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先去淤血!针灸拔针有讲究,注意不能泄气!经常惊恐喝药酒
一、《黄帝内经》里面出现的六经辩证
人身各经气血是有一定的,为以下比例!
重点看三阳经和三阴经各自的区别
三个阳经,少阳经和阳明经是多气的。就是因为多气,所以我们三部九候,上面的三部,悬厘、 角孙的地方,耳前是胆经,人迎是胃经,它有脉气在那边。太阳经本身是多血少气的, 所以足太阳经上面找不到气脉。我们三部九候就少了足太阳经的原因就在这里。
三个阴经,少阴经和太阴经是多气的。在少阴上面我们可以摸到太溪穴,神门旁边孕妇的脉。太阴是肺经的气脉。寸、关、尺的寸脉,讲的就是太阴的脉。
厥阴是阴的极限,阳要回头的地方,厥阴经上面会看到有太冲脉。
阳明经,合谷穴,足阳明的冲阳穴,这两个都是人的气脉,阳明还有一个头上三部之地部的脉,就是人迎穴。所以,三部九候有气脉的来源,就是因为它该经的经络多气,才可以摸到脉。
我们去摸脉的时候是看气,那三部九候的大原则,就是你去摸他的脉气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他上下是一致的。你摸到上面的脉很小,下面的脉很大,或者是上面的脉很大,下面的脉很小都不对的。我们会去摸脉气, 就要确定这一条经脉没有问题,气血很流畅没有问题。
二、三阳经和三阴经的关系
三、刺法注意,不能伤气,不能伤血
刺法注意事项
上面是什么意思那?文章开始时说了,哪些经脉多血多气,和那个相对应!多血的经你可以放,出血没关系。少血的经尽量不要出血。 所以阳明经本身多血多气,你出气血都无所谓。太阳经是多血少气,可以出血,但是绝对不可以出气。
气是什么意思那?我们叫捫针,就是针拔起来,等一下再去按它,过一下再去按它就是让他气出来,你马上按它就是捫针,就是不让他气泄出来。人像个气球,所以我们连一个针孔都要很小心。所以西医手术的伤害性可想而知!(当然不是说手术不好,就是事物都有两面,伤害性也是很大的,权衡利弊!)
四、治病先去瘀血,一定要把瘀血去掉
现已知道疾病发生在手足阴阳十二经脉的哪一经,其治疗方法,必须先于其血脉盛满处刺出其血,以去其病苦,再诊察其所欲,根据病情的虚实,然后泻有余之实邪,补不足之虚。
注:我们治病先去瘀血,一定要把瘀血去掉,去血的方法有很多,针灸立竿见影。过去我们针灸有针灸家,针灸就是懂针灸。开处方的就是开处方的, 这是两家的。
开处方又分经方跟温病两派。开处方的不懂针灸,开温病的不懂开伤寒,开伤寒的不管温病,两派在吵。
在治经脉的时候,在做十二经气的时候,我们就有实则泻其子。这里讲的是实症出现的时候,我们扎该经的子穴,是讲经脉的气。虚则补其母,当我讲五脏气出现问题的时候,补南泻北,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五、形体和精神方面发生的五种类型的疾病!
《易经》 中的乾和坎
乾:三个阳连在一起。
坎:是水。
阳存在阴里,水才有生气,如果这个水里面没有阳气,鱼放下去,鱼就死掉了。鱼在水里面游,因为水里面有阳气。
那我们如果用两个字来代表
乾代表“刚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坎代表“危险”(因为行水,水灾来了全部都毁掉了,水是险的意思。)
1、形体安逸但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经脉,治疗时宜用针灸。
形乐志苦,就是这个人外面很刚健,里面很危险。
把外面乾放在里面,水是很危险的,天水讼,人有被说是非的时候,(比如被说偷东西,对外说这个不是我偷的,心里很怕!,这叫外面是很刚健,里面很心虚。
外健内险,就是行形志苦!病生于脉,血脉会出现问题,我们用灸、针都可以。
2、形体安逸而精神也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肌肉,治疗时宜用针刺或砭石。
形乐志乐,外和内都是很刚健,从头到外,外面里面都很乐,那就太过了,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这个针石就是我们过去最早的针灸是石头,不是拿石头砸进去,而是将石头烤热,烤热之后拿石头去熨,去烫,在上面摩搓。不能烤太烫,温就好了。即使没有温,用手把石头长时间握着,石头加温摩搓也可以。)
3、形体劳苦但精神很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筋,治疗时宜用热熨或导引法。
形苦志乐,外形是险,心里刚健。很多人这样子,外面装穷,其实很多钱!这种人病生于筋,筋会有病。治之于熨引,就是我们用药,很多药我们煮熟以后,煮滚了以后,用棉布包起来在上面烫,用外热。
4、形体劳苦,而精神又很苦恼的人,病多发生在咽喉部,治疗时宜用药物。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的地方。
外面是水,里面是水,重坎重险,坎为水,这两层的险,二重险在那边,咽喉就会出问题。如果一个人担惊受怕的在逃难或者是被通缉,喉咙都会有问题。那治之以百药,就是各种的药。
5、屡受惊恐的人,经络因气机紊乱而不通畅,病多为麻木不仁,治疗时宜用按摩和药酒。
如果常常受到这种问题,我们除了按摩其间的穴道,用酒去熬药,熬煮中药。酒去熬药,是让药力更深入,发散的更快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