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阴晴冷暖不定的多事之秋,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
处 暑
2021年8月23日
辛丑年七月十六
5时17分
在窗外知了的鸣叫声中,
时序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立秋,
来到了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意味着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天气开始由热转凉,
所以处暑期间天气是很多变的,
往往白天还有夏天的热,
但早晚却透着一股冷飕飕的凉意,
“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
处暑的三候分别是: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在此节气中,
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天地之气阳消阴长,整体氛围变得肃杀;
黍、稷、稻、粱类农作物开始变得成熟。
人体的小宇宙与天地相应,
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此时人体会把能量一点点收回体内,
毕竟能量不能总是外放,
有收有放、有张有弛才是自然之道。
所以秋天的养生第一重点,
就是在饮食起居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都要顺应一个“收”字,
而秋凉、秋燥、秋乏等秋天特有的考验,
也需要我们好好应对。
01
春捂秋冻有讲究
处暑时节,白天热,早晚冷,阴天下雨凉意更重,气温的整体趋势也是一天天往下走,但天气凉了,能不能加衣却有讲究。
大家都听过“春捂秋冻”这个词,意思是秋天应该让身体冻一栋,一是锻炼体表的这层卫气,就像练兵一样,让它们在逆境中变得更强,二是有助于阳气往内回收。但对身体状态还不错的人,这么做是有益的,对身体比较弱的人,比如老人、孩子、大病初愈之人、体质不好的人……冻一栋可能就冻出感冒来了,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这类人群要注意早晚添衣,时刻关注天气变化。
而且无论什么体质的人,处暑以后,晚上睡觉时就不能再开窗户、开空调了。体质虚寒的孩子也不宜再铺凉席。睡觉时要盖好被子,注意肩膀、腹部、脚部的保暖。
02
缓解秋乏
夏秋转换之季,容易出现秋乏,这也是人体在适应季节转换的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可以顺应身体的需求,晚上早点入睡,另外还可以在中午小睡半个小时。
另外秋乏也跟体内还存留一些湿气有关,可以自查一下,是不是有舌苔黏腻、大便粘马桶、头晕脑胀、皮肤瘙痒、困倦乏力、胃口不佳等问题,如果有,就不要再吃能生湿助湿的食物了,如乳制品、甜食、黏腻之品、煎炸、烧烤的食物等等。
可以参照《雨季来临,这样健脾除湿,轻松过夏》 这篇文章里的方法,给自己除除湿,把体内垃圾尽量清除了,秋冬进补才能补得进去。
03
防燥
燥是秋天特有的邪气,在初秋主要是热燥,燥气易伤肺,所以可多吃些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萝卜、雪梨、蘑菇、山药、莲藕、杏仁等等。
秋天里一些酸酸甜甜的水果会陆续上市,如桃子、柑橘、甘蔗、苹果、葡萄、柚子,石榴、梨等,酸味收敛固摄,甘味补虚和中,还能润燥生津,所以也都适合这个季节食用。
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医家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尤其对脾胃虚的孩子来说,吃粥有助健脾胃、润肺生津。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处暑健脾粥
推荐粥方:大米100 薏仁米15 山药15 陈皮5克、红枣5枚 。
每周喝3至5天,每天喝1至2顿。1岁以上的儿童可食用,发热、咽喉肿痛的孩子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04
养肺多做深呼吸
我们平常的呼吸大都浅而快,因而吸入不了太多的清气,而深呼吸的特点是呼气和吸气都比较深而长,这样不仅能让肺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还能吸入更多的清气。
1、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是早晨;
2、要明确不是用口腔,而是用鼻子来呼吸;
3、吸气深且长,不光胸腔会扩大,腹部也会鼓起来,吐气的时候腹部也会徐徐变平。开始练习时,可以平躺在床上,在腹部放上一本薄薄的书,吸气时感觉到腹部的书被顶起,而呼气时则书会落下去。
4、呼吸不仅要深而长,还要细而沉,这就需要吸气、吐气都要慢一些,再慢一些,使之达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
5、刚开始需要刻意的锻炼,然后慢慢的将这种呼吸方法融入生活之中。这样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好的掌握这个节奏以及力量,有效的提高深呼吸的效率。
05
多爬山
秋天最好的运动就是登高望远,此时秋高气爽,阳光也刚刚好,周末可以带着全家人一起登山、远眺、晒太阳,在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中宣发肺气、通畅气机。
平时也可在每天的清晨到户外做些运动,最好的就是扩胸运动,还有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做操、球类,帮助肺部清除体内的浊气和污气,纳入新气有利于清肺养肺。但不要太过剧烈,出大汗,会让气机过于发散。
06
避免悲秋
随着阳气的肃降收敛,人的性情也会有内敛的倾向,这是很正常的,适当的内敛也有助于肺的肃降。但悲秋、抑郁就是收敛得过头了,这样的人往往是肺气比较虚,而这样的情绪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伤到肺气,所以,在秋天如果出现比较压抑的情绪,是要进行调节的。
“喜胜悲”,对于秋季的悲,就需要欢乐来冲一冲,听听相声,讲讲笑话,玩玩游戏,都是调理悲伤的好方法。另外感情带来的温暖更是少不了,所以在容易悲伤的季节,给家人多一些陪伴、交流、倾诉、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