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黄帝内经:疾病,皆起于这五点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却总在生活中,
无顾忌地挥霍自己的身体。
希望在此文中,
大家能真正正视自己的健康。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怒是发怒,喜是高兴;
悲则气消,悲是悲伤;
恐则气下,寒则气收,
炅(jiong,即热)则气泄;
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这些话,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01
病生于气候
当心空调和人造气
《黄帝内经》上讲: “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就是身外的气候会导致疾病。
过去,“风寒暑湿燥火”是纯自然的,但现在时代有了变化。
我们现在的“风”,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风扇;“寒”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空调、冷气。“热”除了夏天自然的热,还有冬天过高的暖气。
这些人为的东西,虽然好像让我们感觉更舒服了,但是很多都是“逆天”而行的。逆天,就会造成身体的问题。
《黄帝内经》里面讲的很清楚:人体内在也有四季和节律。天热的时候阳气发散,就阳气发散,就会把里面的阴寒释放出来;天冷的时候阳气内收,我们养精蓄锐,来年才会更加健康。
人要吃五谷杂粮,受四季阴阳,人的身体状态不能够保证每时每刻都那么理想。
我们身体里会有阴寒、湿气,阴寒湿气要借什么力量发散出去呢?借助天地的力量——夏天。
夏天来了以后人的汗毛孔都打开,大家要适当的劳作。虽然说“不妄作劳”,但是要“作劳”、要有运动,就会出汗。
出汗以后人体的髓道就打通,把很多的隐患排掉,这是肌体自己在调整。
自然需要热,人身也需要热,这个时候阳气向外发散,就把内部的东西带出来,人要“顺”。
所以《黄帝内经》里面讲到:
夏三月是“无厌于日”,
夏三月我们最讨厌太阳。
但是又明确告诉我们不要讨厌太阳,
这就叫作“从之”,
因为人类健康的活着,需要太阳。
可是,现在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图一时的安逸和舒服,夏天一到,很多人空调温度开的很低。
该发散的季节,外面温度却低了,那人的阳气往哪走?就往里走。这就叫做“逆”,因为跟天的道路相反了,“逆之”就灾害生。
越来越多的妇女痛经、宫寒、大人小孩手脚冰凉、气喘、肺病、头痛.....这些疾病都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来的。
02
病生于阴阳
夫妻关系和谐很重要
为什么《黄帝内经》讲生于阴阳?生于什么阴阳?最大的阴阳是男女。男女最大的关系是什么?夫妇。很多疾病怎么来?是从“夫妇”那里来的。
孔子讲的:“阴阳之道,发端乎夫妇”。
中医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阴阳要和谐,也就是夫妇要和谐。现在有几对夫妻不吵架?
现在很多夫妇不是你埋怨我就是我埋怨你,男的猜忌女的,女的猜忌男的。
男的出去了,女的在家坐不住,不是相濡以沫,而是相互怨恨,这样阴阳就不协调。
阴阳不协调是疾病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疾病实际上是由这条路上来的,《黄帝内经》点的“生于阴阳”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夫妇不好,阴阳就不好;阴阳不和了,那么生出来的子女,又在这样一个阴阳不调和的家里生长,这个子女不可能好。
现在很多父母带小孩来看病,反复的看。中医也好西医也好,治好了以后又犯,实际上根源在哪里?在父母身上,在阴阳身上。
这点需要大家高度重视。
和谐的家庭,就是和谐的阴阳,就是“阴平阳秘”,“精神”就“乃治”,形神才能够健康。这点弄不好,吃再多的保健药都没用,什么口服液都不好使。
03
病生于喜怒
情绪是健康的关键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思恐。
人为什么要法于阴阳呢?
因为人跟天地是一个整体,
人的情志实际上就相似于
天地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生于喜怒,就是生于情志,
情志是很影响健康的。
情志太过或者不及都会影响健康。“寒暑燥湿风”是外五行,外五行可以致病;“喜怒思忧恐”是内五行,内五行也可以致病。
王善人王凤仪,是东北的一位老人,1937年去世,他生前是一位一字不识的农民,可是非常了不起。
他类似于中国禅宗史上的六祖,六祖也是一字不识,但是后来彻证本性。
在王凤仪的学问里有一门很重要的学说:研究我们的情志、心性、心理行为跟疾病的关系。
我们的心理行为直接影响健康,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行为不健康造成的。
王凤仪将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归纳为五点:
第一是怨,喜欢埋怨人。
第二是恨。
第三是恼,恼火。
第四是怒,容易发怒。
第五是烦。
怨恨:就伤“心”,循环系统的疾病跟恨是有决定关系的。
恼:恼这个情绪伤的是呼吸系统,肺。
怒:就是肝系统,肝胆。怒包括闷怒、郁怒、大怒等,这些在中医也是属于肝系统。
烦:女同志喜欢讲“很烦人”“觉得很烦”。“烦”就是肾上、生殖系统的问题,烦这个情绪直接伤肾。
04
病生于饮食
冷饮会伤元气
饮食包括食量、饮量的问题,尤其现在饮酒的同志,“感情深一口闷”,这个对身体不好。
包括“寒温无节”,大量进食生冷、冰冻的东西,非常不好。尤其现在什么东西都是冰冻的,会损伤人的阳气。
人的阳气对于生命来说太重要了,不要轻耗。救都救不及,补都补不及,你还老去伤害它。
另外一个就是荤素的问题。
我们的生理告诉我们,草食动物的肠和齿跟肉食动物的肠和齿是不同的,这是一个客观的指标。
肉食动物都是伶牙俐齿,都是尖的齿,我们的四个牙就是肉食动物的尖齿。素食动物都是平牙,我们除了这四颗尖齿之外都是平牙。
我们有三十二颗牙齿,二十八颗是平牙,四颗是俐牙,这就是我们该吃多少荤该吃多少素的标准,大家自己去计算。
05
病生于居处
好好睡觉就是养命
居处对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居处的环境实际上就是风水。过去认为这个是迷信,是绝对错误的,有没有风水?肯定有。
只要有中医就有风水,
风水跟中医是一个道理:它们都讲五行。
怎么进气,门窗的走向,纳什么气,就是阴阳,就是五行,没有丝毫迷信。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人身就是五行。
人的五行的秉受是不同的,所以居住的环境,阴阳协不协调,五行相不相合,它会影响在这个环境里面居住的人,他的心、他的身。
睡眠很重要。人生的睡眠实际上是一个补充阳气的过程。我们刚刚讲到阳气是人的命根,阳气靠什么补充?
阳气耗散的途径很多,行、动、一切思维都在耗阳气,举手投足都在耗阳气。耗阳气的途径很多,可是补充阳气的途径很少,几乎就靠睡眠。
所以睡眠几乎是养阳气的唯一方式,也就是养命的唯一方式。所以睡眠太重要了,大家不要等闲视之。
养阳气的一大法宝就是要早睡早起。
为什么要早睡?居处要“有时”,睡眠要“有时”,为什么要有时?因为天地的阳气在这个时候潜藏,人在这个时候也是需要藏的。
我们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体最好的藏的状态是什么呢?
是睡眠。
在睡眠状态下就养精蓄锐,
阳气就会获得很好的补给,
人的生命就可以持续发展。
中医讲肾是主骨的,骨生髓,髓生血,造血是在骨髓系统,骨髓由肾主,而肾什么时候工作呢?冬季工作,也就是一天的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钟,在肾当班的时候才造血。
肾在怎样的状态下才当班?要人体处在藏、睡眠的时候才当班,在这个时段里一定要睡觉,睡觉了肾就能够主骨、生髓、生血,阳气就能够得到补给。
如果在这个时候不睡觉,错过了,对不起,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当然你也睡八个小时,但是你的这八个小时跟我的不一样。
现代人习惯于夜生活,显然这个是有悖天道的。
希望大家真正的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
调整自己的睡眠,“得道天助”。
我们很忙,怎么办?我们可以早一点起来干活。如果实在做不到,那么你的双休日就拿来早睡,九点钟就睡觉,等于一个礼拜,五天在透支,总有两天给你补。
但是如果那两天休息了以后,就放纵自己熬夜到三四点,然后睡到十一、二点那更加完蛋。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祝福大家,都能够顺应天地规律,活出健康与幸福。
多年临证心得:脂肪瘤、纤维瘤验方
化痰消核丸(艾儒棣方):生黄芪40g,鸡血藤24g,白芥子15g,茯苓15g,半夏12g,陈皮10g,台乌药15g,香附子10g,山慈菇10g,淡海藻15g,淡昆布15g,甘草3g。
用法: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服1丸,1日3次。亦可水煎服。
主治:肉瘤(脂肪瘤)、筋瘤(纤维瘤)、痰核等病。
脾主运化水谷,亦主肌肉;腠理三焦是津气运行通道。此方所治肉瘤、筋瘤,是因脾运不健,脂凝液积,阻于腠理三焦局部而成。
脂凝于肌,腠理不通,形成包块,即成肉瘤;阻于膜原,组织增生,即成筋瘤。津凝成痰,阻于肌腠局部,即成痰核。
此证脾运不健是本,脂凝液积,形成肿瘤是标。
扶正健脾治其本虚,化痰散结治其标实,本应一视同仁,但因肿瘤已成,痼结难消,若不积极散结,实难获效,着重消肿溃坚,才是明智之举。
此方由二陈汤加味而成。方中半夏燥湿运脾,陈皮芳香醒脾,茯苓甘淡实脾,黄芪、甘草益气健脾,五药澄本清源,亦即扶正健脾之法也。
半夏为祛痰要药,有善祛皮里膜外之痰的白芥子相引,可消膜腠之痰;有淡渗水湿的茯苓相助,可令痰湿下出。
配陈皮、香附、台乌药疏理气机,有气行则津行之意。
伍鸡血藤活血通络,有气血津液齐通之功。
上药虽有调中行气、活血、化湿作用,终非拔病之药,故又配伍消肿散结的山慈菇,软坚散结的昆布、海藻,披坚执锐,直捣黄龙,可收消肿溃坚功效。
海藻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相激,而增溃坚散结之功。
但须注意二药用量,海藻一般用15g,甘草一般用3g,体壮者可用6g。如果甘草之量再大,即有毒副作用。慎之。
肉瘤、筋瘤均较顽固,非短期可愈。上方一可阻止其发展,二可逐渐消散其肿形,是余学生艾儒棣从事外科临证多年心得,如遇此证,不妨一试。
阴阳失衡,不外乎这三种情况
中医学认为,作为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的本质特征。尽管其因人、因病而程度不同、形式各异,但阴阳失衡作为疾病的基本状态,概括起来却不外乎有低下、亢进与紊乱三种情况。兹就此加以梳理,以正于同道。
低 下
功能低下是指脏腑在司职过程中出现衰弱无力或受碍而难以尽职的状态。
脏腑衰弱无力属于“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的范畴,其成因主要有二:
一是先天禀赋不足。禀赋是指受之于父母而形成的体质状态,决定着发病的易感性与倾向性。若禀赋有欠,常易致患某病,如“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灵枢·五变》)。
二是后天失养,即“生病起于过用”(《素问·经脉别论》),如饮食、起居、情志(七伤)、劳逸(五劳)等或过或偏,都会耗损人体气血阴阳,进而削弱脏腑功能。而据《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之论,后世在分析脏腑虚损病变时多源责于脾、肾。
一般而言,血与阴主物质基础,气与阳主功能状态,因此五脏功能(习称为脏气)低下多因于脏之气与阳的量与质的不足,如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流注肠中则大便溏薄,泛溢肌肤则见水肿;生化无源则气血匮乏,无以充养而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甚而形体消瘦等;升降失调则见纳差、脘腹胀满。
再如肺气虚,肃降无力则可见咳喘无力,气短、动则益甚;宣发失司则畏风、自汗等。又如肾气虚,煦养无力则可见腰膝酸软,封藏无力则滑精、早泄,尿后滴沥不尽,小便频数多等。而这些脏气不足的共有表现是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面色不华等。
由于“阳虚为气虚之甚”,因而阳虚多是在气虚的基础上,突出表现为温煦无力而见畏寒肢冷,或手足不温等。
基于阴阳互根、气血互生的原理,脏腑功能的状态无疑还要受到阴血盈亏的影响,而阴与血的充养是脏气正常的基础与保障。
此外,内外环境对脏气发挥也有重要作用,当病理产物停留阻滞,即会妨碍气血运行,进而制约脏腑履职,甚而出现“大实有羸状”。这是一个因虚致实、复又因实致虚的复杂过程。如肝疏泄不及则成郁,郁之既成,又可进一步衍生出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等,从而成为许多疾病的发生基础。此如《丹溪心法》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现代医学之免疫功能低下,肺、心、肾功能不全,内分泌功能减退(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中医学认为其大都存在着气虚或阳虚的征象,由于推运或温化无力,形成了虚实夹杂的局面,因而益气、温阳是其基本治法。
亢 进
功能亢进是指脏腑的某些功能超出正常水平或实际能力,呈现出有余或太过的状态。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脏腑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只宜尽职尽责、安守本分,不宜恣意发挥、冒进突出。否则过犹不及,成为阴阳偏盛的病态。
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一方过于亢盛的病理状态,属于“邪气盛则实”(《素问·通评虚实论》)。从感邪性质而论,病邪侵袭人体,多同气相求,以类相从,即阳邪易致阳偏盛,阴邪易致阴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而阴阳偏盛往往出现机体的寒热变化。又由于阴阳之间的互根互制,一方偏盛或以另一方的偏衰为背景或基础,或制约另一方而使之虚衰,进而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发展演变结果。
具体而言,脏腑功能亢进常见于两种情况:一是阳热偏盛。如胃火炽盛可见消谷善饥,口渴多饮等;心火亢盛则见心悸、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等;肝火旺盛可见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痛头晕、口苦、胁痛等。
二是升发太过,主要与肝有关。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主藏血而司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升发,故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每于初始见肝气郁结,郁久有余而化火,而肝火炎上可致阳亢,阳亢失制则可动风。或因于阴血不足,肝体失柔,肝阳失制,也可致阳亢于上。
阴虚阳亢应与虚阳浮越相鉴别。病变基础前者为阴虚,无力制阳,后者为阳虚,阴盛格阳(戴阳),因而虽皆可见面色潮红、目赤、咽喉干疼等上部热象,但下部症状迥异,前者见手足心热、溲黄便干,后者则见畏寒肢冷、溲清便溏。
现代医学诊断中的功能亢进,如脾功能亢进、内分泌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躁狂症等,其形成过程极为复杂,临床表现也各有特征,而中医学认为这些亢进状态多有阳热偏盛或阴虚火旺的基础,至于具体辨证结论则需根据综合分析得出。
紊 乱
功能紊乱是指人体组织间的各种关系出现失度、失向、失时、失序、失位等问题的状态,广泛存在于各种病变过程中,可以是病变的结果,也可以是病变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脏腑彼此互助互制、相辅相成,保持着和谐有序的动态平衡。但对某一功能而言,脏腑的参与度与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因而彼此的亲疏关联度也不一致,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胃主纳,脾主化,等等。同样,气血津液之间也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气能生血、生津,行血、布津,摄血、摄津,血、津能载气等。
邪气致病,常见直接损伤或扰乱脏腑,使其不能正常履职,如风热或痰热扰肺,则可致咳、喘;痰热、痰火、肝火等扰心,可致心悸、失眠,甚至躁狂;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可致黄疸;痰湿蒙蔽脑窍则可发眩晕。
除此之外,邪气加害还会间接影响其周边关系,致脏腑失和,关系紊乱,如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之心肾不交,可见失眠、心悸、眩晕、耳鸣等。肝气横逆,恃强凌弱,最易戕伐中土,犯胃可致痛、呕、呃等,乘脾可致胀满、泄泻等;脾胃失调,胃强脾弱则能纳不能化、脘腹胀满等;营卫不和可见自汗,其中卫弱营强者见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卫强营弱者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气血不和的表现较为复杂,或见气不生血的气血两虚,或见气不摄血的出血,或见气不行血的瘀滞、疼痛、肿块,或见血随气升的头痛、眩晕等。
若气机逆乱,升降乖戾,阴阳失于顺接,则发为厥证而见猝然昏仆,或伴四肢逆冷;肺气上逆可致咳、喘;胃气上逆可致呕、呃;肝气上逆可见头痛、眩晕;脾气下陷则可致胃、直肠、肾、子宫下垂等。
现代医学中以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病症,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副交感神经间的平衡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某种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等,临床常表现为综合征的形式。其发病每由多病因叠加而成,但常与心理因素、精神刺激相关,因而中医学多从情志学说、气血理论等加以认识。
综上所述,阴阳失衡的低下、亢进与紊乱的三种状态,基本涵盖了临床常见的病变状况。而就临床实际而言,三种状态常交织出现,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至于辨治,理应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德经》)的“天之道”,及“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候论》)的治疗理念,审证求因,随证立法,辨明主次,治病求本。
总体而言,应在充分考虑“三因制宜”的基础上,通过扶正祛邪以恢复“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具体而言,当遵“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则,以补益之法(益气、温阳、养血、滋阴)以扶正,以汗、吐、下、消之法以祛邪。而对于功能紊乱者,则以调和为宜,兼顾处理好正邪之间、脏腑与各组织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