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我还能见到真正的国产游戏主机吗?
小霸王,其穷无乐。文/菲斯喵中国式游戏主机,再次面临完败。去年8月公布的小霸王Z+,是继战斧F1之后,国产游戏主机的接棒者。迄今未能量产上市的它,早已被甩进遗忘的边缘,但最近关于项目团队解散的新闻,将其重新拉回至人们的关注视野。一名小霸王离职员工向葡萄君透露,小霸王Z+原本计划在CJ 2018后便开始售卖,但由于投资方撤资,项目就此陷入资金困境——“没有资金就打不开渠道,没有资金就没有游戏愿意来投你”。与人们熟知的宣传文案不同,小霸王游戏机的现实处境,是其穷无乐。不过按照小霸王领先科技CEO吴松的说法:目前只是上海办公室关闭,但游戏机项目还在,之后会有新的消息,只是因为处于敏感时期,他无法多做评论。与此同时,小霸王董事长方鸿祺则对媒体回应称,“游戏机这块,集团肯定要继续干,都投入了2个多亿,上海游戏团队由于能力上的问题,未能够及时做出游戏平台及开发游戏工具,因此,小霸王决定重新更换团队继续研发,并且会放到中山来”。只是,就算小霸王Z+顺利上市,但,国产游戏机的故事还有人愿意相信吗?与情怀无关这是一次对国产游戏机不死心的苦果“国产游戏机就是个笑话”——小霸王Z+搁浅的消息上了热搜之后,舆论中不乏冷嘲热讽。但这回除了唏嘘,更多声音则是把“小霸王学习机”当做主体进行缅怀与批判,由此延伸至童年消失、告别青春这些话题。缅怀的人,将其视为情怀标签,追忆起“其乐无穷”的童年光景;批判者,怒其是特殊年代里的山寨产物,没有版权意识也没有自己的内容生态,迟早要走向黄昏。
不过说实在的,舆论多少有些主体错位的情况。除了“小霸王”三个字之外,由吴松主导的游戏机项目,无关情怀,也无关山寨。在我看来,这次的失败,是一群人对国产游戏主机的不死之心,再次发作的苦果。小霸王领先科技注册于2016年11月,作为创业队伍的核心成员,CEO吴松与CTO张嘉都曾是斧子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前者担任过斧子科技的CSO,负责战略与内容规划,后者则是斧子科技的最高技术负责人。由创业班底来看,小霸王Z+颇有战斧F1精神续作的意味。
小霸王Z+核心团队中,有两位曾是斧子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在去年8月举行的ChinaJoy展会上,小霸王Z+正式公布。当时所呈现的产品形态,至少让玩家在硬件层面不再以“安卓盒子”来理解国产主机。这款设备搭载了AMD定制的ZEN架构芯片、8G内存、128G固态硬盘+1T机械硬盘等,从纸面参数来看,其综合性能已经强于索尼PS4。尽管如此,小霸王Z+仍经不起核心玩家的推敲:它的外观近似PS4;说好的自研OS,实际系统跑的是微软Windows;包括《Onrush》在内的移植阵容中,中文独占游戏屈指可数;4998元的定价,则有点不把当世三大主机放在眼里的意思。综合这些特征,核心玩家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没有买的必要。
而吴松的商业逻辑是:要让潜在用户把Z+当作电脑买回去,然后再逐渐将其转化为主机游戏用户。“对大部分没有接触过主机这个事物的老百姓来说,你把一个已经发展到第八代的游戏主机直接丢他面前,他会无所适从。”吴松说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的老百姓对于PC的需求远高于对主机的需求。那我何必不打开呢?”这种贴合国情、争取轻度玩家的尝试,在我看来,是有一定几率实现破局。回想20世纪90年代的小霸王学习机,其发家模式之一便是以学习机之名,行游戏机之实。二十多年过去,这次的“学习机”不只是能够进行打字练习和BASIC编程,在功能上,它真的就是一台电脑。
知乎用户对于小霸王Z+的评价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玩家为什么不去买一台PC呢?一名从Z+项目中离职的员工告诉葡萄君,生产出来的游戏电脑,其实已经偏离最初的提案。按照原定项目计划,小霸王Z+定位为“性能强市第一”的主机,运行半封闭的自研OS,但受版号限制影响,高层出于游戏生态建设的考虑,最后做出了抉择——“开放PC端,主机系统延后”。走游戏电脑的路线,看来是项目变形后的无奈之举。但就算自研系统成功出炉,小霸王学习机当年的成功,显然也无法再被轻易复制。彼时,各式学习机靠着大量非官方授权的兼容卡带和渗透至乡镇的零售店,撑起了整个游戏生态圈和玩家基础。但在版权意识不断深化的今天,缺少独家内容支持的小霸王Z+,想要自建生态做游戏平台,简直难如逆天。一年不到,那群对国产游戏机不死心的团队,已宣告解散。随着Z+项目搁浅,玩家对于一台国产游戏机的期待,还没有被真正激起,便已经归于沉寂。中国式主机一再失败故事似乎再也讲不通了国产自研游戏主机,几乎陷入无解困局。没有技术积累,没有成熟市场,没有用户基础,留给厂商建立生态的机会也已经不多了。关于国产游戏机,资本所能看到的,是一篇又一篇的败局者的故事。回顾90年代,那时风靡全国的学习机,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是国产游戏机的高光时刻。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垄断了国内游戏机市场,形成巨大的民间保有量。其中,小霸王旗下学习机产品的市场份额,一度占到了80%。随后,仿制的世嘉MD,以及运载MD游戏机系统的新天利游戏VCD,也在本土市场受到欢迎。
成龙代言过的产品,都……2000年6月,国家颁布“游戏机销售禁令”,自此之后,国产游戏机的发展便开始走向停滞,技术上难有创新,能够流通于市面上的产品,给人留下的多半还是山寨和模仿的印象。随之是电脑的兴起和普及,那些杂牌山寨机型也就被束之高阁了。相对包机房中的新世代游戏机,那时,网吧更具普及度,互联网和PC游戏,对于人们来说也更具吸引力。游戏机被封禁期间,盛大曾以超前的产品思路,试图重新激活用户对于家庭电视娱乐的兴致。这种设想在现实中的呈现,便是2005年7月推出的“盛大互动娱乐中心”。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它与今天的安卓盒子差异不大,能够让用户通过电视享受包括游戏在内的互动娱乐内容,事实上,这款主机确实也被叫做“盛大盒子”。
放在早几年,盛大盒子或许能成为一款能引发风口的硬件遗憾的是,“盛大盒子”不仅欠缺视频内容合作者,连操作系统都欠奉,而它的市场价格并不低,用户需要6000元才能把这个还不太成熟的产品抱回家。在2006年4月11日,广电总局发文点名“盛大盒子”违规,更是直接宣判了它的死刑。在此之后,国产游戏机的发展再次陷入沉寂。禁令在2015年终于得到了正式解除,十余年的空白期,让国内各路厂商感知到了一丝商机,前后几年,入局者不断。但这条路径上,成功突围的人,迄今还没有出现。败局者倒下的躯体排成长列,除了小霸王和斧子科技,阿里、华为、腾讯等国内主流企业,也曾在这里折戟沉沙。马云曾豪言“绝不做游戏”,但在2014年年初,他曾带领阿里进军主机市场,以1000万美元参投Android游戏主机开发商Ouya。这款售价99美元的低廉安卓主机,曾宣称有4万名开发者和近1000款游戏在他们的开发平台上,这一度让人觉得它具有从传统主机平台抢夺市场。但在2015年,Ouya深陷债务危机,穷途末路之中,被雷蛇收购。
即便如此,国内仍有不少厂商,试图从Android生态切入,觊觎那块空白的主机市场。华为首先以TRON项目入局,这款Android主机曾在14年CES展会上引起热议,因为彼时所带来的游戏并不像宣传中那般,让玩家可以玩到独占内容。最终,TRON直到今天都未能真正面世。随后,百度、腾迅、小米、360、蜗牛等互联网公司,都曾想抢占游戏机风口,但是无一例外,不论是腾讯的miniStation主机,还是360推出的“大酋长”,每一款产品都是Android游戏盒子。真金白银花了出去之后,游戏性能既无法满足核心玩家的需求,也没有建立起独家的游戏资源。而它们的结局,一个比一个没落。斧子科技也是其中一个失败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曾经燃起过市场对于国产游戏机主机的新期待,能够融资6000万美元,至少可以说明,资本对于战斧F1,也有不少积极的想法。但在产品真正面世之后,期待几乎都变成了批评。发布仅过一年,人去楼空的负面消息持续发酵,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斧子科技已经死了。
小霸王Z+试图想走通的游戏PC路线,早在2016年,腾讯就曾有过类似的尝试。彼时,腾讯联合英特尔、海尔推出了TGP客厅游戏主机Blade BOX,不过这款主机的本质也是一台电脑。硬件在性能上和定价上接近主流,但结局和小霸王Z+差不多,在宣布预售日期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而同样的结局也发生在一款叫做“芒果玩加”的国产steam游戏机上:在2016年初通过京东众筹获得了120万元支持,正式发售一年左右,官网无法正常访问,淘宝店下架,渐渐杳无音信。
芒果玩加这块市场难以攻克的原因其实很清晰:它需要整合的资源太多了,资金、技术、渠道、内容和用户,各个方面均有较大的准入壁垒。并且这块市场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可观——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主机游戏的市场份额占比仅为0.5%,而核心的主机用户也已被任天堂、索尼和微软三大巨头瓜分。无一例外,国内做游戏硬件的,到最后都找不到活路。那么,当故事无法讲通,资本不再支持,无解死局,可能就是国内主机市场惨淡的现实了。我们真的需要一部国产游戏机吗?老实说,作为玩家我有过这样的期待:在未来,能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国产主机,一个更能理解本土市场的游戏平台。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有朝一日,育有一子,待其6岁时,送一部真正的国产游戏机。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深意,只是想着,把我最初对于游戏的感动,以这种方式分享给自己的孩子。就像我6岁时,第一次从父亲手中接过小霸王学习机之后,从此就对游戏产生深深不倦的情分。我也想让一个生命对于游戏的启蒙和结缘,从国产游戏机开始。诚然,我内心是真正希望,国产游戏机厂商能够一步升天,成为和任天堂、索尼、微软平起平坐的第四大主机商。这份心情,类似于球迷对国足的期待吧。遗憾的是,这或许始终会是一个不靠谱的愿景。待孩子成长至6岁,我可能无法让其拥有一台真正的国产自研游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