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者也。

脾胃者,四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脉见真藏,则人死焉。故四藏之脉,必以胃气为本。肝脉弦,心脉钩,肺脉毛,肾脉石,脾胃脉缓。其弦钩毛石而缓者,是四藏之有胃气也。其弦钩毛石而不缓者,是谓真藏脉。真藏脉见,胃气败竭,必死不救也。

《玉机真藏论》: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

所谓真藏脉者,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胃而至于手太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盖土位乎中,一身之元气也。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故仲景垂训,以少阴负趺阳为顺。少阴水胜,则火灭而土败也。自医法失传,后世庸愚,乃滋阴泻阳,补水灭火,以败胃气。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良可哀也。

(0)

相关推荐

  • 黄帝密码|胃气与真藏脉

    <厥阴风木--中医肝象的想象>.丙烯.本然绘 2.胃气与真藏脉 在<内经>理论体系中有个很明显的事情,那就是现代医学目脉搏与心跳的关系,是很清楚的.而且人心跳的存在,无论如何都 ...

  • 易元解经:脾的病理表现

    易元解经:脾的病理表现

  • 《四圣心源》:卷三·6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 ...

  • 《四圣心源》:卷三·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 ...

  • 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 ...

  • 真脉藏脉

    ​凡持真脉 之藏脉者 执简才能 驾驭繁琐 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 心至悬绝,九日死 肺至悬绝,十二日死 肾至悬绝,七日死 脾至悬绝,四日死 凡诊得,无胃气的,真藏脉: 肝脉来的形象,如一线孤悬, 似断似 ...

  • 真脏脉死期

    真脏脉死期 (素问阴阳别论) 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素问阴阳别论.真脉之脏脉,即真脏也.悬绝急者,全失和平而弦搏异常也.十八日者,为木金成数之余,金胜木而死也.此下死期,悉遵王氏之 ...

  • 抗金抗蒙的真英雄彭义斌功绩堪比岳飞,却死在“汉奸”严实的手里

    作者:陈二虎 一.与李全决裂 金朝末年的红袄军起义,可以说鱼龙混杂,其中最令人敬佩的便是彭义斌. 彭义斌随刘二祖起义,是刘二祖手下重要将领,刘二祖牺牲后,他随霍仪接过义旗,继续抗金,霍仪兵败被杀后,彭 ...

  • 《临证真脏脉》

    首先关于"真脏脉".真脏脉又称"真藏脉",是指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五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该脏精气衰竭,胃气将绝,而各显现出特别的脉象,但其脉象均没有&q ...

  • 尚先早课|​心藏脉,脾藏营

    本句见于<灵枢·本神>.藏读cang.五脏各有所藏(形),各有所舍(神),病则各有虚实变化.其中: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