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沟洫志(一)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沟洫志》是继司马迁之后,又一次对中国水利工程进行系统梳理的文章。我国古代人民从大禹开始对河川进行治理,从而获得了更好的生存环境。大禹治水几过家门而不入被后世敬仰,郑国渠和龙首渠至今还发挥着作用。请看《<汉书 >研读》第161章:

志·沟洫志(一)

大禹过家门而不入

《夏书》中说:大禹治理洪水整整十三年,几次过家门而不入。他陆行时载车,水行时乘舟,泥行时乘毳,山行时乘轿,终于划分好了九州边界;他根据山势疏浚河川,根据土地情况确定贡赋;他率领众人打通九条主要交通干道,筑起九泽堤坡,测定九山高度。但是黄河的水灾情况最为严重,危害中原地区也最厉害,治理黄河是最大要务。大禹主要致力于疏导黄河,从积石开始,经过龙门,向南到华阴,再向东到下底柱,经过盟津、洛内,到达大伾。大禹认为,因为黄河发源地地势太高,水流湍急,很难在平地上固定流行,所以多次治理失败。大禹把黄河分成两条来减缓水势,向北引水经过高地,流过洚水到达大陆,分布而成九条河流。最后在迎河会合,流入渤海。九河已经疏通,九泽也已经修筑起堤坡,诸夏安定,功德施于以后三代。

从此之后,从荥阳以下的引黄河向东南流动成为鸿沟,以沟通宋、郑、陈、蔡、曹、卫等国,和济水、汝水、淮水、泗水相会。在楚地,西面修通渠水连通汉川、云梦,东面修通渠水连接长江、淮水之间。在吴地,则修通渠水连接三江、五湖。在齐,则修通渠水连接淄水、济水之间。在蜀地,蜀郡郡守李冰凿通离堆,避开沫水之害,在成都凿通两条渠水连接两江。这些渠水都能行船,水有余时则用于灌溉,百姓享受其利。至于渠水经过的地区,则往往都来引水,用于灌溉农田,小的沟渠很多,数也数不清。

魏文侯时期,西门豹担任邺县县令时,治理有美名。到魏文侯的曾孙魏襄王时期,和群臣饮酒时,魏襄王向群臣致祝酒辞时说道:“希望我的群臣都能像西门豹那样作为人臣!”史起进身说道:“魏国的男子耕田每人也就是一百亩,只有邺县每人二百亩,这是因为这里的田地不好。漳水就在其旁边,西门豹却不知利用,这是做事缺乏智慧。知道了却不去实施,这是不仁。仁智这两件事西门豹都没有做到,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呢!”

于是魏襄王就使命史起为邺县县令,他导引漳水灌溉邺县,使魏国的河内陆区都富裕起来。百姓用诗歌赞美史起说:“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盐卤兮生稻梁。”

后来韩国听说秦王喜欢兴事干工程,想要疲惫秦国,以便让其没有力量东伐,就派出水工郑国前往劝说秦王。秦王听从其建议,下令凿通泾水,从中山以西直到瓠口凿通渠水,依靠北山,向东注入洛水,长达三百多里,想用来灌溉农田。施工期间其阴谋被发觉,秦王想杀掉郑国。郑国说道:“开始臣确实是韩国的奸细,但渠水修成对秦国只会有利无害。臣我只是替韩国延缓了几年的性命,却为秦国建立起万世之功。”

秦王认为他说的有理,命令他把渠水修成。渠水修成后注入浑浊的河水,灌溉盐卤之地共计四万多顷,每亩收成一钟。从此关中成为千里沃野,再无凶年,秦国凭此更加富强,最后得以兼并诸侯,所以就把条渠命名为郑国渠。

汉朝建立后三十九年(公元前168年)的汉文帝时期,黄河在酸枣县决口,东面的金堤崩溃,于是东郡大举征调军卒百姓进行堵塞。

以后三十六年,到了汉武帝元光中期,黄河瓠子决口,向东南注入巨野,一直流到淮水和泗水。汉武帝派汲黯和郑当时组织人员进行堵塞,但随后又崩坏。这时,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他的俸邑在鄃(音shū,舒)县。鄃县在黄河以北,黄在南岸决口而鄃县并无水灾,他封邑的收入更多。田蚡向汉武帝进言说:“长江、黄河的决口是因为天事,不能凭借人力强行堵塞,强行堵塞未必应合天间。”朝廷中的望气者换了很多人,也都认为是这么回事,所以黄河很久没有堵塞。

这时郑当时担任大司农,他向汉武帝进言:“原来的关东漕运粟米主要通过渭水,大概需要六月的时间,但渭水水道长达九百多里,并且时常遭遇危险。如果凿通渠水引渭水到达长安,沿着南山流下,到黄河三百多里,这是一条直道,估计大概三个月就可以到达;渠水经过的农田一万多顷同时可以得到灌溉。这样既能减少负责漕运的军卒,又能增加并肥沃关中之地,能增收很多谷物。”

汉武帝认为郑当时说得很对,就下令齐国的水工徐伯进行标记,征发军卒数万人凿穿漕渠,三年后通水。通过这条漕运,大大便利。后来漕运慢慢增多,渠水经过的百姓得以灌溉农田。

后来河东郡守番系向汉武帝进言:“从山东西运漕粮粟入京,每年都在一百万万以上,再加上底柱水道艰险,败亡很多并且花费巨大.如果凿穿渠水引汾水灌溉皮氏、汾阴地区,引黄河水灌溉汾阴、蒲坂地区,大概能知得到良田五千顷。这里原来都是河道废弃之地,百姓都在其中放牧,现在如果能够灌溉成田,大概每年可收米谷二百万石以上。这些谷米从渭上运来,和关中出产并不差别,而底柱以东也能免除漕运之苦。”

汉武帝认为番系说得很对,就下令征发军卒数万人通渠垦田。过了几年黄河改道,河渠就不再能利用了,种田的收成还不够抵偿种子。久而久之,河东的灌渠耕地全都作废,只好把它们租借给迁徙来的越人耕种,下令少府稍稍收入一点租赋。

后来有人上书,建议打通褒斜道及漕运,汉武帝把事交给御史大夫张汤研究。张汤找来这人询问,这人回答说:“从故道进入蜀郡,故道有很多陡坡,并且路途曲折遥远。现在如果凿通褒斜道,那儿坡路少,比原路程减少四百里;褒水和沔水相通,斜水与渭水相通,都可以行船漕运。漕运船只从南阳沿沔水进入褒水,从褒水登陆到斜水后有一百多里旱路,再用车来转运,从斜水下行驶入渭水。这样,汉中的粮食就可运到,山东的粮食经过沔水也会没有禁限,比经过底柱的漕运更为方便。而且褒水、斜水流域盛产木材竹箭,可同巴蜀媲美。”

汉武帝认为很有道理,就封张汤的儿子张印为汉中太守,派遣几万人开凿出裹斜道五百多里。这些道路果然方便而且很近,但其间水流湍急多石,根本不能通船漕运。

后来严熊建议说:“临晋的百姓希望凿通洛水,用来灌溉重泉以东一万多顷原盐碱地。如果能够有水灌溉,可使亩产达到十石。”

汉武帝就下令征调军卒一万多人开渠,从征县引洛水到颜山山下。洛水的河岸容易塌方,于是就沿流凿井,最深的达到四十多丈。许多地方凿通井后,井下相互连通,使水能够流通。水从地下穿商颜山而过,向东到山岭之中十多里远。井渠就从此诞生。在凿渠时挖到了龙骨,所以渠名就叫龙首渠。这条渠修筑了十多年,很有些地方通了水,但却没得到太大的收益。

西汉龙首渠

黄其军

作于2021年8月8日(古历辛丑年七月初一)

(0)

相关推荐

  • 防汛抗旱500问第一部分 治水典故、历史重大水旱灾害、水文化传承等(水利部宣传材料有答案)

    一.单选题 1.黄河历史上经常改道泛滥,造成灾害.一般认为,有史料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发生在( ). A.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B.公元前602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11年 2.南宋建炎二年( ...

  • 志·沟洫志(二)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沟洫志(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沟洫志(四)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律历志上(一)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律历志上(二)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律历志上(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律历志上(四)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复习题(for黄志博&黄志硕)

    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复习题(for黄志博&amp;黄志硕)

  • 志·律历志上(五)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