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味为酸
在味为酸:
中药性味之谜——五味
酸、苦、甘、辛、咸
药物区分寒热温凉
以应对不同寒热属性的疾病
这即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
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单单
靠寒热温凉还不足以指导
药物治疗千变万化的疾病
下面继续介绍
中药学理论的
第二部分内容
——五味
五味:
酸、苦、甘、
辛(辣)、咸
根据药物的味道
对于千百种药物
进行分类
用于指导治疗
临床各种疾病
提示:
随着古代
医疗经验
不断积累
古人
对药物五味
属性的认识
很大程度参考了
药物的治疗作用
在书本上见到的
药物后面的五味
已经不完全是
原始的五种滋味了
更是对其药物功效
的一种归纳形式
五味各有独特的
性质和治疗价值
辛辣的药:
擅长
行走
发散
吃麻辣:
一边疯狂地吃
一边不住地擦
头上身上汗水
这就是辛味发散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苦味的药:
擅长清泻
我们平时上火吃的
牛黄解毒丸一类的药
一个比一个苦
就是明证
甜味的药:
擅长补益
回忆一下我们
看望大病之后
身体虚弱的朋友
会带去哪些礼物
不论苹果橘子
还是糕点美食
几乎都是甜味
甜味善于补益
酸味擅长收敛
吃到酸的橘子
深深吸一口气
酸味收敛气机
咸味擅长软坚
冰块坚硬,得盐则化
便结坚满,得咸则泻
定位上
咸味往往有
入肾的特点
有一些药,原本不咸
医生为让它入肾中疗病
还可以通过盐炒来实现
比如黄柏
利用五味
治疗病症
必须谨记:
凡物有偏
有偏则有用
有偏则有弊
五味除了可以提供
上述治疗作用以外
各自存在
一些弊端
不可不知
辛味发散行走
但易损耗气血
气血不足
如果需要用
辛味药发散
要酌情减量
以免气血
过于损耗
而伤正
苦味药清热
但容易损伤
胃气、阳气
脾胃不好
阳气不足
清热必须
慎用苦寒
可以部分
甘寒代替
甜味补益
但是容易
造成壅滞
平素体质
肝郁气滞
湿热较盛
必须注意
酸味收敛
但是如果
外感病邪
还有停留
酸味药就很容易
把邪气留在体内
中医谓之“敛邪”
咸味可以
软坚散结
但是也会
最伤阴血
(一)辛味药
1.辛散类(解表药)麻黄、桂技
麻黄、桂枝两味药
作为辛散药的代表
可以说最合适不过
《伤寒论》解表方剂麻黄汤
其中最重要的两味药即麻桂
两药配合
可以发挥
非常强的
解表作用
医案:
感染寒邪
病了一场
恶寒、高热
无汗,头痛
烦躁而不安
脉浮数而紧
体温在39.5°C左右
此证属风寒之邪束表
寒主收引,汗孔闭合
体内正邪交争
热大发
但是邪气
排出无门
当务之急
需要解表
将汗孔打开
令邪有出路
同时
以药力助正气
一举驱邪外出
处以麻黄汤原方
半副药后
遍身大汗
热退身凉病愈
一副麻黄汤1.6元
半副治愈,感慨
2.
辛行类
(行气血药)
香附、川芎
香附、川芎
味辛善行气血
香附更善理气
川芎更善活血
妇科常用
的一对药
李时珍赞香附
乃气病之总司
女科之主帅也
川芎的应用范围
相对更广泛一些
《本草汇言》
谓川芎
上行头目
下调经水
中开郁结
血中气药
除活血行气的功用
川芎还有一个功效
尤其受人关注
就是治疗头痛
无论何种原因
所引起的头痛
或虚或实
或寒或热
川芎都可以发挥
很好的止痛作用
'头痛不离川芎”
(二)酸味药
茱萸有二
一谓山茱萸
一谓吴茱萸
性味功用
完全不同
不可记混
山茱萸味酸
收敛固涩
五味子同
但山茱萸
作用偏下
治遗精、遗尿
之类为其所长
又能补肝肾之阴
五味子的作用范围更广泛:
在表,敛汗,止自汗盗汗
在上,敛心,平悸动,敛肺气,定咳喘
在中,敛气生津,而止口渴
在下,敛精固脱,涩肠止泻
五味子敛气阴的功效:
暑热邪气
最典型的
特征有二:
一是耗气
一是伤阴
中暑之后
常会出现
两个症状:
一是乏力
一是口渴
即是气阴,被暑邪耗伤的表现
气阴既伤,益气养阴即是正法
临床实践发现:
补益气阴
还是不够
要五味子
收敛气阴
药物本身
非气非阴
补益气阴,总不能离开
人体自身的气阴做基础
现在暑热大耗,人体之气阴
想要恢复正常,的气阴水平
一是保护,现存气阴,不再继续耗散
二是保护,新生气阴,不会继续耗散
五味子
酸敛气阴
用在这里
恰到好处
(三)苦味药
1.
苦寒类(清热药)
黄连、黄芩、黄柏
黄连在上文已讲
对比一下这三味
性味相近的药物
三味药同属大苦大寒之品
最善清热,亦可燥湿
但各自,所善清泻的部位,有所不同
黄连清心,厚肠胃
着力点以中焦为主;
黄芩最善清肺火
兼清少阳胆火
以上焦为主;
黄柏,性驱下
善于清燥下焦,之湿热
患者一身上下,火势凶猛
亦可三黄并用,直折烈火
2.
苦燥药
(燥湿药)
苍术、白术
苍、白术
以其味苦
皆有燥湿
之功效
苍术,兼辛味,善行走
燥湿之性,更强
白术,兼甘味,善补益
健脾益气之功,更显
脏腑经络
提到脾脏
运化功能
主要讲了
运化功能
的一部分:
运化水谷
将饮食物
消化吸收
成为精微物质
而为人体所用
实际上脾主运化
还有另一层含义
即是运化水湿
水液从我们
喝进的液态水形态
转变为可被利用的、
有濡养润泽功能
的津液、血液
都离不开
脾气推动
一旦脾的运化功能不足
无法正常地,推动水液
水液就可以停聚为痰湿
脾脏
能够化湿
也最怕湿
体内如有
湿邪停聚
首先出现症状
往往是在脾脏
脾脏“喜燥而恶湿”
苍、白术的苦燥
正好可帮助脾脏
解决湿困的问题
其性温和
不会像上面苦寒药
有损脾胃阳气之弊
所以经常用于
脾气不足湿困
的各种病症上
尤其是白术
古人赞白术为:
“补气健脾
第一要药”
可以为证
(四)甘味药
1.甘温类黄芪、当归
黄芪味甘性温
是最常用的
补气药之一
生用则其力
向上、向外
向上在补气的
同时升提气机
位居四大升药之首
(四大升药:
黄芪、柴胡、
升麻、葛根)
向外则益气固表
对于
气虚引起的自汗
以及反复外感等
都有很好的效果
蜂蜜加工之后的作用
就会主要集中在脾胃
用于脾胃的气虚证
血
得温则行
得辛则行
得甘则补
甘味、辛味和温性
恰好都为当归所有
当归善于
养血活血
自古即为
妇科要药
譬如贤良的妻子
性情温和(甘温)
颇具智慧(辛)
家事处理的井然有序
那么再过蛮横的家人
(失常之血运)
也当早日回归家中了
2.甘凉类麦冬、沙参
麦冬已讲过
再说说沙参
沙参有南北之分
本不是一类植物
但性味功用接近
这里合并起来讲
沙参与麦冬
一样甘凉
善入肺胃
凉润热病
之后造成
肺胃津液损伤
这两种药的,养阴的作用
与前面讲的,熟地黄不同
地黄本性
黏腻沉重
再经过酒加工
黏腻之性更甚
对于肺胃
阴津损耗
的病症
脾气多有不足
哪位朋友
会在一场
大热病后
胃口大开
此时最适当的养阴方法
就是用沙参、麦冬这类
质轻性凉
补而不腻
的药物
(五)咸味药
治疗便秘有很多种方法
可以攻下,可以行气
可以润肠,可以健脾
肉苁蓉治疗
便秘的方法
与这些不同
这种思路
叫作温阳
肉苁蓉味咸
软坚通便
更重要的:
本药还有
甘味能补
温性助阳
治疗阳虚的便秘
自然就是首选药
桑螵蛸
记得小时候
随处可采到
据说可以
治疗尿床
桑螵蛸:
螳螂的卵鞘
味咸入肾
善于补肾
固摄尿液和精液
治疗遗尿和遗精
除此以外
很多入药的动物
如地龙(蚯蚓)、
穿山甲
及海产品如
海藻、海蛤
等都有咸味
也都可以
软坚散结
食物、药物
被人体所用
必须先经历
脾胃的运化
食物只有经过运化
才可以转化为气血
药物只有经过运化
才可以发挥其功效
食物是维持人体
正常的生命活动
必备的动力来源
药物济困除病
脾胃作用
如此重要
中医历来
非常重视
“保胃气”
的原则
有几种药
损害胃气
选择药物
必须考虑
① 寒败胃
脾胃之气
是人体一身
生气的来源
喜温暖
恶寒凉
尤恶苦寒
苦寒攻伐
生气最甚
所谓败胃
常见的
苦寒败胃药有:
黄连、黄芩、
黄柏、大黄、
栀子、龙胆草等
② 滋腻碍胃
脾胃居中焦
枢纽之所在
喜动不喜静
滋腻之药,厚重难行
久服容易,引起人的
腹胀、食欲不振等症
常见的滋腻药有
熟地黄、阿胶等
“用地(黄)则碍脾”
③ 辛燥伤胃
脾脏,喜燥恶湿
胃腑,喜润恶燥
胃容纳食物
需要对毎天
摄入的饮食物
进行消化吸收
不能离开
津液濡润
行气活血类药物
往往具有辛燥的特点
对于胃阴不足的患者
就必须小心了
此外活血药中
有个大的类型
虫类药:
地龙、水蛭、土鳖虫等
煎药后
味道往往不太好
对胃的损伤更大
尤其需要小心
除四气五味之外
药物
还有一个特性
是应用过程中
不得不考虑的
即药物的
升降浮沉
升降言上下
浮沉讲内外
大部分中药来源于植物
如枝叶、根茎以及花果
枝叶、花朵的方向
是向上、向外来长
根茎、果实的方向
是向下、向内来长
这决定了植物
不同部位入药
常常可以发挥
不同治疗作用
比如麻黄
草茎部分
长在地上:
其气升散
用来发汗
相反麻黄
根的部分
长在地下:
其气沉降内敛
可以用来止汗
再如紫苏
茎叶部分
称为苏叶
用于解表
果实部分
称为苏子
降气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