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答疑 | 解答后台留言提问
问
张老师您好!我的孩子3岁时我支医一年,他4岁我才回来。
最近一个全脑开发早教机构的销售人员对我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老师看着才会跟着学,学一会儿又去关注旁边的鱼缸了。而且畏难、容易发脾气,不会控制情绪。说需要格外重视,再不干预就晚了。
我孩子出现的问题和我的缺席有关吗?根据我观察,他能够专心地观察,做巧虎罗辑题可以做一个多小时,只是理解得比较慢,不愿意表达,容易被干扰,不爱主动回答问题,不爱举手等。如果这样真的不符合4岁孩子的心理发展,我就带他去看医生或者其他专家。
1、至少从你描述的行为表现来看,我没发现他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没至于要到看医生看专家的程度。(但我没有当面见到孩子,也不好妄下判断。如果你不放心,想咨询一下医生或者专家那也没问题,只是注意一定要是专业正规的。)
2、儿童的注意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发展是有一个时间线的,不能要求他立刻就像成年人一样专注、自控。这个早教机构人员说的话我感觉有点贩卖焦虑了,家长不必被他们的销售话术左右情绪。
3、你认为的孩子性格中的问题(不爱表达、胆小、慢热),有可能是天生的性格特质,也可能是因为你支医的那一年陪伴不够。如果是因为你的缺席,那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解药还是你的陪伴。既然已经缺失了一年,那以后就尽量补偿他吧(注意这个补偿千万要和物质补偿、过度溺爱区分开来,这应该是精神和情感上的加倍陪伴)。
答
问
张老师,我是一名7岁男宝的妈妈。我家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经常会发生打人的情况,他力气比较大,性子也急躁。我们每次都带着他道歉、教育他打人不对。现在上了小学,开始几个月还挺好的,最近一段时间又出现了动手打人的情况,我们也讲了这样不对,但是他好像控制不住自己。孩子爸爸说要打到他记住,我们没打过,也不知道是否该这样,因为好好讲道理实在是没有用。
1、首先弄清楚让孩子动手的压力源是什么。如果是他有理,是别的孩子有错在先,那先不要急着责怪他,而是引导他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2、如果不是他有理,而是他天生神力,比别的孩子力气都大,那么他必然会发现武力解决问题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必然就会偏好这种方式——那这种时候以教育为目的的适度惩戒是需要的。但注意,惩戒的目的是让他敬畏规则,而不是为了让他怕你们,更不是为了你们发泄情绪。惩戒的过程,家长应该做到平静但威严,不要嘻嘻哈哈,但也不要暴怒狂飙,更不能真的伤害孩子。至于惩戒的具体方式,这个要根据你们自家的情况而定。
3、如果道理也讲了,罚也罚了,他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话,那再观察一下他生活中有没有其他反常的表现,有需要的话可能要去看一下有没有ADHD的情况。
答
问
叨叨昕。我家有个敏感的儿子,好像来到了一个特别缺乏安全感的阶段。经常会要求和我一起扮演一些找妈妈的悲情戏码。比如假装他是一只在森林里找不到妈妈的小动物,“妈妈,妈妈”地叫着,然后一头钻进我的怀里瑟瑟发抖,带着哭腔求安慰。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啊,我该怎么做啊?
我觉得你陪着他玩这个“找妈妈”游戏的方法就特别好,通过虚拟的情境来给他安慰和爱抚,也是建立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他说的这个找妈妈游戏,让我想起了童年记忆《小龙人》,讲的就是小青龙找妈妈的悲情故事,那家伙赚了多少80后祖国小花朵的眼泪啊。
再举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为啥很多人喜欢看一些很虐心的言情剧跟着掉眼泪呢。有时候在“悲情戏码”中找虐,也能满足人类一些奇奇怪怪的心理需求。
至于他为什么这样,可能和阶段有关,可能和性格有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家长如果留意了生活中没有其他反常情况的话,那不必事事都去解释、去分析,只需要接纳他、爱他就完事儿了。
答
问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一新生,在一所还不错的211大学就读。我们系有个副教授,39岁,未婚。前一段时间总约我去看音乐会,这周末又约我散步、吃饭。其他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都很好,这位教授也没有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但我心理始终觉得不舒服,不太理解他为什么这么照顾我。有点苦恼。
你向我描述了几个信息:还不错的211大学、副教授、未婚,在老师同学中口碑好、没有言语或行为上骚扰你,只是在向你示好而已。
这几个信息你想告诉我,他是一个社会性视角来看还算体面的人——你特别为他着想,不想带着主观色彩地把他判断为不好的人——因此你害怕,如果驳了他的面子是不是自己过度反应了。
他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我并不了解,由于他目前也没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所以我也不能妄言他的目的,更不能预测他未来会做什么。
但你只需要明确一点:这一切和他是不是好人没有关系,和别人眼中的他好不好没有关系,别人对他评价再高、他的言行举止再绅士,都不影响你的感受——你感到不舒服、感到困扰,就可以拒绝他的照顾,和他保持距离。
答
问
我和男友兴趣爱好有很多不同,观点也有很多分歧。我常常陷入和他的辩论之中,但也常常因为无法说服他而感到心很累。有时候也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理解他,都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了。人都说伴侣要三观一致,可是具体到生活中有分歧很正常吧?总不能一有分歧就分手吧?所以什么样的分歧才算是三观不一致呢?
张老师您以前的文章说过,两个人之间要讲感情,不要掰扯太多对错。可是不掰扯清楚谁对谁错,又怎么能深入沟通呢?
你常常陷入和男朋友的辩论之中并为此感到困扰,但又觉得不“掰扯”清楚了就不算深入沟通——你这是把沟通和辩论混为一谈了。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目的是求同存异,而不是为了吵赢对方。如果沟通已经到了要“掰扯”的份上这么痛苦,那么早就背离了沟通的初衷了。
举个例子,好比拉车,沟通是两个人商量着怎么协调,怎么合作,才能把车往前拉。而以吵赢为目的的辩论,就好比把车子往两个相反的方向拉,各自一边使劲,还一边生气“我都这么用力了,他怎么还不被我拉过来??”
三观一致指的是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愉快、平和地交流,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而不是强行改变对方的习惯和价值观(这是精神霸凌啊)。
比如我是无神论,而鹿sama认为世界上有鬼,我们经常为这个话题能聊出很多有趣的内容来,这就是沟通。但如果我们引经据典地辩论,只为了证明对方是个傻逼,为了掰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强行要求对方接受和认同自己的观点,要对方改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如果对方不改就愤怒或者苦恼,这就是典型的三观不合了。
所以,不是一有分歧就要分手。而是有了“不可调和还想强行扭转对方否则日子过不下去”的分歧,才需要郑重反思你们的相处方式。
答
问
叨叨昕,我家3岁多的小朋友现在习惯于“说谎”。比如吃饭前问她洗手没有,他说洗了;再问谁洗的,他说妈妈。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他洗手。
之前看到有育儿博主说不能给小朋友强调“说谎”这个概念,不能成天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说谎”,那我应该怎么办啊?
首先,恭喜你。你家小朋友的大脑发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他开始发展出了“心理理论”的能力了。一般儿童会在4岁前后发展出这个能力。
人要会撒谎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心理理论能力,也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前提是认知的成熟、执行功能、抑制功能要比较强——他需要抑制自己的知识状态去推理别人的知识状态,这样才能撒谎。
他现在还小,撒的谎还比较容易识破,再大一点,认知功能发展得更成熟了,他还能撒出更不容易穿帮的谎。
至于孩子撒谎要怎么办?家长当然是要正确引导了。我不知道你在哪里看到的育儿博主说不能跟孩子强调“说谎”的概念,不能问孩子“为什么说谎”,反正我是没听说过这个说法。我感觉这个博主可能是过度解读了“引导”的含义。
孩子说谎,家长可以问他“为什么说谎”,但确实也没必要如临大敌地揪着“为什么说谎”不放。换位思考一下,咱大人谁没说过谎呢对吧?咱要分清楚他说谎的原因是什么。
谎言有几种:善意的谎言、无关紧要的谎言、必要的谎言、恶意的谎言。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会孩子:什么谎能说(善意的),什么谎不能说(恶意的),对谁能说谎(坏人),对谁不能说谎(爱的人),就行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