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怀古 在李铭汉故居里凭吊时光
本网记者 张振国 文/图
来武威,总有那无言的历史向着今人的目光,讲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故事,那些在凉州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和事儿,就会让你肃然动容。今天的武威市已是南来北往的人们心仪驻足所在,当你来到古朴庄重的李铭汉故居,仿佛大师就在眼前,目光碰撞古老的物件,心底里油然开放一束菊,凭吊时光。
李铭汉故居,前身为明代万历年间甘肃镇总兵达云府第前院,咸丰年间,李铭汉从达云后裔处购得,稍加改造后居住。光绪二十六年(1900),李于锴寄资家人重新补修,有北向歇山顶式大门,前院为大门院,院西有二门,二门内分里外两院,为住宅区。祠堂后为花园,内有花厅三间。走廊庭院、花园排布错落有致,成为当时武威城的名宅。
李铭汉(1808-1891),字云章,清代道咸年间经史学家、诗人。其先祖居宁夏卫门城驿,世袭军职,明代万历年间平孛拜,因功迁凉州卫,遂入籍武威。
嘉庆十三年(1808)十二月十二日(1809年1月27日),李铭汉出生。十余岁始入塾馆就学,敏而好学,品学兼优,为时所称。
道光七年丁亥(1827)春,考取武威儒学生员;九年己丑,廪膳生员。道光十一年(1831),凉州府荐优等,赴西安参加辛卯科陕西乡试,未登。
道光十四年(1834),李铭汉再应凉州府荐选,赴西安参加甲午科陕西乡试,又未登。
道光十七年(1837)秋,参加丁酉科陕西乡试。
三度乡试皆不中,李铭汉归里,年已三十,经济窘迫,坐塾城中,然不废青云之志,犹昼夜攻读不辍。读书之余,遍寻五凉、夏、明遗书,虽举家食粥,仍斥百金购得,勤加辑补,学行为城乡所赞。
道光十九年(1839),陈世镕迁职古浪知县,刚到县任,即寄信武威召李铭汉。陈世镕,字大冶,一字雪楼,安徽怀宁人。著有《诗经说》《求志居春秋说》《求志居唐诗选》《求志居诗文集》等。李铭汉拜在陈世镕门下。是时,古浪衙门后建起书房,师生开坛问道,勤读不倦,古浪风气大化。陈世镕着力培养凉州李铭汉、甘谷王权二人,称为“陈门二才子”。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十二日,林则徐戍边伊犁,路过古浪。陈世镕、李铭汉倾慕林公品行,冒雨前行到黑松驿,迎候林则徐一行,为劳累不堪的林则徐接风洗尘。然后,连夜护送林则徐所乘大车到古浪东门行馆歇息。李铭汉向林则徐请教学问,林则徐一一耐心作答。
二十三年(1843),李铭汉再赴西安参加癸卯科乡试,又未中。自道光十一年(1831)初应乡试,李铭汉应乡试八场,科考多舛,皆不中。直到道光二十九年(149)夏,李铭汉再赴西安,终于考中己酉科陕西乡试副榜,是年已四十二岁。按例应去北京入国子监就学,待肄业后补授县官。但困于家境清寒,无力北上,于是,绝意科途,九噫归里,从此,专务学问。
清代武威李氏学术,起于国初李栖凤家族,郧阳总兵李万仓从武之余,热心经史,读书不缀。至乾隆间,李铭汉本家李蕴芳工经学,善诗歌,成进士后因受胡中藻文字狱牵连,在南昌被杀。其遗著《醉雪庵遗草》稿本在武威民间流传。为传承家学,李铭汉在咸丰年间典卖家产,购得稿本,加以整理,限于经济实力,未能刊印。临终前,将稿本交与其次子李于锴,叮嘱刊印。光绪年间,其子李于锴继续珍藏,图谋出版,均因缺乏资金搁置。民国五年(1916),武威进士段永恩欲刻郭楷诗歌,李于锴觉得这是个机会,急忙把李蕴芳遗诗稿寄去,请求共刻为《姑臧李郭二家诗草》。段永恩最终把李蕴芳、郭楷两家诗稿合二为一,刊印了出来。为了一部先贤遗著,李铭汉两代人花了六十多年,不离不弃,最终完成了这一武威文化盛事。
咸丰、光绪年间,李铭汉搜集、保护、整理了积淀在武威的五凉、西夏、元明诸代图书数千卷,涉及经、史、子、集,尤其对流传本地的宋、元史书大加保护,倾力收购了尹世阿后裔濒临失散的大量珍贵图书,对清代武威古籍的保护、传承厥功尤懋。他保护的林则徐题记的陈世镕《求志居诗稿》稿本,张澍手批、章太炎手校的《潘挹奎文稿》稿本,经子孙代代相传,最终献给国家,目前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光绪元年(1875),李铭汉创办雍凉书院,担任山长,倡导“明德博识”的学术主张,提出“行已有耻,勤学好古”的主旨。后来,又担任张掖甘州书院的讲席,是“教育救国”维新思想的积极践行者。近代经学大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汪辟疆对李铭汉在音韵、训诂领域的成就推崇不已,对李氏家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他阐述说,李氏家学有“三个特点”:其一,是取师纯正;其二,学求致用;其三,对“天下之达道”的笃信和挚守。“他们的学问浏览于历代治乱兴亡及典章制度,斟酌其得失,观其通变;旁涉声音,训诂,舆地,兵农,天算,而详抉其奥微,以尽其变,所以有天人古今之学的规模气象”。高度评价李铭汉一家三代的学术成就:“李氏三世之学行,实有足以振末俗而惩学弊者,洵足以质诸百世而不惑者也。”
清末史学名著《续通鉴纪事本末》是李铭汉、李于锴父子接力完成的史学名著。咸丰年间,李铭汉购得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后,对其纪事本末体结构与裁剪《资治通鉴》史事的方法大为欣赏,立志创作中国历史上第二部纪事本末体正史《续通鉴纪事本末》。这是自南宋中期以来近七百年间的史学新创举,期间无数史学名人皆视其为畏途。
李铭汉秉承雄厚凉州文化和李氏家学基础,博读强记明代万历时期史学家内容,以《续资治通鉴》为底本,参考各家说部、文集约一百多种历史资料近一千多万字,分一百一十件史事总揽全书,辑为一百一十卷。《续通鉴纪事本末》最终形成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宋、辽、金、元史长篇巨制。李铭汉完成前八十九卷后,耗时二十年,年过八旬,一病不起。临死前,拉着儿子李于锴的手,叮嘱他坚守学术气节,一定要把全书续写完成。李于锴不负学术使命,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山东蓬莱完成了后面的二十一卷。光绪三十二年(1906),李于锴在山东将《续通鉴纪事本末》刊刻问世。此书发行以后,旋即在北京、山东、南京等地畅销一空。1936年,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森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续通鉴纪事本末书后》一文,呼吁重印此书,说:“不得李氏之书,使家喻户晓,于据撰通史之资料,不无缺憾。”著名学者汪辟疆也说:“余于清末,既获读李氏《续通鉴纪事本末》,见其条分件系,伦类贯通,深致叹服。”
李铭汉还在儒学领域成就甚高。光绪年间,他撰写《尔雅声类》四卷,其中《尔雅声类释诂》一卷,是清末“小学”的经典著作,章太炎获得《尔雅声类释诂》后,作了批注,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另有《说文谐声表》,未竟而人卒。还有诗集《日知斋诗稿》、读书笔记《宿问录》等。《立夏日偕友人郊游》七律二首是他的代表作。
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十四日(1891年5月21日)在家逝世,享年八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