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少来往少联系慢慢就生疏了。人与花也是。
好久没进省城刷花了,感觉花花也都不怎理睬我了。虽然理由都是堂而皇之的“由于疫情关系”,但归根到底不还是懒。再懒下去怕要废了,这天赶紧安排走了趟省城,赶了三个场,见了老朋友,认认新朋友,也是收获颇丰。
华植的褶皮黧豆开得正好,聪明的它等兄弟姐妹“败落”之时独自绚烂,不但红,还红得发紫。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之前先认两个生僻字,褶读成zhě,常常指皱纹,黧读lí,黧在自然界里,有几组颜色是代表有毒的意思,其中一组就是黑色和黄色。例如:蜜蜂的腹部,蛇的全身。所以黧色也可以理解成有毒的意思。褶皮黧豆果真是网红么?不算了吧,充其量也是过气的网红,不过,红得发紫却是真的,紫得高贵,紫得浪漫。对了,黧豆属也称作油麻藤属,这个属包含如常春油麻藤、白花油麻藤、大果油麻藤等等,它们的样子像各种颜色形态各异的小鸟,统称为禾雀花,褶皮黧豆也常被人唤作紫色禾雀花。褶皮黧豆的果实形状和其他姐妹的果实有很大不同,其荚果革质,长圆形,具12-16片状薄翅状皱褶,因此得名。褶皮黧豆的拉丁名是Mucuna lamellata,其中属名Mucuna取自这些藤蔓的巴西名字,它们的共性是豆荚经常露出刺激性的毛发,种加词lamellata是“薄片状的”,说的就是它特有的果实形态了。
褶皮黧豆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灌丛、溪边、路旁或山谷,缠绕在灌木上。原产浙江、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其模式标本采自广东阳山。
禾雀花是南方特有的观赏藤本植物花卉,因花朵形状奇特而闻名。每到春季,花开繁茂,在古朴虬曲的藤蔓上,缀下来一串串花朵,形如千万只鸟雀栖息在林荫之中,色彩艳丽,惟妙惟肖。华植每年的春天,正是它们兄弟姐妹争奇斗艳的时节,那会,它们总是争先恐后地绽放,就像大群神态各异的小鸟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热闹非凡。恰恰,作为它们中的一员,褶皮黧豆特立独行,偏偏选择在炎热的夏季绽放,也难怪大家不以××常春藤称呼它,因为它也最不像小鸟嘛,说它禾雀花我都觉得有些勉强。
这几年华植为它们安了一个家,搭个一个很漂亮的玻璃棚架,每到夏日,褶皮黧豆开花时节蔚为壮观,远远望去如垂在万绿丛中的一串串紫色葡萄,引人遐思。那串串的“葡萄🍇”,高贵而冷艳,有人把它叫“紫色风铃”。
褶皮黛豆的定名几经周折,最早的模式标本采集广东阳江,唐进、汪发攒定名为宁油麻藤( Mucuna paohwashanica)。1932年10月21日著名植物学家郑万钧教授于南京宝华山采得2484号标本,由李树刚教授鉴定为褶皮黛豆(Mucuna lamellata )。
褶皮黧豆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灌丛、溪边、路旁或山谷;缠绕在灌木上。野生的褶皮黧豆较少见,因为其花的独特,现在已被引种在园林种植。常作为藤蔓观花植物,依附在花廊,或者单独种植作为吸引视线的观赏节点。
褶皮黧豆为攀援藤本,但是它与其他禾雀花的花序生长在老茎上不同,褶皮黧豆的花序生长在嫩枝上。它形似小鸟,可以将它们的花分解为头部、身体、翅膀和尾巴。其中头是花萼,身体是旗瓣,翅膀是翼瓣,尾巴就是龙骨瓣。
花萼(头部)密被绢质柔毛,筒杯状;花冠深紫色或红色,旗瓣(身体)宽椭圆形,翼瓣(翅膀)长圆形,龙骨瓣(尾巴)较纤细且短。
褶皮黧豆的叶为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薄纸质,顶生的小叶菱状卵形。
褶皮黧豆的重点在它的夹果,它与其他常春藤属的兄弟木质带状果实有很大不同,区别最大就在这里。褶皮黧豆荚果革质,长圆形,基部和先端弯曲,外形不对称,具12-16片薄翅状褶襞,故得名。▼还没成熟的果实,青青的,可它的外皮已经像老奶奶的皮肤了,这就是“褶皮”的意思。
▼成熟的果荚变成灰色,这会爆开后会露出黑色的种子(我居然没拍种子,晕了)。
黎豆属全球约有6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30种,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华南至台湾等省份。常见有白花油麻藤、大果油麻藤、常绿油麻藤等。黎豆属共同特征为:羽状复叶有3小叶,有小托叶;花大,美丽,排成总状花序;萼钟状,上面2齿合生;花冠深紫色、黄绿色或近白色,伸出萼外;旗瓣通常长只及龙骨瓣之半,基部有内弯的耳;龙骨瓣约与翼瓣等长或更长,先端有喙;荚果线形至长圆形,平滑或有斜向横折襞,沿荚缝有隆脊,被柔毛或刺毛。▼ 白花油麻藤 Mucuna birdwoodiana
▼ 大果油麻藤 Mucuna macrocarpa
▼ 常春油麻藤 Mucuna sempervirens
对了,大家很容易忽略褶皮黧豆的一个亲兄弟,名字就叫黧豆(点击阅读),它不但好看,还好吃。黧豆,豆科、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果实(豆荚)形似狗爪,故名“狗爪豆”,还叫刺毛黧豆、龙爪黧豆、猫豆、狗瓜豆、龙爪豆。毋庸置疑,大部分名字都因其果荚形状而来。按说,黧豆应该是它们的属长了吧,可我看了它的拉丁发现,未必。黧豆的拉丁是Mucuna pruriens var. utilis,居然有var.,那它的主子是谁,居然是刺毛黧豆(Mucuna pruriens),这个不熟,忽略。
以下植物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攀援藤本,茎稍带木质,具纵沟槽,无毛或具疏毛。
羽状复叶具3小叶,叶长17-27厘米;托叶长2-2.5毫米,不久脱落;叶柄长7-11厘米;小叶薄纸质,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6-13厘米,宽4-9.5厘米,先端渐尖,具短尖头,长4毫米,基部圆或稍楔形;侧生小叶明显偏斜,长8-14厘米,基部截形,侧脉每边4-6,在两面隆起;小托叶长2-3毫米,线形;小叶柄长4-5毫米。
总状花序腋生,长7-27厘米,花生于花序上部,占长度1/5-3/8,通常每节有3花;花梗长7-8毫米,密被锈色柔毛和浅黄色贴伏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狭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2毫米,早落;花萼密被绢质柔毛,萼筒杯状,长5-6毫米,宽8-10毫米。
花冠深紫色或红色,旗瓣宽椭圆形,长2-2.5厘米,先端宽圆形,浅二裂,基部耳长约1毫米,瓣柄长,宽约2毫米,翼瓣长圆形,长3.2-4厘米,宽9-12毫米,瓣柄长约6毫米,耳长约2毫米,近基部边缘有睫毛,龙骨瓣较纤细,长(3.6-)4(-4.5)厘米,先端弯曲,弯折长约1厘米,基部瓣柄长6-7毫米,耳长1-2毫米;雄蕊约与龙骨瓣相等;子房线形,长约7毫米,具5胚珠,花柱长约3.4厘米,柱头小。
荚果革质,长圆形,基部和先端弯曲,外形不对称,长6.5-10厘米,宽2-2.3厘米,厚5-8毫米,幼时密被锈褐色刚毛,最后被柔毛和凋落的锈色螫毛,具12-16片状薄翅状褶襞,种子间有深的横沟,背腹缝两侧具宽2-4毫米的翅。
种子3-5,深红褐色或黑色,长约11毫米,宽约9毫米,厚约7毫米,光滑,种脐黑色,长约为种子周长的5/8,无假种皮。
中文正名 褶皮黧豆
拉丁学名 Mucuna lamellata Wilmot-Dear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蝶形花亚科
族 菜豆族
属 黧豆属
种 褶皮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