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斌从肾虚湿热辨治汗证经验

第 1636 期

作者 / 1张宏强1凌必时1李娜1王莹莹2马鸿斌1甘肃中医药大学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 / 许红红 ⊙ 校对 / 钱秀华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马鸿斌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中医,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从李可、刘宝厚等国内著名中医专家,致力于内科疑难顽症的研究,善于辨证,崇尚经典,擅用古方,用药精当,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汗证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1汗与肾

《医碥·汗》曰:“汗,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他疾病,而白昼时时汗出者,谓之自汗;寐中出汗,醒则汗自止者,谓之盗汗。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主要病因有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过度、情志不畅、嗜食辛辣、绝经前后诸证等方面,临床上辨证论治分为肺卫不固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湿热内蕴证等五个证型。随着社会环境、工作压力、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临床所见湿热型汗证患者日渐增多,马老师集思广益,采用清代中医大家程国彭先生《医学心悟》中的程氏萆薢分清饮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程氏萆薢分清饮剂由川萆薢二钱、黄柏(炒褐色)和石菖蒲各五分、茯苓和白术各一钱、莲子心七分、丹参和车前子各一钱五分组成,有导湿理脾、清热利湿、分清别浊之功,主治膏淋,也可用于其他多种淋浊之证。方中以萆薢为君药,通淋利湿,分清别浊;臣药黄柏清热燥湿,佐以车前子利水通淋,清利下焦湿热;以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得太阴脾土正常升降运化以祛水湿;另配丹参、莲子心以清心火安心神,以阻心火过旺而下交于小肠加重下焦湿热;使药石菖蒲通窍化湿、祛痰开心窍,全方共奏清利湿热之功。(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马老师加减应用于临床颇有效,认为得益于汗出于肾,肾主水,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之理论。汗液作为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必然受肾所主,肾主封藏,为封藏之本,人体精微物质的固护封藏与肾密切相关,汗液的藏泄与肾主封藏密切相关,肾气满盈,则可防止津液无故流失,若肾失封藏则可出现多汗之证。肾的封藏功能正常,阴平阳秘,则汗液代谢正常。马老师遂在原方基础上加桑寄生、续断等药以补益肾气,同时舌苔厚腻湿热重者加萹蓄、瞿麦、薏苡仁以加强祛湿之力,舌下脉络迂曲者加桃仁、红花、泽兰以活血化瘀。马老师亦用此方治疗各型肾病、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辨证属肾虚湿热的患者,收效良好。

马老师用药趋于平和,慎用苦寒之品,时时注重顾护脾胃,认为欲证明阴阳、气血、表里之虚实,除脉之外,绝无别法。特别推崇《王雨三治病法轨》中所言:“右脉有力为阳气盛,即下之则愈矣,左脉无力为阴血虚,虚补其精血,切记发汗利小便,即汗之则死矣,此左轻右重之权衡。右脉无力为阳气盛,虚补其元气,切记破气泻脾肺,即下之则死矣,左脉有力为阴血盛,即汗之则愈矣,此左重右轻之权衡也。”现择取马老师运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治疗汗证验案三则,以供同道研讨。

2验案举隅

按:《医学正传·汗证》言:“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王雨三治病法轨》曰:“盗汗者,汗从寐时偷出,人皆谓阴虚,孰不知汗为阴液,阴虚必液枯,何以多汗?”《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即体内阳气推动津液排出体外,故汗出。此患者尺脉沉细,舌苔黄厚腻,考虑肾虚兼有湿热。汗出于肾,肾主水,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汗液作为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必然受肾所主,肾主封藏,可防止津液无故流失,若肾失封藏则可出现多汗之证湿热郁阻,三焦气化不利,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受邪,膀胱之气化亦不行,一身之水气,不由膀胱之大门而出,尽由偏门而出,故盗汗也。马老师方用程氏萆薢分清饮清下焦湿热,湿热清除,三焦通畅,则盗汗亦止。

按:《医学正传·汗证》言:“其自汗者,无时而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此患者为虚实夹杂之证,涉及少阳、太阳,故方以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加减治疗,无非是随证治之之意。患者自诉口苦,且脉弦。《伤寒论》第263条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第101条又言:“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遂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化裁。患者老年女性,阴津耗上殆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同,故形坏而无子也。”患者肾中精气衰弱,虚火内生,阴津被扰,阴不敛阳,不能自藏而汗泄,阴虚燥热,耗上阴津,故而大便干燥,舌尖红。(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马老师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用百合、生地以滋阴润燥,有百合地黄汤之意;加用浮小麦收涩止汗,同时与甘草、大枣合用以养心安神、甘缓润燥,亦有甘麦大枣汤之意;最后加用滑石粉,与甘草合用以敛汗行水清热,亦有六一散之意。马老师经方加减化裁,辨证精准,随证治之,考虑肾虚湿热,湿热蕴滞下焦,血脉运行不畅,腰府失于濡养,故而出现此证,予以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清利湿热,补肾健脾,效果颇佳。

3结语

以上三则病例,临床症状均以汗出为主,但出汗的时间、部位、性质都不尽相同,马老师根据三部九侯之脉辨别阴阳、气血、表里之虚实,同时兼顾患者的体质,从整体考虑,谨守“观其脉诊,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学术思想,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脉诊乃中医之魂也,马老师教导我们勤诵经典,精研脉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方得医道。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中医医案分享:举而不坚,阴囊潮湿多汗,头闷耳鸣

    患者平素体健身强,药不沾唇,举而不坚,已半年余.某医让服三肾丸药一个月,药未毕,痿软反而严重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详细问病史了解到:身重嗜睡,头闷耳鸣,阴囊潮湿多汗,小便黄赤,舌质淡红 ...

  • 老痛风多有脾肾阳虚寒湿内蕴,甘肃名医马鸿斌咋用三阴寒湿方治好

    导读: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396期 多年老痛风,多会进展到脾肾阳虚.寒湿内蕴,缠绵难愈 今天的这个这个医案,来源于甘肃名中医.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肾病20余载 ...

  • 严苍山辨治汗证验案三则

    典型案例一 刘某,男,29岁.初诊:据述初则自汗如沫,年余不止,其他一切如常,唯脉象大而应指有力,苔薄白干.此属气阴两虚.因内火妄动则亢阳逼津液而外泄,也与阳虚自汗者有别,故仿六黄汤法加减治之,以观其 ...

  • 熊继柏教授辨治汗证的经验

    本文介绍熊继柏教授辨治汗证的经验,总结了对自汗.盗汗.阴汗.手足心汗.黑汗及红汗的辨证及治疗方法,并附验案,可供医者同参. ___________________ [名医介绍] 熊继柏,湖南省名中医. ...

  • 熊继柏辨治汗证的经验

    自汗–玉屏风散 患者,男,78岁,2006-08-06初诊.诉畏风.自汗.潮热三者交替发作,伴疲乏.口干.诊见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辨证为表虚兼营卫不和之自汗,予桂枝新加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方药组成: 西 ...

  • 补虚泻实治汗证

    □ 姚淮芳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阳气蒸腾阴液,使阴液出于腠理而为汗.汗证是临床中的常见病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的汗液外泄失常. 汗证主要分为自汗与盗汗,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

  • 慢性前列腺炎之——肾虚湿热瘀血证该方选自...

    慢性前列腺炎之--肾虚湿热瘀血证 该方选自谭新华老中医之经验方前炎清汤. 谭老是湖南省名中医,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 前炎清汤 组成:黄芪,女贞子,旱莲草,萆薢,车前草,黄柏,虎杖 ...

  • 慢性前列腺炎之——肾虚湿热瘀血证

    ​该方选自谭新华老中医之经验方前炎清汤. 谭老是湖南省名中医,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 前炎清汤 组成:黄芪,女贞子,旱莲草,萆薢,车前草,黄柏,虎杖,乌药,菟丝子,构杞子,益母草, ...

  • 慢性前列腺炎一定是【肾虚湿热】?这个原因...

    大部分人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还停留在肾虚湿热,其实,"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淤血内阻"才是前列腺的三大主因,其中,脾肾两虚为本,湿热下注为标,淤血内阻为其变证,三者常相互影响,相互转 ...

  • 前列安治疗肾虚湿热兼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被引量:7 126 作者孙自学门波王磊王祖龙

    血府逐瘀汤治疗前列腺痛临床观察 前列安治疗肾虚湿热兼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7 126 作者 孙自学 门波 王磊 王祖龙 陈建设 李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 ...