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养成记二】垃圾与神作混杂充满诱惑力的B级片

当观影数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想不成为影迷都难。只要还想找到更多自己喜欢的电影看,自然而然的要学习新的东西。所有的电影宣传其实和手机,口红,电饭煲的广告一样,都是在为了推广电影。反正我看什么电影的预告片都觉得好看,毕竟是把电影最精华的镜头剪辑到了一起。如果不形成独立意识一定会错过很多不容错的好电影。

其实网络时代对影迷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二十年前我对电影知识和电影资讯最渴望的时候,能够得到的少之又少。《环球银幕》,香港的《电影双周刊》,台湾的《世界电影》是我最喜欢的期刊,现在书柜了还放着几百本。而现在内陆豆瓣和时光网两大线上数据库都录入了数量庞大的电影条目,检索,分类,收藏都很方便。豆瓣的豆列功能就十分方便,建个想看的豆列点一下就加入了,怎么都不会忘掉。当然如果英文过硬IMDB则是更好的选择。

当开始留意电影资讯之后,就会一下感觉到电影世界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纷繁复杂,刚入门时觉得茫然失措无从下手。这时好莱坞的类型片理论就该派上用场了。虽然对这个理论我是非常不感冒的,但是对于这个阶段的影迷来说是十分实用的。我现在是看得多了开始装了,当年也用这套理论挑选电影。

类型片理论也是好莱坞电影工业所产生的理论,大约应该在三十年代片场流水作业时就已经形成了。这里声明一下我只是个电影爱好者,这些理论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很不专业。对于考据派和有心从事电影专业的朋友来说,在我这得到概念后,再查询专业书籍,才是我抛砖引玉的初心。类型片说是理论很多普通影迷有点蒙圈,其实只要喜欢看电影的人就一定使用过。大家随口说出,动画片,歌舞片,悬念片,科幻片就是最初好莱坞片商为了吸引和指导观众在海报上的标签。对一部电影的题材起到了概括性的作用。这个理论非常实用,看电影的第一个自我意识,往往是从我喜欢惊悚片,恐怖片,爱情片的那几种题材开始的。象鲤鱼这种杂食动物,生冷不忌的少之又少,一般都对题材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偏好。好了已经看过了三百部电影,可以小结一下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类型片,和不喜欢什么。这里注意了,类型片理论完全是商业电影的产物,对于文艺片和艺术片基本不适用,当电影的内容十分丰富的时候很难用一两种类型来划分。

垃圾与神作混杂,充满诱惑力的B级片。

B级片在我接触网友以后发现是一个令很多朋友困惑的概念。大多数人把A级,B级与电影分级制度混淆了。电影分级制度中香港有三级片,美国R级跟B级片完全两回事。A,B级的概念也是在好莱坞产生的,时间是三十年代,比分级制度早了几十年,分级制要到六十年代电检制度取消以后,没看错美国之前电影也是有审查制度的。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工业却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十年。生活压力几乎使所有人焦头烂额,而大量失业又使很多人有个足够的赋闲时间,走进电影院在光影的梦幻中逃避现实成了不错的选择。片商在此时恰到好处的推出了双片制,吸引更多观众入场。A级片,B级片捆绑放映,买一送一加量不加价。

A级片不是岛国苍老师那种了,A级片基本可以看做今天的商业大片,制作精良,投资巨大。相对的B级片则是小成本,小制作,甚至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这里再次强调讨论的范畴还在商业片内,独立制作成本也非常低却和B级片有着本质区别,以后再讨论。而B级片则还是以赚钱为目的的,题材大多是凶杀,暴力,血腥,恐怖和成年人都喜欢的情色。被这些标签吓到了吧,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很好定义都是资产阶级文化大毒草。

先分析下片商为什么制作B级片。首先是成本低廉,以现在为例阿汤哥一个人的片酬足够拍一部,省点花够两三部,也就是一部A级片够拍几部B级片。其次因为电影充斥着充满诱惑的感官刺激非常容易吸引观众入场。因为第一条不用很多人看,成本就收回了,风险相对A级片要低的多。最后B级片是小博大,一旦走红投资回报率A级片比不了,喜欢赌博和炒股的朋友相对比较好理解。投资五十万赚五十万赚的虽然多,绝对没有投资一万赚五万好,这是从风险比和投资回报率上综合衡量的。有了这么多好处,片商自然对B级片青睐有加,好莱坞一直以来每年商业片中B级片的比重都在八成左右,也就是绝大部分是B级片,而现在的韩国片,上世纪港产片的高峰期则要占到九成以上。

没有一线明星,成本低,制作周期快,粗制滥造不就是垃圾片吗?那还为什么要看?这是很多从菜鸟晋级到影迷后不久的朋友最常问的问题。先思维跳跃一下举个相反的例子,在看了三百部左右电影后,就开始阅读了大量的专业电影书籍,这个现在很容易做到。完全没有必要看垃圾直接看大师级的好了。还是一句话电影没有高低之分,喜欢什么完全取决于个人。顺便说一句大师并不是艺术电影的代名词,大师是评论界解构出来的一个定义。如果在阅片量很低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依赖他人的解读来选择电影,那么很难锻炼和培养自身的鉴赏能力。这个阶段本来因为阅片量的限制,很难对自己的感受产生自信,因为是大师作品,一定是好的这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严重制约了自身对电影的评价。况且即使卓别林,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小津安二郎这样传说级的大师,在创作高峰期,甚至生前都还没有大师的头衔。在自己的片单中如果全是大师作品时,可以肯定已经错过了未来的大师当下的作品。

喜欢哪一部,哪一位导演,之后阅读相关的书籍,去印证自己喜欢的地方是不是跟相关评论相同,专业影评提出的观点有多少自己并没有看出来,二刷三刷之后自己又领悟了多少。电影没有唯一答案,也没有品位高低,更没有权威一说。永远抱有质疑性,才能不断的养成自我意识。每天都在看小津安二郎,成濑已喜男,安哲和戈达尔并不代表着电影修养的高度。能够独立完整的解读这些大师才是高手。而能够解读小时代,并且让其他不喜欢的人无法反驳才是绝世高手。甚至不管多少人不喜欢,我就是喜欢小时代更具有自我意识。靠自己看什么电影来让别人肯定自己的品位,绝对是初级阶段的想法。真正成熟的影迷是在看过一部后,说出自己喜不喜欢,因为什么,而得到其他观众的认可,就算没人认可也好过人云亦云。当然这是对影迷层次的朋友来说,如果艺术修养已经跳过叙事电影的阶段,只能在诗意电影中寻找美感的人来说纯属废话,曲高和寡是天经地义的事。前两天有位网友在评论里说,有些人为了别人看电影,有些人为了自己看电影。这句说的好我总结不出来,这里借来一用。

回到B级片,之前说过B级片的体量庞大,所以对于影迷来说很多不知道这个概念没看过的几乎没有。而对于国内观众来说绝大多数对B级片嗤之以鼻觉得就是名副其实的垃圾堆。这和我国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我们国产电影每年出产的商业片绝大多数也属于B级片范畴。但是因为总局的原因,不知道真假建国以后不允许有鬼之类七七八八的规则,基本决定了恐怖,暴力,情色都过不了审。都不让公映注定赔本的事,制片商还去拍肯定是脑残片吃多了。而从题材上皆大欢喜的就剩下了喜剧片,这也是国产B级片扎堆拍搞笑,拍黑色幽默的原因。很多朋友和我交流时对国产导演都抱有鄙视的态度。其实内陆导演真的挺不容易,画一个框只能在范围内自由发挥对于一名艺术家来说是件苦不堪言的事。就拿让演的喜剧片来说,冯导的《甲方乙方》《没玩没了》,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徐峥的《港囧》《泰囧》,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都不是垃圾可以定义的。可是当B级片高手宁浩想尝试一下公路片和犯罪题材马上就有了悲催的《无人区》。

而对于北上的香港电影人来说就注定杯具了,之前说了香港电影九成以上都属于B级片,而且比好莱坞更粗制滥造,华仔,星爷这种一线明星当时一年都能拍十几部,能制作精良鬼才信。大多数香港电影人都是在此环境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现在老港鬼不能拍,黑道枭雄不能拍,男人都喜欢的官人我要不能拍,香港电影人不是不会玩了,而是困惑于还有什么能玩。自由散漫惯了的香港电影人,反倒没有在条条框框下学习成长的内陆电影人游刃有余。比如鲤鱼非常喜欢的银河印象和杜琪峰,虽然作品文艺气质很浓,基本还是大多数属于B级片的范畴。黑帮片可以拍出《黑社会》《枪火》《一个字头的诞生》,怪力乱神可以有《大只佬》《神探》《铁三角》。提醒大家这些绝对不能看引进版,有毒,和粤语版压根是不同的电影。这些电影投资都很小,制作周期很短,明星多不算数大名鼎鼎的《枪火》很多人都没有片酬。而去年的《三人行》投资多了杜sir还真不会玩,显得很不适应。

既然说了这么多关于B级片的垃圾属性,为什么我还要在影迷的成长过程中推荐B级片呢?

首先B级片因为题材广泛,留给了影迷很大的选择空间。之所以先说类型片理论,就是在B级片庞大的存量中完全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类型,比如鲤鱼喜欢恐怖片和血浆片,每年至少新出品的能看到的就可以有上百部,虽然良莠不齐但是因为是偏爱的缘故,基本都能看进去。同时因为题材喜欢,很容易满足娱乐需求,B级片不在乎是否R级的评级,给观众最强烈的感官刺激才是王道。肾上腺素疾速分泌的快感往往是B级片带来的。好看才能看进去,也就增加了看片量,而在其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本身就是提高鉴赏能力的过程。

其次没有商业大片的制度化和流程化,这个是一定的,工业化生产是需要成本投入的,B级片的投资不允许。那么B级片就更富有想象力,更倾向于作者电影。因为投入小,制片商不会像商业大片的那样为了价低风险严格监督电影的制作过程,这也就给了主创更多的发挥空间。从而产生影迷口中的神作,天马行空脑洞大开往往可以在B级片中出现,而商业大片中过于离经叛道的非主流,亚文化反倒很少出现。这也就是很多一线明星,一线导演自降身价,甚至零片酬也会加入到B级片制作中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这部电影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会很过瘾。对于电影来说有什么比想象力更重要呢?当然所谓的零片酬,也不是不要钱就图个乐和为人民服务。比如文章拍《失恋三十三天》,放弃片酬选择票房分成,制片商愿意没有前期投入风险降低,可结果文章应该得到了当时行情几部片酬的分成。

最后当这部上映时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导演,不意味着这部里没有未来的影帝和知名导演。明明和巨星所处在同一时代,却与巨星的处女作擦肩而过。有点像在潘家园遇到了两千块要价的一轴齐白石,最终却不屑一顾的转身离去。以我来说95年就是现在所说的阶段,那年主要看的电影就是现在影迷传说的1994年出品。那一年里我最喜欢的不是《阿甘正传》,《肖申克救赎》或者《这个杀手不太冷》,对了就是题图的《低俗小说》,还有一部凯文史派西的《非常嫌疑犯》。无论如何如果当年错过了二十年后还被传说的神作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我一直不断的说分享一些选择电影的经验,如果在《低俗小说》时错过了痞子昆,在《电锯惊魂》时错过了温子仁,在《记忆碎片》时错过了诺兰。就只能证明电影的选择权仍然没有把握在自己手中,在主流评论铺天盖地众口一词热捧之前,把一部无人问津的B级片纳入自己的经典范畴之内,绝对是对自我意识形成最好的锻炼和肯定。当然不包括九零后和零零后,这几部你们出生就错过了。再举个例子,15年的《边境杀手》,16年的《赴汤蹈火》这两部在我这里分别是7.5和8的高分,主演不同,导演也不同,但是我记住了一个编剧泰勒·谢里丹。今年他导演编剧的《猎凶风河谷》在我这还是8分的好片,于是我必看的导演序列中又多了一位泰勒·谢里丹。

在主流媒体和评论界不屑一顾的垃圾堆里探索和寻宝,是件很有趣的事,而且大部分电影好玩而具有娱乐性。当然认为电影必须具有正能量,激励人生的朋友除外。这里推荐的很多有着恶趣味的属性,对于精神洁癖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恶心吧。在神作被称为神作之前,不顾他人的白眼坚持自己的感觉,是提高电影修养和鉴赏能力不可获取的宝贵经验。自信绝不可能来自书本的他人经验,只有在积累中一点点建立起来。

90年代末期我在广州,单身无聊三五同好在酒吧茶楼吹牛的时间蛮多,经常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喜欢什么电影。有说喜欢王家卫的,有说喜欢吕克贝松的,也有说喜欢岩井俊二的,这些我也挺喜欢,可我说的比他们慢他们都说完了,于是我说我喜欢周星驰星爷。目瞪口呆,鸦雀无声然后哄堂大笑,连不参与讨论MM都想离我远点。我不在意,我真的喜欢每一部都不止看过一遍。后来去了北京泡吧的时间更多了,这时我说喜欢星爷很多人会投来赞许的目光,我要是就此打住就好了,多说了一句最喜欢去年新看的《喜剧之王》。竟然不是大家都会背台词的那部,于是又都是奇怪的眼光看着我。我不在意,我没跟他们说,我喜欢星爷,最喜欢他从头到尾都还是小人物的一部,远超过屌丝逆袭功成名就踏着七彩祥云威震八方的那些部。我最喜欢的星爷是一个卑微的小人物,会在可以功成名就的瞬间,不合时宜的对心爱的女人大声喊出我养你这么肉麻的话,然后继续做回自己的小人物,肉麻的让我有些感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