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胃八不同

十人九胃八不同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古人又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把脾胃喻为人体的“仓禀”,可见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人们一日三餐都需要直接与脾胃打交道,或凉或热,或饥或饱,稍有不慎,便会伤及脾胃。

故谚云:“十人九胃”,此乃言胃病发率之高,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之大,堪称“百病之冠”。

赵老就数十年临床实践中体会,认为胃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其类型之繁多,也是其他诸病所不能比,故曰:“十人九胃八不同”。

这就要求医者不可不详察细审。众所周知,治疗胃病之法颇多,治疗胃病之方甚众(包括专方验方),但临床运用这些方药时,尚须根据病情而进行选用,酌情加减化裁,灵活变通,绝不可操一二方而通治所有胃病。

以胃痛为例,因其病因错综复杂,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或饮食不节,或忧思郁怒,或劳逸不当,或感受寒邪,均可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病。

其见证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或虚实兼夹,或寒热错杂,临床不可不辨。

若胃脘冷痛、恶心时吐清水,得温痛减,遇冷痛剧,舌苔白滑,此乃寒邪犯胃,阳气被遏所致,治当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方用理中汤合良附丸加减。

若脾胃素弱,稍有不慎,胃痛即作,绵绵不绝,喜温喜按,体倦乏力,大便不实,此乃中阳不振,寒邪中阻所致,治当益气养胃,祛寒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

若胃脘痞满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作,口苦心烦,此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若胃脘痞满,胸中窒闷不舒,恶心纳差,时吐痰涎,舌苔厚腻,此乃痰浊阻胃,气机失和所致,治宜芳香化浊,健脾和胃,方取平胃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若胃脘胀痛拒按,暖气频频,气味酸腐,大便秘结,舌苔厚黄,此乃食滯胃脘,腑气窒塞,治当消食导滞,行气通腑,方用枳实导滞丸加减。

若胃脘灼痛隐隐,嘈杂干呕,不思饮食,食后胃脘痞满不舒,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此乃胃阴不足,胃体失濡所致,治以甘寒养阴,益胃和中,方用一贯煎加减。

若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进食则疼痛加重,大便呈相油样,舌质黯或有瘀斑,此乃久痛入络,伤及血脉,而致瘀血内停,治宜理气活血,祛瘀生,方用膈下逐瘀乃加减,凡此种种,数不胜举。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

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该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导致各种胃脘不适等症状。

苓桂术甘汤所治胃脘不适乃脾胃虚弱,痰饮停滞为主者,非万病所宜。

女,51岁,患者胃病数年,胃脘疼痛,胀满不适,自觉气上冲逆,胸中堵闷,时有暖气,口干不欲饮,稍饮则停于胃中,纳谷不佳,双下肢肿胀,小便短少,面色晦暗无华,两目周围呈状黧黑,舌苔白而厚腻,舌面水滑,两脉沉弦有力。

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脾胃阳虚、水气不化、水湿内停,治以温阳健脾、平冲和胃,宗苓桂术甘汤化裁治之。

茯苓15g,桂枝10g,炒白术10g,炙甘草6g,炒薏苡仁12g,党参10g,砂仁6g。水煎温服,日1剂。

进药6剂,胃痛与气上冲逆皆减,下肢肿胀亦减。以后按前方化裁,进药月余,面色转润,两目黧黑消失,诸症皆除,

胃痛通用方

胃脘痛

【病案举例】

例1:李某,女,37岁,1977年12月4日初诊。

病史  患者主诉胃胀、胃痛,伴右侧胸胁区窜痛,食后胃有堵塞感,打呃、暖气半年余,适逢天寒疼痛加重,食差,大便正常。

查体  苔白浊,脉沉弦。

诊断与治疗  诊为肝郁性胃病,法当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温中散寒,予以服用胃痛通用方减蒲黄、五灵脂,加柿蒂、丁香、柴胡、青皮、佛手。

服用7剂后,诸症减轻,但仍有疼痛,饮食少,食后有胀,苔白浊,脉沉缓。

按效不更方之原则,前方加厚朴、乌药、云苓、白蔻仁、焦三仙、鸡内金再服2周,疼痛消失,无明显不适,舌苔薄白,脉和缓,胃痛已告治愈,但患者要求调补脾胃,以防病情复发,给予健脾疏肝汤服之以巩固疗效。

例2:张某,女.52岁,1976年12月6日初诊。

病史  自述胃痛7年,近1年加重。病初起缘于进食黏冷食物后,胃内嘈杂不适,胃脘隐痛,饥不欲食,渐发胃痛,不敢进食,食则胃痛难忍。曾自服治胃痛药物,病情时轻时重,近一年胃痛日益严重,不敢多食,食则胃痛不已,伴身倦乏力,但无泛酸,无腹满,口不渴,二便如常,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胃镜多次检查,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兼胃腺体增生。

查体  见患者身体瘦弱,面色黄白,舌苔白浊而厚,脉弦缓微滑无力,腹部柔软,胃脘部有压痛。

诊断与治疗  该患年老体弱,病程长,久病多虚,加之其发病因于进食冷黏食物,伤及胃阳,又兼宿食留滞年久,损及胃阴,故其辨证属于虚中夹滞之胃痛。治以益气养阴和胃,理气化滞,用胃痛通用方加减治疗。

处方:黄芪30g,党参30g,沙参30g,玉竹40g,白芍40g,甘草20g,白术20g,高良姜15g,香附20g,麦芽30g,焦山楂30g,神曲20g,柴胡20g,陈皮15g,砂仁7g,延胡索20g。

服用10剂后疼痛明显减轻,胃内难受大减,精神状态好,唯觉身乏力,舌苔薄白,脉弦缓。依前方减香附10g,加黄精50g,焦栀10g,连续服用20剂,自述已愈,无任何不适,恐日后复发,嘱其服香砂养胃丸一段时间,以善其后,病告痊愈。

方中参芪、黄精补虚益气以助阳,增强脾胃动力,强壮消化功能;沙参、玉竹、白芍、麦冬滋养胃阴以润燥,使胃之阴阳和谐,脾胃功能健壮,水谷之积易化;香附、鸡内金、焦楂、神曲、麦芽化宿食积滞,辅以柴胡、焦栀清肝之郁热,又助白芍、甘草化阴养肝之质,白术健脾除湿、培土生木,陈皮理气和中,共奏益气养阴化滞之功。

胃痛通用方

【组成】党参10g,黄芪10g,高良姜10g,香附15g,郁金10g,木香6g,川楝10g,檀香6g,蒲黄5g,五灵脂5g,延胡索10g,白芍30g,甘草10g,砂仁(后下)10g。

【功效】理气温胃,散寒化瘀,缓急止痛。

【主治】气、血、寒、食、痰阻滞不通所致之胃痛(上腹痛)。

【方解】本方以古方良附丸、颠倒木金散、金铃子散、五灵散等方加减化裁而成,因此,具有温中、散寒、理气、补虚、化瘀等功效,对因气虚、气滞、食积、寒凝、血瘀等所致之各种胃脘痛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便秘者去参芪,加二丑10g,姜炒黄连10g;伴肝郁腹胀者,加厚朴10g,青皮15g;痰积停饮者加枳实15g,茯苓30g,竹沥30ml。

陈老认为,胃脘痛病机虽复杂,而胃气虚、胃失冲和之气、胃失和降,实为酿痛之根源。凡郁、食、气、血、痰所致者,莫不皆然。因此,治疗胃脘痛,只需针对此理,必能获效,余者无非变通之事而已。临证自出机杼,并受东垣“胃不可不温”之论的启发,确立了温通理气的治疗大法,并拟胃痛通用方。近30年来,凡胃脘痛患者,只要无身热、呕、利等症者,概投此方,稍事加减,无一不愈。

消食导滞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较成人更为迫切,故常易为饮食所伤,出现积滞、呕吐、泄泻等症。《育婴家秘》所说的小儿“脾常不足”,也是古代医家对小儿所以多见脾胃疾病这一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

儿科临床中,因饮食积滞所致疾病者,在儿科病中占有很大比例。饮食积滞是儿科病中最为常见的基本证型之一,或独立存在,或兼夹出现。消食导滞法作为中医儿科常用内治法则之一,主要用于消化不良、食积内停之证以及积滞引起的其他病。

呕吐之乳食积滞证

呕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小儿伤食吐病因病机:由于小儿哺育不当,乳食过多,较大儿童或恣食生冷肥腻等不消化的食物,积滞中脘,损伤脾胃,以致胃不收纳、脾失运化、升降机转失调,其气上逆而发生呕吐。临床表现:吐出物多成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乳食,口气臭秽,腹部作胀,大便秘结,或泻下酸臭,舌苔多厚腻。

治法:和胃导滞。

方药:①乳积用消乳丸:香附(炒)、甘草(炙)、陈皮(去白)、缩砂仁、神曲(炒)、麦芽(炒)。具有温中快膈,止呕吐,消乳食之功。②若伤食为主者,用保和丸。方药:焦山楂、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③若呕吐较频者,可加少许生姜汁,降逆止呕。④若大便秘结者,可加枳实、大黄以通下导滞。

泄泻之内伤伤食证

泄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小儿伤食泄的病因病机为:由于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因成泄泻。临床表现: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泻后痛减,反酸或呕吐,食纳差,舌苔厚。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药物组成见上)加减。若腹痛较剧及气胀者,加木香、厚朴以理气消胀;呕吐较甚者,加藿香、生姜以辛香止吐。

腹痛之乳食积滞证

腹痛也是小儿常见的病证之一。乳食积滞之腹痛的病因病机为:由于小儿饮食不节,乳哺不时,或暴饮暴食,或过食不消化的食物,以致损伤脾胃,乳食停积中州,壅塞气机,升降违和,传化失职,因而发生腹部胀满之乳食积滞腹胀。临床表现:以腹部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嗳哕腐浊,口气酸臭,不思饮食,时转矢气,泄泻臭秽,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时有呕吐,吐物酸臭。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舌苔多厚腻,脉滑数有力。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香砂平胃散:苍术(炒)、陈皮、厚朴(姜炙)、木香、砂仁、甘草。具有消食导滞,理气止痛之功。若大便不通,或泻下不畅,泻后痛减者,加槟榔、莱菔子攻下食积;若食滞化热,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者,可用本方去苍术、砂仁,加大黄、玄明粉,以清热通腑,荡涤肠胃之积热。

积滞之乳食(内积)不化证

小儿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病。属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在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积滞与伤乳、伤食、疳证密切相关。若伤于食,经久不愈。病情进展,可变成积;积久不消,迁延失治,影响小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三者名虽异而源则一,唯病情可有轻重深浅之不同,故应相互参考。临床表现:面黄肌瘦,烦躁多啼,夜卧不安,不思饮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小便短黄或如米泔,或兼发低热,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象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方药:乳积用消乳丸(见上)。食积者,宜用木香大安丸:木香、连翘、黄连、陈皮、白术、枳实、山楂、炒神曲、炒麦芽、砂仁、炒莱菔子(注意与保和丸的区别)。该方具有消食导滞之功,因该方以消为主兼健脾,故用于积滞实证。

急惊风之痰热积滞证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症候,有急慢之分。急惊风之痰热积滞证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毒邪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热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故可见呕吐,腹胀,便闭,惊厥,或高热,呕吐,便溏、泻痢,惊厥等证。临床表现:先见纳呆、呕吐、腹痛、便秘以及痰多等,继而发热神呆,迅即出现昏迷痉厥,喉间痰鸣,腹部胀满,呼吸气粗,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涤痰镇痉。

方药:玉枢丹和保和丸。玉枢丹:山慈菇、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人工替代品)、雄黄、朱砂。具有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保和丸(见上)。临床时,可加小儿回春丹(川贝母、陈皮、木香、白豆蔻、枳壳、法半夏、沉香、天竺黄、僵蚕、全蝎、檀香、牛黄、麝香(人工替代品)、胆南星、钩藤、大黄、天麻、甘草、朱砂)(出自教材方剂学)镇惊息风。痰多者可加礞石滚痰丸(金礞石 (煅)、沉香、黄芩、熟大黄)涤痰导滞。若痰滞交错,腑气不通,也可用保赤散(六神曲(炒)、巴豆霜、天南星(制)、朱砂)以荡涤之。

【父母行为观察日记:一开始想吐槽,结局竟然有点暖】你拥有同款爸妈吗?节假日7点必定准时叫你起床;给空调穿上散发着欧式尊贵的“外套”;睡觉时把电视节目当“背景音”……爸妈有很多让我们忍不住“吐槽”的瞬间,又是一年#重阳节#,生命君想带你看看这些“槽点”的另一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