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就是祖国,家乡就是家乡,家乡永远是你想的味道!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老杨品谈 平民观点 仅供参考 草根之言
时事解读、文化寻源、常识科普、历史趣谈
老杨品谈>>>>>
祖国就是祖国,家乡就是家乡,家乡永远是你想的味道!
■文 | 老杨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对于生在1960、1970年代的人来说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
记得我会哼这首歌的时候还不识字,是我四叔教我的。我四叔比我大五岁,从小喜欢唱二人转,每天都是哼哼呀呀的。
生在东北腹地没山没水黑土地的小农村里,头脑中的家乡是黑白的,绿颜色的记忆都不深,对绿色的感觉是军人。对祖国的感受更单一,只有天安门和五星红旗,颜色是红的。
刚开始会哼这首歌的调的时候并不知道词的具体内容。因为家乡连条小河都没有,所以不知道“波浪宽”是什么意思,哼到那儿的时候就会想起“波浪鼓”,想起货郎;最有意思的是第二句“风吹稻花香两岸”,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稻花”,又因为曲调的原因,唱的时候心里的意思是“倒花”,风把岸边的野花吹倒了。“香两岸”唱的是“向两岸”,风吹倒花向两岸。后来上学了,知道了歌词,虽然对自己小时候的理解有点羞涩,也知道了这句词的意思,但总觉得这句怪怪的,后来长大了,才算完全理解和接受了这句词。至于“艄公的号子”和“船上的白帆”是有了电视机之后才理解。
家乡就是家乡,每个人有不同的家乡,也有不同的家乡记忆。
《我的祖国》是为电影《上甘岭》写的主题歌。完全是为电影创作的,并且是在赶时间的情况下的应急之作。
《上甘岭》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拍完后留下了主题歌的镜头,因为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剪辑技术,剧组等着这首歌,补拍歌曲里的镜头。
电影导演沙蒙先联系到了词作家乔羽。乔羽是山东人,当时在南昌工作,乔羽赶到了长春,开始也是没有什么思路,但时间太紧,就把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写到了歌词里,当然写的就是长江。当时导演沙蒙问他,为什么不写万里长江波浪宽?乔羽说,那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所以用一条大河。现在想乔羽的心里也没江,只有黄河。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
作曲是刘炽。可以说这首歌的曲子胜过了歌词,对于一首歌来说,它的生命力是曲子,歌词是可以换的。为了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首曲子,刘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创作时,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在门上贴了“刘炽死了”的条子。
演唱者大家都熟悉了,是郭兰英,是乔羽给找的。这首歌成就了郭兰英,也成就了很多中国民族歌唱家,不只是时代的原因,更多的是歌曲表达的情感。
这首歌要比电影《上甘岭》成功得多,或者说《上甘岭》最大的成功是这首歌。
网上有人说,这首歌的歌词没有高枫的《大中国》有气魄,《大中国》无论是曲和词都太空了,只能是个架子。
这两天,这首歌同台湾的原文化部部长龙应台联系了起来,并且刷屏。
龙应台在前两个月参加了香港大学的一次活动,活动策划主题是“大学问”,龙应台演讲的题目是《一首歌,一个时代》。
龙应台算是台湾文化届的左派人物,她的作品更多地会体现人性、民主、自由。也许是她对这个演讲没什么准备,准备了也就是个大致的思路。
演讲是从提问开始的,问台下的教授、同学,你们的启蒙歌曲是什么?台湾人多答的是《家在山的那边》、《橄榄树》,这两首歌都反映了台湾本省居民的思想;香港人回答了一些英文歌曲,这是被殖民的结果。
台下有香港浸会大学的校长钱大康和副校长周伟立。周伟立说,他的启蒙歌曲是师兄教他的《我的祖国》。
当时听到《我的祖国》这首歌时她在台上很尴尬,随口就对台下说了句,你们会唱吗?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台下的声音从低到高、从弱到强、从零散到整齐、从羞涩到激昂。一首《我的祖国》唱满全场。
结果一首《我的祖国》打乱了龙应台的演讲,她只能非常别扭地站在台上,脸上是说不出来的表情。
一首歌把两岸三地中国人的心拧在了一起。
活动的主题是大学问,什么是大学问,这首歌就是大学问,家国情怀就是大学问。龙应台想用一首歌来诠释一个时代,但《我的祖国》这样的歌并不只属于一个时代,它属于那个民族组成的国家。
后来龙应台写了篇文章《大河就是大河》,在文章的最后,她写道:“有时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浪就是稻浪罢了。”
有可能龙应台也像其他台湾人一样,对祖国的认同感不会转变得那么快,但她也只能用“罢了”这样的无奈来遮掩。
我要说的是大河就是大河,稻香就是稻香,没有罢了。
祖国就是祖国,家乡就是家乡。无论政治怎么变化。
政治是没有味道的,有味道的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