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大留古村今天闹元宵的特色你懂吗
大留千年古村落,传统民俗闹元宵
作者:刘昌荣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是中国民俗传统文化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在我们大留村也不例外。村中民俗首事是:早早聘请了省内著名戏班,已于正月十四日进驻本村众厅开始演戏。同时,村民自发组织前往周宁杉洋迎请忠平候王林公神祗的相关活动也已圆满完成。由于在节前做了充分的各项筹备工作,而且昨天还特别邀请了福安开发区、甘棠镇文化馆、赛江诗社、仰山书画社等单位和社团莅临我村进行古村落观摩采风,今年的元宵节民俗活动,举办得更加隆重热闹。
新年伊始,喜事连连,大留村不久前被省民政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及相关单位评定为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第一批“千年古村落”。这是一份莫大的荣誉,可喜可贺!为此,大留村两委以此为契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保护和传承好地方优秀文化遗产,进一步推进文化强村建设。
大留村自五代后唐肇基建村,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经千年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和民情风俗,其中过元宵节就极具代表性。凡当年村中有做“喜事”者,当年十六岁或五十岁以上逢十男女寿星、建房、乔迁、做墓、进塟、结婚、添丁、高考及第者等,都必须在元宵节演戏时,在众厅后座神殿供案前点上喜烛、寿烛,以叩谢神明恩赐添丁发族、健康长寿、家道平安……。
尤其元宵节“做喜”的习俗更是引人注目,凡在当年首添男丁的年轻父母都要“做喜”。大留村人把添丁“做喜”看作是头等大事,这也许源自古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影响,或因与大留苦难的村史有关的缘故(在元、明之季曾经历过屠村之殇)。因此,人丁是否兴旺,事关一族兴衰存亡。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喜”者通常都要做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糯米糍粑(福安话称糯米糍),分送给全村家家户户乡亲,每户分发三块,以喻“添丁发财,时来运转”之意。同时“做喜”者还要宰洗一只大公鸡,用传统手艺金铂纸或彩纸之类布置,加以现代科技电光设备,裹扮成一只只瑰丽多彩的大雄鸡,昂首挺胸、曲项高歌模样,摆满众厅后殿供案,案几上香烟缭绕、烛光摇曳,更加光彩夺目,单等礼炮燃放,戏一开场,霎时鼓乐齐鸣、金鸡高吭、电光辉映、遥相呼应、精采纷呈,美不胜收。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每当元宵做戏节,“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宋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四邻八乡的人们都慕名纷纷前来赏喜观戏,好不热闹!
元宵节之日,凡村中当年有做“喜事”者,族中父老还要用大红纸写的喜报,组织人员用乐器吹吹打打送到喜事主家中,然后粘贴到厅堂壁上,以示庆贺,俗称送喜票。是夜灯火阑珊,喜事主用丰盛的美酒佳肴,盛情款待乡亲朋友。人们不亦乐乎,东家喝酒刚半醉,常被西家亲友邀请继再续喝,上厝喝罢了到下厝喝,直至酩酊大醉方可罢休,俗称喝“喜票酒”。
元宵节庆,村中另一项民俗特色,就是举行庄严隆重的迎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节前三天,由村中民俗首事组织几百号信众队伍,一行浩浩荡荡驱车前往周宁杉洋迎请忠平侯王林公神祗。待次日黎明时分,当迎请队伍回到村前牌楼门时,男女信众会倾村而出,一时礼炮齐鸣、锣鼓喧天、仪仗奏乐、秧歌欢舞……其热闹场面甚为壮观!人们争相把迎请回来的香火接回家中,以祈保新年里风调雨顺、家道兴旺、人丁康泰……。与此同时,迎请队伍也把林公神祗迎回众厅后殿,与本境土主及各路神明依其坐次,各自就位,一同赏喜观戏。至此,整个元宵节民俗活动达到高潮,以至达到天地和谐、人神同乐的美好境界!
大留千年古村落
春节期间主要活动及其照片
一、逢喜事主,制作喜糍:
二、互送乡亲,加深感情:
三、村民自发,请神回村:
四、办喜主人,制作金鸡:
五、做喜观戏,普天同乐:
恭祝大家元宵节:
全家福安,一生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