通过正规渠道,上交博物馆,果然好,不过实行难度较大。

“拾荒者”具有家庭负担,需要经济效益来鼓励,付出辛苦给于回报是必须的,现在的“拾荒者”做一天算一天,而且很辛苦,获得的劳动报酬是不相等的,好起来几百块,不好白忙一场也是常有的。他们跟博物馆的考古人员的旱涝保丰收区别很大。

博物馆的领导和人员也难,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会有什么东西?那么多基建工地?如果一个个派人看管的话,又不现实,等等等等。再说“拾荒”没有定数,完全是随机的,难以管理。

这件残碑就是通过“拾荒人”流到杭州,还有“拾荒者”不明白哪个东西好,值得收藏?哪件残存的古物博物馆正在征收?收藏者往往是经过好几人的手才把东西搞得手,才晓得这件东西的真正的价值。

对于这样的一件碑刻珍宝,在湖州存留了一千二百多年(其中包括残碑在污泥中留存几百年)。

湖州人、文物爱好者、书法爱好者等都有高兴的一面又有懊恼的一面,埋没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能够从从污泥里重新再现光华,这本身就是让人值得称颂大事,更何况颜真卿的碑残存湖州少之又少,它描述了湖州的环境、人文等;另一方面,这样的结局已是不错了,虽然没有皆大欢喜,有些人个中的痛苦是一般人难于理解的,可以到省一级博物馆欣赏颜真卿书的《西亭记》残碑,是大数人能够接受的。

衷心感谢寇丹先生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

2020年8月28日,建强口述、铨铨撰文。

后记

湖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江南城市。景色旖旎、民风淳厚、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历来被誉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

作为“文房四宝”之首——湖笔的诞生地,湖州书画历史悠久,渊源深厚,享有“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的雅称,历史上曾哺育或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吴昌硕、沈尹默、费新我等一批书画大家,谱写了璀璨的书画文化。

唐朝是中国书法的黄金发展期,其间隶草行真纷至沓来,高手大神风云际会。草圣张芝、楷书鼻祖钟繇、书圣王羲之、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等等,每一位都是高山仰止,无人能及。

然而李斯创立的小篆却一直无人问津,直到李阳冰的出现。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用篆书题额,可见其篆书影响的深远。

颜真卿书的《西亭记》,碑文是这位唐代书法大家任湖州太守时所写楷书,碑额当是李阳冰所题小篆。

遥想当时李阳冰与颜真卿情谊非一般人可比,两人同为著名书法家,同为文人,同为浙江地方官。

李阳冰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59),曾任缙云县令。上元二年(761),迁当涂县令,有政绩。北宋《宣和书谱》称其书法云:

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势,太阿龙泉语其峻,实不为过论。有唐三百年以篆称者,唯阳冰独步。

颜真卿(709年至785年),字清臣,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的近五年间,他广罗文化精英,编著中国古文字形声之义巨著《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重视新建和恢复历史文化遗迹;撰《湖州石柱记》《项王碑阴述》等,厘清史实,提升了湖州的文化品位。

笔者到缙云仙都去追寻颜真卿和李阳冰书法交往,发现“倪翁洞”是李阳冰所题小篆。在同一地方的摩崖石刻为颜真卿所书。“初”字缺一点,是书法家有意为之,据说:“初阳谷”三字与“丹杨葛蒙勒石”六字,同为李阳冰从书友颜真卿处索得。然后,他有意将自己得意之作“倪翁洞”与颜真卿之“初阳谷”并刻于阳谷洞,“以擅连璧之美”。

未完待续

更新于 11-22
(0)

相关推荐

  • 书法,赵孟頫 湖州妙岩寺记

    <湖州妙严寺记>题额六个大字为#篆书# ,其余整幅作品以楷书书写,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美.笔画开张舒展,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 具有极高的书法造诣, ...

  • 赵孟頫《妙严寺记》,后人学习赵氏楷书的最佳范本!

    碑帖简介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湖州妙严寺记>是元代文人牟巘撰写,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创作的一幅楷书书法作品,纸本原稿现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所刻之碑位于 ...

  • 楷书四大家之颜真卿《多宝塔碑》欣赏

    楷书四大家之颜真卿<多宝塔碑>欣赏 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文武双全,人如其字,刚正威武有气节,最终以死明志. ...

  •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江南仅此一块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馆展 杭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 唐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 唐大历十二年(777) 石灰岩质 左侧残高112厘米,右侧残高133厘米 宽约95.5厘米,厚约40厘米 林 ...

  •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

    近期,一块新发现的颜真卿碑<西亭记>亮相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开馆大展. 碑文是这位唐代书法大家任湖州太守时所写,正值他成熟时期,也是其从未露过面的一件书法作品. 颜碑存世寥寥,弥足珍贵. ...

  • 颜楷如何写出篆籀气?颜真卿《西亭记》临习,兰亭奖得主朱杰分享

    颜楷如何写出篆籀气?颜真卿《西亭记》临习,兰亭奖得主朱杰分享

  • 颜真卿69岁楷书:《西亭记》残碑艺术欣赏

    唐代颜真卿69岁楷书 <西亭记>残碑艺术欣赏 这件来自唐大历十二年(777年)的珍贵文物,由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捐赠.碑身四面环刻楷书,碑阴上部浅刻有篆字"柳文畅 ...

  • 薛龙春: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的三个问题

    颜真卿的<修西亭记>, 或许是我们观察自然外力型塑碑刻风格的一个极好样本. 当我们在谈论一块碑刻的风格时, 我们到底在谈论书家的意图, 碑石的意图, 匠人的意图, 还是大自然的意图? &l ...

  • 迄今最全颜真卿存世书法全集,《西亭记》残碑首次收录

    <颜真卿书法全集(珍藏版)> 朱关田 主编 / 浙江摄影出版社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书风端庄雄强.朴茂遒劲,对晚唐.五代.宋代的影响至深且巨,其楷书尤为著名,世称"颜体&qu ...

  • 水落石出的颜真卿西亭记碑

    颜真卿素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享誉于世,他书丹的碑刻无一不是中国艺术史上不朽的经典.2019年,颜真卿撰书的<修梁吴兴太守柳文畅西亭记>残碑重现世间,引起了学术界和艺术界的高度 ...

  • 《西亭记》残碑乃镇馆之宝

    `唐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唐大历十二年(777)石灰岩质左侧残高112厘米,右侧残高133厘米宽约95.5厘米,厚约40厘米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捐赠 拓片局部颜真卿存世碑刻原石究竟有多少 ...

  • 颜真卿西亭记碑

    文本·书风·史迹: 颜真卿碑刻研究工作坊综述 陈文波 颜真卿素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享誉于世,他书丹的碑刻无一不是中国艺术史上不朽的经典.2019年,颜真卿撰书的<修梁吴兴太守柳文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