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疾解病:热与暑

中、西方医学对发热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医学根据发热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热病学理论及诊疗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的贡献。西方传统医学对发热的认识落后于中医学近一千八百余年,直到19世纪医用温度计发明后,发热及相关疾病的研究由此进入现代科学时代。本文向大家介绍发热的医学史及其相关知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发热的认识
1、中医学对发热的认识
(1)热与热病
“热”字最早见于《詩·小雅》“谁能执热,逝不以濯?。”钱钟书考证“执热”为“热不可解”之意,东汉许慎《說文解字》注解“热”字为“溫也。”东汉末期刘熙所著《釋名》进一步解释为“焚也,如火所燒。”从文字起源考证,发热是各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热”字出现正是为了准确描述人体发热这一特殊现象。
两汉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黄帝内经》首次将发热作为一种独立疾病进行研究,《素问·热论篇》是已知最早的热病学文献,该篇以黄帝向岐伯请教何为“热病”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热病的病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预后、饮食禁忌等内容,文末还引出“病温”与“病暑”两种热病相关并发症概念。
受《素问·热论篇》关于“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启发,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创立了寒邪等外感因素致病的伤寒流派,《黄帝内经》关于热病发病过程为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依次发展的论述更是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理论与实践的肇始。《伤寒杂病论》之“温病、伤暑、热病、湿病、伤燥及伤风病脉证并治”等专篇开启了对时行疾病和温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先河,通过后世医家不断探索,特别是元明清三朝众多医家对温病的发展,中医学对外感疾病的认识日趋完善和成熟。
(2)现代中医学认为发热的病因包括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因此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根据病邪及人体反应可分为实热和虚热,根据发热的高地可分为壮热与低热两种。现将相关概念附录如下:
 ① 壮热:是指身体发热,热势壮盛,扪之烙手,或伴恶热烦渴的一种症状。壮热成因很多,外感病初起,发热恶寒同见;当病邪人里,邪正交争,热势壮盛即可出现壮热,壮热为病邪入里的标志之一,多见于外感热病的高潮阶段。
② 低热:是指身体自觉发热,但热势不高。低热可以是病理性发热,多见于痨病等疾病;还可见于功能性低热和生理性高体温。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等精神心理原因也会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低热。
③ 潮热:是指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一般,潮热通常是急性热病的后遗症。实证潮热多由于外感,发热较高,热退不清,到一定时间复又上升;虚证潮热多由于劳倦内伤,气血亏损,发热较低或仅自觉发热,病情缠绵。
④ 五心烦热:是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常见于虚劳等疾病。多由阴虚火旺,或病后虚热不清,以及火热内郁所致;部分患者由情绪紧张或环境因素引起,不属病理范围。
2、中医学对暑的认识 
(1)暑与暑病
《易·繫辭》记载“日月運行,一寒一暑。”《说文解字》注解暑为“热也。”《释名》曰“暑,煑也,如水煑物也。熱,爇也,如火所燒爇也。”《說文解字注》“暑與熱渾言則一,故許以熱訓暑。……暑之義主謂溼(同“湿”),熱之義主謂燥,故溽暑謂溼暑也。”由此可见,“暑”字最先与“热”同义,但东汉晚期人们已经发现“热”与“暑”有所不同,“热”仅指温度升高,而“暑”除温度高外,还伴有湿度的增加,故古人在“热”字之外另造一“暑”字,以示二者的差别。
暑病的概念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明确指出暑病是发生于夏季的一种时行疾病,还提醒“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表明当时医家已经知道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防御反应。《伤寒杂病论·伤暑脉证并治》篇指出暑病的发病部位在肺,病机为暑伤元气,临床表现有口渴,汗出,神昏,气短,寸口脉弱等,张仲景所创竹叶石膏汤十一个方剂,至今仍是治疗中暑、中暑并发症及其他内伤发热的有效方剂。
仲景之后历代医家对“暑病”有冒暑、中暑、伤暑、暑风、暑瘵、暑厥、疰夏、伏暑等不同称谓,基本都属于现代医学中暑与热辐射病范畴,唯有“暑温(瘟)”一病,因多发于蚊虫滋生的夏秋季节,属于暑热疫毒随蚊子叮咬而进入人体所致的温疫类疾病,除发热外,多伴有头痛、项强、呕吐、神昏、谵语,痉厥等神经系统证候,可形成大范围流行。1934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其病原体为乙型脑炎病毒,又被称为日本乙型脑炎。
(2)现代中医学认为暑是夏季主气,同时又是外感六淫之一,凡夏天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都统称为暑病。现将暑病相关疾病的概念介绍如下:
① 冒暑:是因夏季感受暑邪或暑湿,邪入肌表,伤及肺胃所致。临床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高热、汗出,头晕,乏力,可伴见咳嗽,咯痰,或脘痞,腹泻等为特征、常见于夏季的外感时令类病。冒暑属于暑病轻证,邪势轻浅,病程较短,极少发生传变,预后良好;若暑热伤肺,肺失宣降而伴发咳嗽,咯痰称为暑咳;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发病于夏季,故又称之为夏季热,特点为体温常随气温变化而升降。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暑热症或夏季感冒。
② 中暑:是因在高温或烈日下劳作,或夏季炎热湿闷,暑热或暑湿之邪卒中脏腑,热闭心神,或热盛津伤,引动肝风,或暑闭气机所致。临床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伴见呕恶、腹痛,甚或神昏、抽搐等为特征的外感时令类病。本病起病急,传变快,多发于夏至后的酷暑季节,无传染性。本病相当于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
 ③ 暑秽:是因暑湿秽浊之气侵及肺胃,气机不利,或邪扰心神所致。临床以头痛而胀,脘痞胸闷,烦躁欲呕,肤热有汗,甚或伴见神昏、耳聋等为特征的的外感时令类病。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④ 疰夏:是因暑湿侵袭,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临床以夏季摄食减少、纳呆甚或厌食,倦怠、嗜卧,或伴见低热等为特征的暑病轻症。本病多发于脾胃虚弱的小儿或体质虚弱的成人,有明显的季节性,入秋后燥气行令,湿气自化,本病即可逐渐痊愈。疰夏为中医学特有的季节性外感时令类病,在现代医学中无相对应的疾病,对夏季不明原因的低热或中暑先兆多参考疰夏进行诊治。
二、西方传统医学对发热的认识
医学尚未出现之前的蒙昧时代,远古人类就已经注意到发热这种现象,当时的人们认为发热是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征兆,世界很多文明早期记载中都把发热与中邪、撞鬼、鬼邪附身等联系在一起,如古希腊人认为发热是火神赫菲斯托斯公对人的处罚,罗马人曾经修建三座神庙来供奉发烧神,发热时就到神庙祈求一个护身符以求得解脱。公元前324年,古马其顿王国33岁的亚历山大帝死于高热,14世纪的一位基督教神父在其留下的手札中还认为亚历山大帝的死因是杀戮太多,恶灵缠身。17世纪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也死于发热,他本人认为是被其杀死的圣女贞德附身所致。直到17世纪60年代,英国名医托马斯·西德纳姆还认为发热是大自然征服人的武器。
早在公元1世纪,罗马医生赛尔苏斯(Cornelius Celsus)就已经注意到发热是炎症的四大症状(红、肿、热、痛)之一。但整个中世纪,西方人主要通过符咒、念诵咒文和驱邪等方法来治疗发热,17世纪时,医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热病是体液不平衡造成,发热是机体内存在坏的体液所引起,以此,往往给患者进行放血疗法来清除毒素,包括直接放血和在胳膊、前额放置水蛭吸血。18世纪时的欧洲报纸上充满了各种用蚕蛹、泥鳅和其他不知名的虫子治疗发热的滋补品广告,英国皇家科学院的简·丹尼斯爵士认为发热是血液将心脏快速跳动产生的热量带到全身所致,并据此给出换血的治疗方法,疯狂的丹尼斯曾经为一位高热患儿输入羊血治疗,他后因给一位精神病人输入动物血液致人死亡而被审判。
19世纪后,医学界对发热的认识有了初步进步,英国医学博士托马斯·雪登汉认为发热是人体消除本能外敌的本能手段。20世纪后,人们才认识的发热仅仅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对不同疾病引起的发热,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只有治好了原发病,发热自然可以消退。
三、现代医学对发热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发热及相关疾病诊疗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计的发明
测量人体体温,对诊断发热及判断发热程度重要作用,医用体温计的发明使得人体温度可以被客观测量和记录,体温因此被列为最重要的四大生命体征之一。
(1)水温度计:1592年至159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水温计,在一根直而细长的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注满水后插入水槽中,当气温变化时管内水柱高低会发生变化,由此可知道气温的高低。1612年,意大利医生Santorio在伽利略温度计上标记出可测量的刻度,但由于体积庞大,需费时费力才能读取患者体温,未能在临床推广。
(2)酒精温度计: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佛罗伦萨的费迪南公爵伽利略温度计进行改进,将玻璃管里的水换成酒精,为避免酒精挥发他将玻璃管两端完全封闭。酒精温度计缺点是酒精的沸点为78摄氏度,当温度在78摄氏度以上,玻璃管内会变得模糊不清。
(3)水银温度计:1714年,荷兰物理学家华伦海特发现水银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比水快,他因此制作出水银温度计,华伦海特还创建了以其命名的温度标尺--华氏温度表。由于水银要到357℃才沸腾,因此水银温度计可测量的温度比酒精温度计更高;而且由于水银是一种闪亮的银色液态金属,观察更为清晰。1867年,英国医生托马斯·艾尔伯特发明了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便携式医用温度计,长度仅为6英寸,只需五分钟即可记录患者的体温,深受医生的欢迎,医用温度计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自此,专门测量人体温度的体温计正式诞生,并一直沿用至今。
(4)电子温度计:本辛格发明耳温计之前,测量体温还主要是把温度计放入口腔、腋下或直肠进行测量。1964年,美国海军医学研究中心的本辛格博士认为体温调节中心位于下丘脑与耳朵的鼓膜靠近,二者都由同一血管供应血液,他因此发明了利用鼓膜温度来估计核心温度的耳温计,耳温计测得温度更接近于人体的核心温度。1984年,美国发明家大卫·菲利普斯对本辛格的耳温枪进行改进,他把红外线感测组件装到耳温枪内,通过检测鼓膜所发出的红外线强度来测量耳温,比传统的体温测量更为准确。
2、体温测量与发热分类
1851年,德国精神病医生卡尔·温德利希采集了2.5万例患者的腋下体温,通过对超过100万个数据的分析,他明确人体正常体温在36.3~37.5C之间。现代临床上多根据口腔温度来测定体温,37.3~38℃称为低热,38.1~39℃称为中度发热,39.1~41℃称为高热,超过41℃以上属于超高热。将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量的体温数值连接起来成为体温曲线,这个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常见的类型有弛张热、间歇热、稽留热、双峰热、双相热和不规则发热等。
通过美国健康线(Healthline)疾病数据库可知,与发热相关的疾病数量多达几百种。不同疾病引起的发热其热度、热型和过程有所不同,如伤寒发热表现为体温逐渐升高,并在数日内上升到最高点;大叶性肺炎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体温就上升到最高点。大叶性肺炎通常表现为稽留热,败血症多呈弛张热,疟疾表现为间歇热,波状热常见于布鲁菌病,回归热常见于霍奇金病,而不规则热多见于结核病。
 3、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现
对发热的过程研究发现发热可分为体温上升期、持续期和退热期三个阶段,这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对体温的研究。首先发现体温与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密切相关,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会提高13%。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发热持续期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因此恢复至正常。体温下降时,大量出汗可导致体液丧失,年老体弱患者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休克症状体征。
体温稳定对维持人类正常生理活动十分关键,发热、中暑等引起体温调节紊乱会打乱很多重要生理活动,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对体温调节机理的研究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体温调节中枢及体温调控机制。约在19世纪,就有报告发现损毁狗的局部下丘脑会引起体温升高;20世纪40年代,神经生理学家以定向刺激法和局部毁损法证明下丘脑前部为散热中枢,后外侧部为产热中枢;60年代先后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特别是在下丘脑视前区和前部的热敏神经元对温热刺激最灵敏,温热刺激该部位可引起散热反应,而以冷刺激时结果相反。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在37℃,医学界为此提出体温中枢调定点学说。该学说认为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下丘脑前部视前区的温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其神经元活动的强度依下丘脑温度的高、低而改变,流经此处血液的温度超过37℃时,温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如流经此处的血温不足37℃时,则引起相反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中枢调定点的变动范围很窄,生理活动或病理反应可引起调定点改变,细菌感染所释放出来的致热原可使温敏和冷敏两类神经元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产热与散热过程将在较高的水平(如38℃)上达到平衡,因此出现发热。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阻断致热源作用,使调定点降回37℃,这一作用仅对发热患者有用,不会影响正常人的体温;氯丙嗪是通过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从而使体温调节失灵,对发热和正常体温均有降低作用,因此可用于人工冬眠和低温麻醉。
4、现代医学对中暑的认识
中暑(Heat stroke)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以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中暑按轻重程度可分为: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这时只要改善环境,充分休息,症状很快会改善。
(2)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表现。可有呼吸及循环衰竭早期症状。如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常常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体温可高达40℃,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循环衰竭,还可以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及维生素缺乏。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① 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常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者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典型表现为高热(>41℃)、无汗和意识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是:脑、肝、肾和心脏。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升高,生化及肝肾功能检查异常,心电图可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的表现。
 ② 热痉挛: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表现为四肢阵发性的强直性痉挛,最多见于下肢双侧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实验室检查可查询血钠和氯化物降低。
 ③ 热衰竭: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及环境者。患者可有多汗、疲乏、无力、头痛、头晕、脉搏细弱、血压偏低。

参考文献

1、王建枝,吴立玲,陈琪;《疾病机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江意;古老的恐怖从未消退 发烧的历史;世界博览;2015年21期。

3、呼海燕,林友胜;发热的研究历程和进展;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王琳,焦红军;发热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医研究 2000年第02期。

5、宋洋洋,任弋,季晖;发热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药学研究;2017年02期。

(0)

相关推荐

  • 第三章第1节温度 笔记与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典型习题: 1.1983年南极洲最低气温是-89.2℃,它读作( ) A.零下89.2度 B.负89.2摄氏度 C.负89.2度 D.摄氏负89.2度 2.甲温度计读数:___ ...

  • 猪多少度才算发烧?看猪各阶段正常体温大全,收藏备用!

    现在很多猪场都是用温度计来测量猪的体温,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兽医,甚至专家教授对猪的正常体温都搞不清楚.为此,我们把猪的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养猪要知猪,更要懂猪,这样才能更好的养好猪. ...

  • 幼犬体温多少是正常?过高过低都不行,正确量取体温也有技巧

    科学养宠 上巨小萌 阅读全文,大概需要3分钟 一般来说,在四周龄之前,幼犬的正常温度比成年犬的低几度.了解幼犬的正常温度和异常的情况,可以帮助狗狗健康成长. 一.幼犬的正常体温 一个刚出生的小狗无法调 ...

  • 现代针灸临床集验

    第 1 页 第 一 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发 热 发热是人体邪正相争的表现 ,为许多疾病常见的一种症状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由于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作用,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故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 ...

  • 阳气的强弱——决定人体抵抗力的强弱

    同处于流感爆发的时期,为什么有些人会得病,而有些人健康.这不是因为运气的好坏,也不完全是由于那些人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做得更好,而是在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同.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人体阳气功 ...

  • 说疾解病:湿与湿病

    中.西方医学在诞生和发展初期,都曾经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吸收和借用了大量的文字或词汇,以便描述相关疾病及其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中文"湿"字最初被中医学借用来描述身处潮湿的 ...

  • 说疾解病:水与水肿

    "水"字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甲骨文中"水"字极似原始人类为寻找水源而作出的标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发现,水是生命存在的源泉,人体体液占体重的70%左右,人在 ...

  • 说疾解病:痰与饮

    痰饮病是极具中医特色的一类疾病,因研究痰饮病而形成的痰饮学说也是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相关概念的含糊,痰饮病一直是中医学中最难诊断和界定的疾病,痰饮学说特别是所谓"无形之痰 ...

  • 说疾解病:消与渴(下)

    二.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人类对糖尿病的认识,前后经历了3500多年的历史.下面将对糖尿病主要问题的相关研究历史回顾如下: 1.糖尿病的发现历史 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在莎草纸上记载了一种&qu ...

  • 说疾解病:消与渴(上)

    人类发现糖尿病已有3500多年历史了,糖尿病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和"富贵病",但2017年11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82亿,预计到20 ...

  • 说疾解病:眩与风眩(下)

    二.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1.血压及血压测量的历史 (1)有创血压检测 1628年,英国解剖学家哈维注意到动脉被割破时血液因巨大的压力而喷射出来,通过触摸脉搏跳动可以感觉到这种压力,血压概念由此萌发 ...

  • 说疾解病:眩与风眩(上)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国第6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全国患者总人数超过3亿多人.在血压概念及血压测量方法出现以前,无论中国传统医学还是西方医学, ...

  • 说疾解病:风与中风(下)

    二.西方医学对卒中的认识 1.从 Apoplexy 到 Stroke 希腊文 Apoplexy 与英文 Stroke 都是突然被打倒的意思,翻译成中文都是中风或卒中.Apoplexy 由apo + p ...

  • 说疾解病:风与中风(上)

    中风是人类与相伴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在如今高居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首位,中国居民终生发病风险高达39.9%,每年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及古希腊医学家相继开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