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家荡产嫁女儿,古代嫁女儿竟然要拼爹?

本期特邀主讲嘉宾——吴钩

资深传媒人,青年学者,主要关注宋、明、清时段的政制与社会生活,尤喜以社会学与政治学为分析工具,对正史野稗、前人笔记所记录的宋、明、清社会、官场细节及其背后隐秘进行梳理分析,在《博览群书》、《书屋》、《社会科学论坛》、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有多篇历史社会学随笔。

说到宋朝的生活,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宋朝人的婚姻生活、婚姻家庭。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一部法典要出台,那就是民法典。
随着民法典的生效,原来的婚姻法就要废除,改为民法典里面的婚姻家庭篇,增加了很多条款,比如规定了离婚有三十天的冷静期,也给全职太太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尊重。
其实在宋代的时候,婚恋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就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到了宋朝,相亲成了一种风俗。宋朝人不会那么在乎门当户对,而是更加看重对方的资产,宋朝女性的嫁妆是非常丰厚的,一些家庭拿不出那么大的嫁妆,导致了一些剩女的出现。
那么宋朝人的婚恋跟以前相比,到底出现了哪些变化呢?
01
“相亲”是宋朝开始流行的?

宋人不讲究“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

现代人因为被父母逼着频频去相亲,所以陷入了生生的烦恼当中,甚至把相亲当成一种公害。相亲很早就有,但直到宋朝,相亲才真正成了一种风俗。意味男女青年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利。
在媒人说亲之后,男女双方可以约定一个时间,由媒人安排在一个地方,让男女双方见上一面。见面的时候,男方要带着礼品,男女双方如果觉得满意,男方就要送给女方一枚金钗。更准确的说,是把一枚金钗插到女方头上,这叫插钗。
插钗就意味着速配成功,牵手成功就可以定亲了。那么如果在相亲的时候,男方对女方不那么满意,他就要送上礼品叫押金,暗示这门亲事就不成了,我很抱歉,给你一点礼品表示一下歉意。
宋朝这种相亲的风俗就明确的告诉我们,在宋代那个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一定代表的是包办婚姻,只不过它是说年轻人的婚姻必须要经过父母之命和媒人来说亲这个程序。
说到宋朝的婚恋生活,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习俗,叫榜下捉婿,什么意思呢?
就是每到科举考试放榜的时候,在榜下会聚集很多富豪,这些富豪专门来看到底是哪些读书人高中科举,然后就会上去询问是否婚配,如果说没有婚配的话,就会把他拉到家里,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读书人,有时候是硬拉着过去,所以宋朝人就称为榜下捉婿,好像是把他捉去当女婿的样子,所以这个风俗是很特别的。
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宋代之前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宋代之前阶层之间是有壁垒的,如果你是商人,虽然家里很有钱,但社会地位却很低,是不能跟贵族通婚的。
我们知道一个爱情悲剧,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婚,就是因为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阶层。祝英台是贵族出身,梁山伯是平民出身,按照当时的社会观念也好,法律也好,是不能通婚的,这是阶层分割制度下的一个悲剧,但是这种阶层之间的壁垒在宋代打破了。
宋代是全面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的一个王朝,一个读书人不管他的出身怎样,他是穷还是富,只要通过科举考试被录取了,就可以成为一个士大夫,获得功名,从此成为士大夫阶层里面的成员,社会地位很高。
在当时商人的地位稍微要要低一点,如果他能够跟士大夫结为亲家,那么商人也是可以通过士大夫的婚姻关系来提高地位的。
如果男方跟女方在相亲之后双方满意了,那么就进入到定亲的程序。
02
宋朝嫁女儿要“拼爹”?

为什么宋朝时期的剩女多?

定亲的时候,男女双方,交换分帖,其中女方的分贴会一丝不苟的列出女方陪嫁的嫁妆。
比如现金多少钱,金银是多少两,田产是多少亩,房子是多少套等等,我们不要以为宋朝女性的嫁妆只有几件衣服,几件金银首饰,不是的,宋朝女性的嫁妆是非常丰厚的,这也是宋朝女性厚嫁的风气
这笔要列在分帖上的嫁妆,并不是为了炫富,而是要证明这笔财产是我的,是我从娘家里面继承来的财产。
她虽然是带到夫家了,但是这笔财产的所有钱和主要的管理权,实际上是掌握在女方手里的。如果丈夫要动用妻子从娘家里面继承过来的这笔嫁妆,会被别人瞧不起的。
如果将来这对小夫妻由于什么原因离婚,或者丈夫过世了,妻子要改嫁或者回娘家,她从娘家继承过来的财产是可以带走的,这就是宋朝女性在财产方面所拥有的一个权利。
宋朝人不会那么在乎门当户对,普通人可能更加看重对方的资产,因为通过唐朝末年到五代的战乱之后,贵族已经消亡了。那么平民之间,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女性,她的地位靠的是什么?可能很大程度上是靠财产,而不是血缘或者是原来的贵族身份。
宋代比较流行厚嫁,因此一些家庭可能拿不出那么大的嫁妆,通俗的说可能就是嫁不出去,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一些剩女的出现。
03
宋代女方可以提出离婚?

女性改嫁不受限制?

民法典里面的婚姻家庭篇规定了离婚的冷静期,那么宋代有没有离婚呢?

我们不要以为古代没有离婚,只有休妻。其实在唐宋时候是有离婚的,是双方协议离婚,叫做和离。而且和离在宋朝人的生活当中并不罕见,不少女性还主动提出离婚,这叫求离
有一桩宋朝人的离婚案,说的是一个姓章名叫元弼的读书人,与他妻子的和离。这个章元弼是苏东坡的粉丝,而且是铁粉,铁到什么地步呢?凡是苏东坡的文章他都要收集来看,而且一看就放不下来,停不下来,可能是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导致他冷落了妻子。
他的妻子是长的比较漂亮的,而章元弼则长得比较丑,妻子对章元弼本来就很不满意,就提出了离婚,章元弼也同意了,双方于是和离。
我们今天的人离婚有离婚协议书,古代的人有没有离婚协议书呢?其实是有的,叫放妻书。我们今天如果去读这些唐宋人的离婚协议书,仿佛会看到一对一对唐宋的夫妻在纸面上活过来。
他们分别时不会互相指责,而是互相道珍重,互相祝福。期望双方今后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唐宋时一对夫妻不管在实际生活中多么难以相处,婚姻多么不愉快。
但当他们达成离婚协议,写离婚协议书的时候,会表现的非常得体,彬彬有礼。宋朝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这两点是比较接近我们现代人的,宋朝还是比较尊重人的尊严,女性在家庭生活方面还是掌握了一定的控制权或者话语权的。

宋朝女性在法律上,离婚之后改嫁是没有限制的,而且民间的舆论对她也没有什么鄙视,在民间的舆论上也不会认为女性改嫁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会认为女性改嫁也是很普遍的或者说很正常的一个行为。
宋朝在定亲的时候,男方给女方的聘书也是写得非常的文雅、古典,其实我觉得这是代表了一种文明的体现。
宋朝人的这种文明不仅体现在婚姻生活里面,从宋朝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文明进步,这就是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