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三年,百年天蟾逸夫舞台修缮回归
开台于1926年2月的天蟾逸夫舞台阅尽梨园风云,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呈拱形,覆盖整个场内观众厅,观众席分设四层,共有座位3917个,成为当时上海新式剧场之最。戏曲界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荀慧生、盖叫天、谭富英等名角均在此留下辉煌的舞台印记。经历“大新舞台”“上海舞台”“天声舞台”等众多名字后,1930年这里正式定名为“天蟾舞台”。
以“修旧如旧、新旧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修缮后的天蟾逸夫舞台充分尊重历史建筑风貌,拆除后期搭建,修复天蟾逸夫舞台的整体环境风貌。推开天蟾逸夫舞台亚光古铜色大门,进入一楼大厅,主门厅保留原空间、原装饰,水磨石地面与复古水晶吊灯都是昔日原件。原本夹在左右楼梯之间的售票处,被平移至大厅右侧,成为独立空间。之前售票处的空间成为衣帽间、服务区。
修缮前的大厅被隔断,南面空间出租,成为书店。而今天蟾逸夫舞台收回近百平方米的空间,改造为可容纳150人的多功能厅。多功能厅配有活动伸缩式观众看台,可依据不同演出形式与场地需求,相应调整多功能厅区域使用功能,充分体现多功能厅的灵活多变。
多功能厅侧面计划设置简餐休闲区与文创产品展示区,配合剧场日常运营为观众提供能驻足停留、休憩交谈的空间,展示戏曲充满青春活力的另一面。
与一楼大厅一样,二楼剧场也收回了出租空间,左侧多了三个全新洗手间,右侧洗手间数量翻倍,加装热水管道、残疾人可单独使用的大空间洗手间以及方便幼儿的低洗手台。
走进演出大厅,928个观众席座椅全部换新。为达到高品位视听效果,设计师进一步重塑声学室内装饰,对观众席位视角的聚光效应、板墙设计用料的声学性能,逐一进行科学化、精准化推敲优化。舞台两侧及上方三块显示屏,也进行升级。观众视线无法企及的舞台深处,设备更新将带来更为绚烂动听的观演享受。
天蟾逸夫舞台后台,曾经由于空间狭小,不止一次出现演员们靠着设备箱休息的情形。修缮后,化妆间进行扩容,不仅演员活动区域更大了,还有乐队休息室、淋浴间、就餐桌椅、厨卫设备用具等,能满足百人大规模剧团演出需求。
‘天蟾’重开,期待新朋旧友。
转自: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文化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