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特殊教育的几点思考

陈金林

林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论文摘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在国家政策与社会各界支持下,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作者从二十年特殊教育一线教育经验出发,对特殊教育进行了深思考,并就其中存在的特殊情况提出了几个问题,试图解答,并提请特教同人思考。

关键词:零拒绝 送教上门 医教结合 教材

参加了北师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之前也陆续在安阳、郑州参加过几次。

去北师大参培之前,就一直思考几个问题,北师大之后,清晰了些,但还是问题。本身,特殊教育就是个问题。整理了几个出来,可能有的人不喜欢听,不赞成,可能是我的语言表述有问题。但我认为做人还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在污浊的环境下,在浮躁的社会里,还是应该做一个老有良心的教育人,直抒胸臆,不人云亦云。其次我觉得“思考比做事更重要”这句话是对的。

特殊教育中有一个问题——很简单,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都可能遇到或一线的教师已经遇到了,就是培智学生,更准确点儿说按照分级来说是中重度需培智学生不进课堂流恋于室外活动的情况的解决办法。按照一般常识来认定,一个班十几个学生不能正常的在上课时间拢进教室上课,那就需要考虑班上的科任教师的教师素养和师德水平是否能胜任特殊教师这个职业了。翻过来讲,这既是考量说这话人的特殊教育研究程度,更是考验科任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这需要从特殊教育的目的说起。百度百科给下了个定义: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目的很明确,特殊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教育,现在又加了康复的功能。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把没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学生强加到特殊教育行列中来,就又增加了功能,把本应由民政部门承担的救济功能给抢着纳入到特殊教育中来了。特殊教育是个筐,特殊的扯皮的教育事情往里装。那么问题出现了,如何解决没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特殊学生不进教室的问题呢?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推给社会,还给家庭,就是择生入校,从学校官话出发可以认定我校暂不具备条件,等条件成熟了,你学生成长了再来入校就读——等这部分特殊学生成长了适应学校生活恐怕遥遥无期了。一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暂避风雨之所,尽最大可能为其提供生活之便。我们不是圣人,我也不是佛教徒,仅仅是从本心一点善缘出发,我们不可能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一生的庇护,但也可创造条件站在同为人类的立场上给予其三五年的生活照顾还是可以办到的。如果我们不收留他们,这些孩子可能就流落街头甚至不能乞食为生。为什么我们特教人十分辛苦,因为我们承担着拯救折翼天使的重任。天使都折翼了,我们能不辛苦吗?

现在教育界引申至其他行业,有个词语叫的很响亮,“零拒绝”。培训期间逃课参观了所培智学校,听介绍时就听到了“零拒绝残疾学生入学”这个口号。说实话,当时听到这个“零拒绝”口号时,第一反应是“真的可以做到吗?”不了解特殊教育的,不可能想象个别残疾孩子的严重程度,不会吃、不会喝、不会动、无正常意识的严重脑瘫孩子也属于“零拒绝”对象吗?还是十几年前就报表统计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几点几。诚然,“零拒绝”这个词语是从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引进的,三四个老师照看一个学生的情况可能有。但社会发展水平、文明化的程度、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我们还不具备。

或者是把某部分残疾学生归入到“送教上门”的对象中来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出来后,“送教上门”在全国蓬勃开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谁、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还值得认真研讨和商榷!对那部分肢残、病患不适合到校上学的学生“送教上门”,让他们享受和接受义务教育,我是大力赞成的,这毕竟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性。对那些完全丧失了接受教育能力的残障人士强行开展教育,对他们、对教师、对国家的教育投入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当然,我所指的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而不是仅仅走过场。

“医教结合”这个词语的使用可能始于上海地区,而且很早就将中医的针灸技术引入到了聋生的教育培养上了。北京多个特殊教育学校也引进医务人员进入了课堂参与教学改革。这个词语我感觉还是慎用为好,不仅仅是社会上有很多反对的理由。不知道有多少特教老师了解精神病医院,在医院人高马大的医护人员和大量镇定剂的使用绝对是一个特色,那是医。在没有注射资格随便帮忙为病人注射一针都有可能被告上法庭的背景下,医教结合的提出是一个紧箍咒,不是伤了师傅就是伤了徒弟。教育部于2007年曾颁发《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方案中有“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的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的缺陷,言语和行为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案》传达给我们以下信息:一是教育与康复结合;二是打破封闭的教育,引入医学和康复手段;三是融入多种新的相关技术,几方面并举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注意,是康复教育,我们已经引入体育、美育、语训等多种渠道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来了,但没有提体教结合和美教结合。如果还没引入医务人员到特教战线协同作战,还是尽量少提“医教结合”为好。

教材问题。我校曾用过人教版的培智教材,感觉针对的是轻度智力发展障碍的孩子,而轻度智障孩子大多随班就读了,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难度大,不适应。后来转用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辅读教材。该教材结合生活养成教育,很适合中重度孩子学习使用,唯一缺陷是不太适合词句学习。我在班上教学时,想到古人学习是通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来识字的,针对性的引入了几首古诗如《山行》来教学,读起来朗朗上口,里面的生字远、上、山、石等又适合他们学习,效果很不错,几乎轻、中、重度三类学生都能顺着背诵下来。当然,教材中也选用了儿歌教学,可是选编的儿歌老师读起来都不顺口,学生能喜欢?如果谁有条件的把这条提供给新教材编委,也算为特殊儿童做点贡献。在生字的教学上如果引入部分字形来历(六书)的教学图画更好,普校的教材现在还采用,我发现孩子们很感兴趣。

教育的同化现象。至今我没有查找到教育同化这一类的有关研究资料。大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心理学研究范畴。最初接受的是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规划部主任唐淑芬老师讲的一个案例。大意是外出调研,发现有智障少年在大道上乞讨玩耍为生,问为什么不收容照顾,下面人解释说是为了少年好,可以适当保留残余的敏智。强行收容救助三个月后再次见到,已经和其他的精神病人一样,赤身裸体躺卧在屎尿坑里了。在我的目光关注这一心理研究课题后,发现培智教育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这一现象很有研究价值,教学中是分类教学还是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我很欣赏腾讯的《活着》,因为真实,在关于残障人士被锁着关着生活的几组画面中,我看到了震撼、揪心和无奈。

我曾就培智学生的发展发表过一些针对学生情况分层分级教育的看法,同事就反问我:那就什么也不做放任自流?首先,我没有这种想法。正视问题,尊重差别,是办好特殊教育的唯一选择。承认弱智学生的智力与正常学生的差距,承认弱智生之间智力差距,承认自闭症、唐氏综合征、脑瘫等残障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正视弱智生现有条件,从还有的智力基础出发,通过教师的努力,通过教育、锻炼、康复等教学手段,大力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长足进步。我认为在教什么中要做到“三教”,即教培智生通过努力能够掌握学会的东西,教培智生生活生存所必须的东西,教有利于培智生发展思维能力的东西。并且在教中要坚持三原则,即除坚持常规教学原则外,须坚持生活养成教育和课堂文化知识传授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多形式多层次的个别化分类教学原则,坚持动手动脑相结合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严格要求学生不等于无区别的对待学生。这样,即使学生去讨饭,我们也要教给他让他知道讨饭还需要用筷子敲敲碗沿。

北师大钱志亮教授的ppt课件上,曾快速闪过几行字:轻度——教育;中度——关怀;重度——关怀。虽然因时间关系钱老师未曾展开论述,但我想,对那些需要教育、需要关怀的孩子给予我们发自内心的爱、人道主义的理解和教育,这是我的最大收获!

【参考资料】

1、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情况的现状调研(马珍珍 陈东珍 蔡蓓瑛 孙爱青 )

2、特殊教育中教学实施支持性环境创设(邓猛)

3、解读先后天差异(钱志亮)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比较会装傻会卖萌

比较想你关注我(*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