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包办婚姻男子借故偷看女方的历史佳话

福安包办婚姻男子

背着父母借故偷看女方的历史佳话

中国历史上的婚姻,多为父母包办,特别在农村,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为的是避免男女双方条件悬殊,容易在日后的生活中,条件差的一方遭受对方歧视,或会招来亲朋好友的笑话。因此,当子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绝大多数人的婚事,都由父母包办,男方父母会托媒物色对象,上门提亲,撮合孩子的婚姻。一旦经媒婆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双方父母,确定了婚约,一对新人的婚事就基本说定了。

(网络参考图)

但这种由父母包办的婚姻,有的男女要待到洞房花烛夜时,彼此才能看到对方的模样和长相,男女双方是否愿意,全由父母说的算。因为没有感情基础,双方完全无法了解对方,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所以,就有个别胆大的男子,在婚约没有确定之前,伺机背着父母,偷偷去了解女方,甚至借故去偷看女方,以获取女方的“第一手资料”,确保婚后不后悔。

据说上个世纪的福安甘棠南门村,就有这么一个叫“薛某”的大胆男子,经媒婆介绍的对象“池”姓,家住附近的小留村。当他知道了父母为他说定了婚事,因为不认识女方,心里烦燥不安,连续几个夜晚睡不着觉。但很无奈,世俗就这样,那时候的大姑娘,都是宅女,未婚不出门,更不见陌生男子。怎么办?思想新潮的他,非得在婚约确定之前见到女方不可。左思右想,一个周全大胆的实施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形成。

(网络参考图)

这“薛某”是个家住甘棠薛厝巷的勤快农民,平时除了忙于自己的农事,还兼做一些小贩生意,有去周边乡镇农村收购一些农产品、家禽及其蛋类。某日,他挑着个货郎担,扮成平时收购禽蛋的模样,来到女方小留村,先是挨家挨户收购了一些鸡蛋。他一边做生意,心中不忘此行的主要任务——打听池家的住处。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池姓女方的家。

这“薛某”家境平平,来到池家,见其窗明几净,心生喜欢,故将货郎担卸于厅堂,发声“买蛋啦”。女方父母见有来客,便热情迎出。一番小买卖过后,好客的主人,便问来客家在何方?薛复:甘棠薛厝巷也。

“哦,那你认识薛某吗?”主人听到来客是甘棠薛厝巷的,赶紧让坐上茶。

薛复:“我们同个巷里的,当然认识!”

这时,薛某只见屋里出来一个大姑娘,池家主人介绍说:“这是我家闺女,薛家托媒来说过。你说说薛某这人如何?勤快吗?”

薛某确定见到了漂亮的女方,赶紧用福安平话兼顺口溜回复:“这子弟,头脑活,会做生意有厝宅。常走附近各乡村,现在家庭好生活。”将自己赞扬了一番,赢得了池家人频频点头赞许。

薛某凯旋而归后不久,这门亲事就确定了。薛、池两家次年联姻,他们的婚姻幸福美满。

(网络参考图)

此后,甘棠人渐渐传开了薛某借故偷看女方的故事,偶尔还有人当着薛某的面,重复着他的福安音佳话:

这子弟,头脑活,会做生意有厝宅。

常走附近各乡村,现在家庭好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