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临床执业第二单元密押 180分

01、循环系统

1.心肌收缩力的减弱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
2.前负荷增加(容量):瓣膜关闭不全的疾病、先心病、全身血量增多或有效血容量增多(慢性贫血和甲亢)
3.后负荷增加(压力):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瓣狭窄。
4.非急性心梗:I级:有心脏病,但是体力活动不受限;Ⅱ级:有心脏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体力活动可引起症状),III级: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及一般的家务劳动可引起症状,IV级:有心脏病,休息时就有症状,任何活动可引起症状。
5.左心功能不全最早出现的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6.右心功能不全的典型体征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7.心力衰竭、瓣膜疾病、心肌疾病首选的检查是:超声心动图。
8.心律失常和心绞痛首选的是心电图。
9.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首选的检查是:心肌酶。
10.冠脉造影:冠心病金标准。
11.急性左心衰最主要的表现:粉红色泡沫状痰。
12.房颤最常见的原因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13.房颤的典型体征是:第一心音强弱不等(S1);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
14.房颤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f波。
15.房颤f波频率:350-600次/分。
16.房颤心室率:100-160次/分,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17.房颤时控制心室率首选的是β受体阻滞剂。
18.房颤时转复窦律:胺碘酮。
19.房颤时候预防血栓首选药物是:华法林。
20.房颤抗凝要调节INR至2-3,转复前用3周,转服后用4周。
21.la-奎尼丁;lb-美西律;lc-普罗帕酮,利多卡因;Ⅱ>-p受体阻滞剂;MI--胺碘酮;IV—钙离子拮抗剂。
2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正常人,突发突止。
2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逆行P波。
24.刺激迷走神经:按摩颈动脉窦及valsalva吞咽动作等可终止室上速。
25.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26.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稳定:利多卡因。
2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直流电复律。
28.—度房室传导阻滞:ECG:每个P波都有相应的QRS波,但是PR间期长于0.20s。
29.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ECG: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30.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和心室独立活动各不相关;大炮音,起搏器。
31.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冠心病。
32.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快速心率失常(室颤和室速)。
33.心脏骤停的金标准:颈、股动脉搏动消失(不是桡动脉)。
34.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2交界处。
35.心肺复苏的按压程度:胸骨压低至少5cm,随后松弛,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36.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100/分。
37.心肺复苏的最常见的并发症:肋骨骨折。
38.心、肺复苏的复苏后,保证一切复苏措施最有效的是: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39.可拉明:维持肺功能稳定最有效的药物。
40.电除颤: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
41.心肺复苏首选的药物:肾上腺素。
42.室速或室颤患者首选:利多卡因。
43.心脏骤停引起的最基本的病理是:脑缺氧、脑缺血和脑水肿。
44.复苏的重点是:防止和减轻脑水肿。
45.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90〜99mmHg。
46.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100〜109mmHg。
47.3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80mmHg≥110mmHg。
48.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
49.高血压脑病:主要脑水肿的表现。
50.氢氯噻嗪药物禁用于痛风的患者。
51.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支气管哮喘。
52.ACEI类药物禁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肌酐>265umol/L、高血钾、妊娠肾衰竭。
53.左前降支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54.心电图一过性ST段抬高:变异性心绞痛。
55.变异性心绞痛首选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
56.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
57.心肌梗死狭窄≥50%具有病理意义,狭窄>70-75%以上会严重影响血供。
58.心肌梗死后最先升高的是肌红蛋白。
59.心肌梗死后最有典型的物质是肌钙蛋白。
60.心梗:前间壁V1-V3;前壁V3-V5;后壁:V7-V9;广泛前壁V1-V5;下壁:II、III、AVF;高侧壁I、AVL、V8。
61.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喀喇音。
62.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左心室游离壁破裂。
63.心肌梗死后栓塞:最常引起脑栓塞。
64.心肌梗死后心室膨胀瘤(室壁瘤):ST段持续抬高。
65.心肌梗死后综合(Dressler’s综合征):多发生在心梗后1周,表现心包炎、胸膜炎。
66.有心源性休克的先实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67.主动脉夹层、高血压>180/110mmHg是溶栓的禁忌症。
68.溶栓药物首选:尿激酶。
69.最常见的瓣膜疾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70.二尖瓣口的正常面积:4-6平方厘米。瓣口面积>1.5平方厘米,轻度狭窄;1.0-1.5平方厘米中度狭窄;<1.0平方厘米重度狭窄。
71.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症状的是呼吸困难。
72.二尖瓣狭窄的典型的体征是二尖瓣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73.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舒张早期的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见于二尖瓣狭窄。
74.二尖瓣狭窄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房颤。
75.主动脉狭窄的三联征:心绞痛、晕厥、呼吸困难。
76.主动脉瓣狭窄最主要的体征: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77.主动脉瓣口狭窄的分级:瓣口面积>1.5cm2,轻度狭窄;1.0-1.5cm2中度狭窄;小于1.0cm2重度狭窄。
78.主动脉瓣压力差:<25mmhg轻度狭窄;>40mmHg重度狭窄。
7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听诊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80.Austin-Flint杂音:心尖部(二尖瓣听诊区)舒张中期杂音,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1.主动脉关不全的周围血管征:DeMusset征(点头征),水冲脉,
Traube征(股动脉枪击音);Duroziez征(股动脉双期杂音)。
82.交替脉:左心衰体征;奇脉: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以及严重哮喘等;水冲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迟脉:血压上升缓慢,见于主动脉瓣狭窄;重搏脉: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无脉:脉搏消失,见于休克。
83.急性心膜炎最常见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84.亚急性心膜炎最常见的细菌:草绿色链球菌。
85.感染性心内膜炎:Janeway损害;Osler结节;Roth斑。
86.感染性心内膜炎首选检查是血培养。
87.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急性心包炎的病因仍为:病毒。
88.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心包摩擦音是纤维心包炎的典型体征。
89.包积液征(Ewart征):即背部左肩胛角下呈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
90.Beck三联征:颈静脉怒张、动脉压下降、心音遥远。
91.奇脉:吸气时动脉收缩压较吸气前下降10mmHg,甚至更多。
92.心包炎的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下抬高。93.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94.尿量、比重增加者说明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
95.中心静脉压(CVP):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5cmh20时,表示血容量不足;>15cmH20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20cmH2O时,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96.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功能。
97.休克体位:头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9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年轻人,吸烟史。
99.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试验阳性者,提示患肢有严重供血足。
100.大隐静脉曲张的体格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
101.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检查深静脉是否通畅。102.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检查交通静脉瓣膜功能是否良好。

02、代谢与内分泌系统速记捞分

1.神经垂体储存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2.甲状腺滤泡细胞:甲状腺激素。3.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降钙素(CT)。4.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5.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皮质醇。
6.肾上腺皮质网状带:性激素
7.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8.内分泌疾病的功能诊断不包括:静脉导管分段测定激素。
9.泌乳素瘤最常见的表现是:闭经-泌乳。
10.泌乳素瘤首选药物:多巴胺激动剂药物(溴隐亭)。
11.垂体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病因是垂体腺瘤。
12.中枢性尿崩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低渗、低比重尿
13.尿崩症确诊试验:禁水试验
4.鉴别尿崩症是肾性还是中枢性:垂体后叶素试验。
15.甲状腺疾病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一侧),失音室息(二侧)。
16.甲状腺疾病喉上神经内支损伤出现呛咳;喉上神经外支出现音调降低。
17.甲亢最常见的原因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
18.Graves病产生的抗体:TSH受体抗体(TRAb)。
19.甲亢容易并发的心率失常:房颤。
20.甲亢常发生低血钾性周期性软瘫。
21.甲亢的典型体征是: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无压痛;可闻及血管杂音和扪及震颤。
22.甲亢的首选检查:FT4, FT3。
23.甲亢的最敏感的检查:促甲状腺激素(TSH)。
24.甲状腺摄131I功能试验:最初2h超过人体总量的25%,或24h 超过50%。
25.Graves病:血管性杂音+震颤+TSH受体抗体(TRAb)。
26.桥本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血中抗甲状腺抗体TPOAb及TGAb升高。
27.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大
28.妊娠期甲亢首选药物是:丙基硫氧嘧啶(PTU)。
29.抗甲亢药物的副作用:粒细胞减少。
30.WBC低于3X10 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X10 9/L要停药。31.甲亢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胸骨后甲状腺肿;压迫症状;保守及131I治疗失败。
32.术后呼吸困难和室息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
33.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胫前粘液水肿。
34.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乳头状癌。
35.甲状腺癌恶性程度最高的病理类型是未分化癌。
36.髓样癌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降钙素。
37.Cushing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垂体瘤。
38.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抑制==Cushing综合征。
39.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能被抑制==鉴别Cushing病和肾上腺瘤或癌(异位ACTH 综合征)
4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典型表现是:高血压+低血钾。
41.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表现是:皮肤、黏膜色素沉着。
42.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是:阵发性高血压。
43.嗜铬细胞瘤首选的检查是:24h的尿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甲肾上腺素(NMN)。最终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即香草杏仁酸,VMA)升高。
44.胰腺的B细胞分泌胰岛素。
45.糖基化血红蛋白(HBAc):测定前8-12W的血糖情况。
4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4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典型的临床表现:烂苹果味;尿糖、尿酮体均强阳性(+++-++++)。
48.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中、老年人;血糖:33.3-66.6mmol/L;尿酮体弱阳性。
49.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死亡原因。
50.糖尿病肾病首选的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5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周围神经炎。
52.双胍类降糖药物(二甲双胍)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
53.双胍类降糖药物不良反应是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54.磺脲类药物(列格类)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5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波糖类)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
56.Somogyi效应:在黎明前曾有低血糖,但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被发现,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
57.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
黎明时一段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皮质醇等胰岛素对抗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Whipple三联征:清晨空腹发作,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 / L,给葡萄糖后迅速好转。
58.糖尿病DM用药 胖子吃瓜,瘦子喝尿,餐后波糖,怀孕+手术+并发症用胰岛素。超重BMI≥24kg/m2肥胖BMI≥24kg/m2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MI>24超重,>28肥胖,>32严重肥胖;BMI>28就应该立刻要想到二甲双弧。
59.甘油三酯高首选贝特类(甘油三酯TG)正常值:0.22-1.65mmo/L,总胆固醇高首选他汀类(总胆固醇正常值3-5.2mmol/L)

03、泌尿系统-速记捞分

1.镜下血尿:红细胞>3/高倍视野。
2.肉眼血尿:出血量超过1ml/L。
3.肾肿瘤最典型的表现:无痛+全程血尿。
4.肾结核最典型的表现:终末血尿+膀胱刺激征。
5.泌尿结石最典型的表现:疼痛+血尿。
6.初始血尿多见于前尿道病变。
7.终末血尿多见于膀胱三角区、后尿道、精囊、前列腺病变。
8.全程血尿多见于膀胱、输尿管及肾脏的疾病。
9.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相差显微镜。
10.成人尿蛋白量超过150mg/d称为蛋白尿。
11.成人尿蛋白量超过3.5g/d称为大里蛋白尿。
12.选择性的蛋白尿最常见的蛋白是:白蛋白。
13.肾小管性蛋白尿最常见的蛋白是:β2微球蛋白。14.糖尿病最常见的蛋白是:混合型蛋白尿。
15.分泌性蛋白尿最常见的蛋白是:IgA。
16.组织性蛋白尿最常见的蛋白是:小分子量蛋白质。
17.高倍镜下白细胞超过5个称为白细胞尿。
18.杆菌培养菌落计数超过105(10万)/L,球菌是1000/L。
19.急性肾小球肾炎=上感史+血尿+C3补体下降。
20.肾小球肾炎的四大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21.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症=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急骤恶化(少尿,无尿)。
2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症病理类型:新月体性肾炎。
2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症病理类型典型是:肾穿刺标本中50%以上肾小球有大新月体形成。
25.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型,IgG 及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条样沉积
26.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I型:免疫复合物型,血中存在循环免疫复合物;IgG及C3呈颗粒样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
27.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II型:无免疫复合物型;血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28.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病情迁延(1年以上)。
29.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以下
30.慢性肾小球肾炎首选药物是:ACEI。
31.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尿蛋白定量超过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
32.肾病综合征儿童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
33.肾病综合征中青年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4.肾病综合征老年人:膜性肾病。
35.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是糖尿病肾病。
36.肾病综合征首选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37.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药物一般为6〜8周,总疗程一般不少于1年。
38.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
39.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血栓和栓塞的部位:肾静脉。
40.lgA肾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血尿(无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不全减退)。
41.肾盂肾炎的典型特点是:全身症状和白细胞管型。
42.急性膀胱炎的典型特点是: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43.真性菌尿:杆菌>105/ml;球菌>104/ml。
44.需要治疗的无症状性细菌尿:妊娠期无症状性细菌尿;学龄前儿童;曾出现有症状感染者;肾移植、尿路梗阻及其他尿路有复杂情况者。
45.慢性前列腺炎:尿道口“滴白”。
46.泌尿系统结核影像学首选检查:静脉尿路造影(IVU):。
47.尿路结石的典型表现是:疼痛和血尿。
48.尿路结石首选的检查是B超。
49.尿路结石小于0.6cm应先首选采用:保守疗法。
50.尿路结石0.6-2.0cm的结石首选:体外震波碎石。
51.双侧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双侧肾结石时,先处理容易取出且安全的一侧。
52.双侧输尿管结石时,一般先处理梗阻严重侧。
53.一侧肾结石,另一侧输尿管结石时,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54.膀胱结石=膀胱刺激征+排尿突然中断。
55.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在我国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癌。
56.泌尿系统临床表现的特点是:无痛+全程肉眼血尿。
57.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
58.肾癌的三大典型表现:血尿、疼痛和肿块。
59.肾癌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
60.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是:腹部CT。
61.根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肾+脂肪囊+肾筋膜+淋巴结。
62.肾盂癌病理类型:源于移行上皮细胞乳头状肿瘤。
63.肾盂癌的早期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64.肾盂癌的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
65.手术切除是治疗肾盂癌最有效的方法。切除的范围:患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
口部位的膀胱壁。
66.膀胱肿瘤:T1期:粘膜固有层;T2a期:浅肌层;T2b期:深肌层。T3期:周围组织。T4期:周围器官。
67.膀胱肿瘤:<t1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3:膀胱全切术;其余:膀胱部份切除术。< span=''>
68.前列腺癌:直肠指检、经直肠B超检查和血清前列腺,异性抗原测定(PSA)。
69.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最多见。
70.前列腺增生:移行带(前列腺癌:外周带)。
71.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的最重要的症状。
72.前列腺癌首选的检查是:直肠指检。
73.前列腺癌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经直肠B超。
74.前列腺癌的确诊: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
75.前列腺肥大的药物是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作用机制:松她前列腺内平滑肌)。
76.前列腺肥大的药物是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和艾普列特。(作用机制:抑制睾酮变为
双氢睾酮)。
77.前列腺肥大的药物是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78.急性尿潴留最常见的原因是前列腺增生。
79.导尿术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常用的方法。
80.肾损伤首选的检查是:肾CT。
81.骑跨伤损伤前尿道,最常见的部位是尿道球部。
82.骨盆骨折是造成后尿道损伤(膜部)的最主要原因。
83.隐睾患儿>1岁:可短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无效用睾丸下降固定术。
84.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位时阴囊肿大,卧位时积液流入腹腔。85.精索静脉曲张好发于左侧。
86.成人尿量每天少于400ml为少尿。
87.成人尿量每天少于100ml为无尿。
88.高血钾是急性肾衰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89.肾衰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是:低钠、低钙及高钾、高磷、高镁。90.血肌酐超过442|jm0l/L需要血液透析。
91.血钾超过6.5mmol/L需要血液透析。
92.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原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93.CKD分期:CKD1  90-125、CKD2 60-90、CKD3 30-60、
CKD4 15-30、CKD5<15。
94.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经常是在消化系统。
95.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

04、运动系统-题眼速记宝捞分

1.稳定性骨折:嵌插骨折和横形骨折。
2.骨折后的全身表现是休克和发热。
3.最容易发生休克的的骨折是:骨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
4.骨折后出现发热多为低热(<38°c)。< span=''>
5.骨折的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6骨折和脱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X线。
7.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症首选的检查是:CT。
8.早期的股骨头坏死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MRI。
9.转移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核素骨扫描。
10.骨折的早期并发症:脂肪栓塞综合征和骨筋膜室综合征。
11.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见的部位是:前臂和小腿。
12.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早期切开减压。
13.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危险的并发症:缺血性肌挛缩。
14.骨折晚期并发症之一损伤性骨化最常见的部位是:肘关节。
15.骨折晚期并发症之一创伤性关节炎最常见的部位是:胫骨平台骨折。
16.胫骨中下1/3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17.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四大原则:抗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18.骨折的治疗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康复训练)。
19.解剖复位较功能复位的优势是:完全复位。
20.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旋转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与下肢关节活动方向垂直的成角移位必须完全复位;长骨干横骨折对位应至少达1/3 左右,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经复位后至少对位达3/4左右。21.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后2周完成;原始骨痂形成期:12〜24周;骨痂形成塑型期:1〜2年。
22.锁骨骨折的治疗是:三角巾悬吊。
24.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
25.肱骨外科颈骨折后的首选的治疗是:三角巾悬吊患肢。
26.肱骨干骨折最容易合并神经损伤是:桡神经。
27.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移位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
28.最容易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29.Colles骨折:“银叉”、“枪刺样”畸形。
30.Smith骨折:远端骨折块向掌侧移位。
31.孟氏(Montegia)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32.盖氏(Glazziz)骨折: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33.Chance骨折:椎体水平状撕脱骨折。
34.Jefferson骨折:第一颈椎骨折。
35.股骨颈骨折后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
36.头下型股骨骨折最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7.股骨颈骨折,Pauwells角>50°,内收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内大(打)吾)
38.股骨颈骨折,Pauwells角<30°外展型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外小三)
39.股骨颈骨折后:Bryant三角底边缩短,大转子超过Nelaton 线之上。
40.股骨颈骨折治疗:<65岁:首选皮牵引6-8周;>65岁:人工关节置换术。
41.3岁以下的儿童股骨干骨折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小三悬)
42.产伤引起的新生儿股骨干骨折,治疗首选将伤肢用绷带固定于胸腹部。
43.成人股骨干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首选的是手术切开。
44.腓骨颈的骨折最容易引起的祌经损伤是:腓总神经损伤。
45.脊柱骨折首选的检查:X线检查。
46.脊髓损伤首选的检查:MRI检查。
47.脊柱骨折搬运方法:伤员身体保持平直状态下滚动至木板上。严禁一个人抱头一个人抱脚。
48.脊柱骨折治疗骨折块压迫骨髓后首选的治疗是:手术解除脊髓压迫。
49.脊髓震荡: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可有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伤后发生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几分钟或数小时可完全恢复。
50.骨盆骨折首选的选择:X线。
51.骨盆骨折所有的特殊的体征:骨盆分离和挤压实验阳性。
52.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脱位方向:前脱位。
53.肩关节脱位的专有畸形:方肩畸形。
54.肩关节脱位特有的特征是:Dugas征(杜加征)。55.肩关节脱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Hippocrates法。
56.肘关节脱位特有的体征是:肘后三角失去正常关系。
57.桡骨头半脱位多有:“牵拉史”。
58.髋关节脱位最常见的脱位的方向是:后脱位。
59.髋关节后脱位最常见的表现是:屈曲,内收、内旋。
60.髋关节前脱位最常见的表现是:屈曲,外展、外旋。
61.髋关节脱位首选检查方法:X线。
62.髋关节脱位的最佳的治疗方法:及时的手法复位。63.髋关节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坐骨祌经损伤;髋关节脱位的晚期并发症:股骨头缺血坏死。
64.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及清创时间要在6〜8小时以内。
65.手外伤:神经损伤,可二期修复。
66.手外伤后首选要将关节置于功能位。
67.断肢再植不能让断肢(指)与冰块直接接触,也不能用任何液体浸泡断肢(指)。
68.可将断肢(指)置于4°C冰箱内。
69.上臂和大腿离断,断肢再植再植可延长至12〜24小时。
70.断肢再植原则是先再植损伤较轻的肢体,多个手指离断应先再植拇指,并按其手指的重要性依次再植,先植拇指。
71.桡神经损伤后表现是:垂腕。
72.正中神经损后表现是:猿手。
73.尺神经损伤后表现是:爪形手。
74.腓总神经损伤表现是:马蹄内翻足。_
75.肩关节周围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肩部活运动受限。
76.肩关节周围炎可在6-24月内恢复。
77.肱骨外上髁炎症所特有的体征是: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
78.肱骨外上髁炎要限制腕关节的活动,而不是限制肘关节活动。
79.肱骨外上髁炎首选的治疗方法:封闭。
80.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最典型的表现是:弹响指和弹响拇。
81.12-14岁男孩,剧烈运动史,休息制动后好转: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82.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是:神经根型。
83.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受累。
84.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表表现是:眩晕、猝倒。
85.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发生节段是腰4〜5。
8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体征是: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
87.腰椎键盘突出症的表现:L4-5:足背麻木;L5-S1:踝反射减弱。88.骨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关节软骨变性。
89.骨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特有体征是Bounchard结节;远端指间关节:Herberden结节。
90.重度的晚期关节炎晚期首选的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
9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9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好发于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
93.诊断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有价值的检查:局部分层穿刺。94.起病后14天内的X线检查往往无法发现急性血源性骨髓炎。95.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早期、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
96.慢性骨髓炎的特征性变化是:死骨排出。
97.脊柱结核是骨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
98.脊柱结核中以腰椎的发病率最高。
99.脊柱结核最常见的体征是拾物实验阳性。
100.骨结核术前必需使用抗结核药物至少2周,一般是4-6周以上。
101.髋关节结核的典型体征:托马斯征(Thomas征)。
102.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维持3年。
103.骨软骨瘤的X表现为:干骺短向外突出的骨质,窄小或宽广的蒂与骨相连。
104.骨软骨瘤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105.骨囊肿的X线的典型特征: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
106.动脉瘤性骨囊肿的X线的典型体征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膨胀性的透亮区。
107.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X线显示:髓腔扩大呈磨砂玻璃状。
108.骨巨细胞瘤X线的表现:呈肥皂泡样或肥皂泡样改变。
109.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是:刮骨+植骨。
110.骨肉瘤的X线表现:Codman三角、日光射线征。
111.骨肉瘤的治疗方法是:大剂量化疗+手术+大剂量化疗。
112.尤文肉瘤的X线表现:葱皮样改变。

05、血液系统速记题眼捞分

1.成年轻度贫血:>90g/L;中度贫血:60〜90g/L;重度:<60g/L;极重度:<30 g/L
2.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3.干细胞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4.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5.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缺铁性贫血。
6.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7.铁在人体吸收铁的部位是: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段。
8.铁的贮存: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9.缺铁性贫血后实验室检查指标降低的是:血清铁,铁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降低。
10.缺铁性贫血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升高的是:总铁结合力和游离原卟啉。
11.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依据是骨髓铁染色。
12.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敏感的指标是铁蛋白。
13.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口服铁剂疗后5-10天,最先升高是网织红细胞。
14.缺铁性贫血的治疗: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15.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3-6个月。16.再生障碍性贫血本质: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
17.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
18.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的药物是:环孢素-A
19.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物是:雄激素(如康力龙,丙酸睾酮)。
20.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是Coombs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2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首选的检查是:酸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
22.淋巴结、肝脾大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3.眼眶部的肿瘤(绿色瘤)多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4.最容易侵犯中枢祌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5.最容易侵犯睾丸的白血病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6.最容易浸润齿龈和皮肤的白血病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27.Auei小体最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8.过氧化物酶实验(+ )多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0.糖原染色(+ )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1.非特异性酯酶阳性,不被NaF抑制多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3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NLL)首选的是DA方案。
3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首选的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
3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首选的是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
3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首选鞘内注射甲氨碟呤(MTX)。
36.慢性粒细胞急变期: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30%,骨髓中原粒+早幼粒>50%。
37.Ph染色体(费城染色体)阳性最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药物是羟基脲、伊马替尼。
3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RAEB-T型:Auer小体。
40.淋巴瘤的发生与EB病毒密切相关
41.淋巴瘤的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颈部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
42.霍奇金淋巴瘤最特异的细胞:R-S细胞。
43.淋巴瘤临床分期:I期:1个淋巴结或1个结外器官。II期:横隔同侧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隔同侧1个以上的淋巴结区。Ⅲ期:横隔上下均有侵犯。Ⅳ期:1 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累或播散性侵犯。肝或骨髓受累就是IV期。44.霍奇金淋巴瘤治疗:首选ABVD。
45.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首选CHOP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
46.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多见于I、II、V、VI、IX、V、XI、XII缺乏。
47.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多见于先天性凝血II、V、W、X缺乏。48.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阳性多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49.过敏性紫癜的单纯型(紫癜型)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双下肢与臀部对称性紫癜。
50.过敏性紫癜的腹型(Henoch型)除了皮肤紫癜外,还有一些消化道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腹痛等。
51.过敏性紫癜的关节型Schonlein型)除了皮肤紫癜外还有一些关节肿胀疼痛。
5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和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
53.白细胞携带病毒的可能性最大,血浆次之。
54.悬浮红细胞的适应证: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老年人、小孩、妊娠期并发贫血需输血者;外科手术内出血等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

06、风湿免疫性疾病

1.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风湿病的概念
2.风湿病的特点:
①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病理基础为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
③病变常累及多个系统
④临床个体差异大;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变基础是:血管炎
4.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基础是:滑膜炎
5.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基础是:附着点炎
6.骨关节炎的病变基础是:关节软骨退变
7.痛风的病变基础是:血尿酸
8.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病(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的分类
9.系统性红斑狼疮=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多系统病变+多种抗体阳性(抗Sm、抗dsDNA):系统性红斑狼疮
10.Libman-Sack心内膜炎(属于白色血栓)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11.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12.SLE筛查的抗体是:抗核抗体(ANA)
13.SLE与病情活动有关及与狼疮肾损害相关的抗体是:抗双链DNA(dsDNA)抗体
14.诊断SLE最有价值的抗体是:抗Sm抗体
15.与SLE的雷诺现象和肌炎相关的抗体是:抗RNP抗体
16.与SLE/继发干燥综合征有关的抗体是:抗SSA抗体
17.与继发干燥综合征有关的抗体是:抗SSB抗体
18.与神经性狼疮有关的抗体是:抗rRNP抗体
19.与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Ⅰ有关的抗体是:抗磷脂抗体
20.SLE患者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21.SLE患者首选的免疫抑制剂是:环磷酰胺22.SLE患者的背景治疗和基础用药是:羟氯喹
23.妊娠期的SLE患者首选药物是:羟氯喹
24.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对称、四肢小关节肿痛+类风湿结节+晨僵>1小时:类风湿性关节炎
25.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侵犯的关节是:近端指间关节
26.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受累的关节是: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
27.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意义的检查的是:双手的X线检查
28.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特异性最高的抗体: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29.类风湿因子阳性不一定都是RA,RA患者也不一定都是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因子的关系
30.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改善症状但不能缓解病情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
3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
32.强直性脊柱炎最主要病变部位是:骶髂关节
33.强直性脊柱炎=腰背痛(骶髂关节痛)或四肢大关节痛
+HLA-B27(+):强直性脊柱炎
34.强直性脊柱炎最有价值的检查是:骶髂关节CT
35.腰椎X线呈现“竹节样”改变为:强直性脊柱炎
36.中轴型和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首选药物是:NSAIDs
37.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可选用但中轴型不可选用药物是:柳氮磺吡啶
38.痛风=高尿酸血症+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痛风
39.关节液或皮下痛风石抽吸物发现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是确诊依据:痛风的确诊检查
40.痛风患者急性期间,止痛治疗首选的药物是: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41.痛风患者,排尿酸药物是:苯溴马隆、丙磺舒
42.痛风伴有尿路结石患者,禁忌使用的药物是:苯溴马隆、丙磺舒
43.痛风患者,抑制血尿酸生成的药物是:别嘌醇
44.痛风患者,碱化尿液药物是:碳酸氢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