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的词简说

词至南宋发展到了高峰。向来人们都认为宋朝是词的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爱国主义词作突出地反映了时代的主要矛盾——复杂的民族矛盾,放射出无限的光芒。北宋末期,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普遍觉醒,整个词坛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以及其周围的进步词人陈亮、刘过等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辛弃疾一生精力都贯注在词的方面(不同于陆游以诗为主),成就更为突出。他继承着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地发扬了豪放的风格。进而扩大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他的词作汇成南宋词坛一支振奋人心的主流——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著称的豪放派。

    辛派词的特征之一,在于作者具有坚定不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激烈地反对和议,力主恢复中原,对于收复失地有着高度的胜利信心.贯穿辛弃疾、陆游一生的词以及陈亮、刘过的某些作品,都鲜明地标志着他们拯救祖国、消灭敌人的崇高志愿。
    辛派的另一特征,在于他们着重用词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不顾传统的清规戒律,大力冲破一切词法和音律的严格限制。辛弃疾继续发扬苏轼“以诗为词”的革命精神,进一步“以文为词”。辛弃疾一生贡献了大量的、丰富多采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词作,雄视当代,成为词坛的权威和典范。和他唱和的词友韩元吉、杨炎正、陈亮、刘过等形成有力的羽翼。影响所及,即风格迥不相同的姜夔也写过效稼轩的词。辛派的词随着民族矛盾的不断加深,辛派的影响也就继续在发展中。南宋后期词人岳珂、黄机、戴复古、刘克庄、陈经国、方岳、文及翁、文天祥、刘辰翁、蒋捷、陈元亮等,基本上是一脉相承,遵循着辛派的创作道路的。
    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等是依附于统治阶级、以清客身份出现的词人。他们承袭周邦彦的词风,刻意追求形式,讲究词法,雕琢字面,推敲声韵,在南宋后期形成一个以格律为主的宗派。
    姜派词人的基本倾向远离当代形势的要求,因此他们创作的圈子便显得狭隘,只为上层服务。他们崇尚雅词,反对俚词,把词作为反映士大夫阶层闲逸、风雅生活的工具。
    由于姜派词人精通音乐,偏重词的格律,词的思想内容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和阉割。
    南宋亡国前后的词坛显著地反映了辛派和姜派词人两种不同的倾向。以文天祥、刘辰翁为代表的辛派,用粗豪的笔调,写激昂的心情,淋漓肆放,慷慨悲歌,主题鲜明。张炎、王沂孙、周密另一群词人便不是如此。他们的词以雄浑、空灵、含蓄而不激烈见长,笔调委婉曲折,感情低徊掩抑,意义隐晦难明。
(摘自胡云翼《宋词选·前言 》有删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